从小,我们就被教导,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就像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我们是父母爱着的孩子,即便有个双胞胎兄弟姐妹,我们也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长大以后 ,我们渴求爱,也无非是想要确定自己仍旧对某些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失恋的时候为什么绝望,因为那一刻你就感觉全世界那么多人,但TA就只有一个……
所以,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跟我从内到外都一模一样的克隆人,那我还算是“独一无二”的吗?
这个片子就是这样一个标准议题。
探讨的角度和深度也是中规中矩,本体的心理变化,升起这个念头——考虑——犹豫——算了——还是算了吧……
这样一个过程,让人有代入感。
比较有意思的设定是,让克隆人知道自己是克隆人,还让本体跟克隆人相处、对话。
本体和克隆人,从身理到心理都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行将就木,一个即将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其实本体和克隆人之间,很显然是有隔离的,本体看着克隆人“扮演”着自己,跟太太通话,跟儿子相处,去到自己的家里……实在忍不住产生一种:你住着我的房子、坐着我的椅子、睡着我的床的“鸠占鹊巢”之感。本体顿时感觉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这人虽然跟自己长得一样,基因相同,记忆一致,但是……妈的,我确定他不是我!
本体的这种想法似乎很不理性,但又十分合理。
因为,我们人类对某些事是有本能的觉察的。就像觉察危险、威胁一样,觉察出不同,不对头。
如果以我占星师的角度来看,克隆出了你的身,你的心,但克隆不出你的灵魂。
灵魂,就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不同。
灵魂是高于自我的存在,所以你的自我虽然接受认同了这件事,但灵魂却在你的脑子里大喊着:你,作为你,已经歇逼了!那个陪你老婆孩子的人,跟你留下的一件衣服没差别。
所以,正如那只智慧的狗狗早就洞察了一切,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不同的两个人,可以说,毫无关系的两个人而已。
在这部电影中,对灵魂的探讨是没有的,当然,也不好拍。主题还是在于爱,所以比较中规中矩。
不过,我非常理解,“不要你失去我”的爱是比“我不要失去你”更深更重的。
我想起《良医》里面有一集,一个妈妈,患了一种脑部疾病,迟早要死,可以手术切除脑子里的部分神经,如果手术失败,当然就是立即就死了。如果手术成功,也会失去爱的能力,就是感受不到爱别人。这个妈妈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她一直不肯做手术,因为她既不想立即死,也不想再也不爱自己的儿子。
但儿子不知道手术成功的后遗症,他只是希望妈妈活着。
如果说这个妈妈自己的心愿,是带着对儿子的爱和眷恋死去;但她最终的决定是为了儿子活下来,哪怕成为“行尸走肉”,也要继续存在于儿子的世界里。进手术室之前,妈妈紧紧地抱了一下儿子,因为妈妈知道,这可能是她这一生拥有的最后一个满怀爱意的拥抱了……
我作为一个妈妈来说,简直不要太理解她。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要我的孩子永享安宁。
《良医》里面那一集的末尾处理得特好:妈妈手术成功,出了手术室,母子两又像进手术室前一样紧紧地抱了一下……此处没有给一个表情、眼神或者动作的细节特写,来暗示母亲是否还保有对孩子的爱,这个拥抱是装的还是真的?这时,镜头只给了一个普通的远景,顿时让我感觉我就是一个真正的旁观者——爱,只在心里,有没有,有多少,其实根本无法量化。
这个电影里本体选择留一下个天衣无缝的大玩具给老婆孩子,而自己则要承受独自死去的恐惧和孤独。本体回家告别儿子和老婆,跟儿子喝假啤酒,吃毛豆,忍不住流泪……预演他永远也等不到的那一天,这是不甘;他跟老婆说爱你,坦白自己曾出轨,应该也是敞开了生命里最后一个秘密,这是不舍。
生命的最后,总是在不甘和不舍中慢慢放手……
最后,克隆人借自己的眼睛,在本体收到老婆说的那一句:我爱你,卡梅隆!
生而为人的一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