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五旬的肥胖女人特瑞沙和她的朋友一起来到肯尼亚度假,据说这里是“欧洲女人的天堂”。这儿不仅有阳光、海滩,还有散发着巧克力味道的年轻黑人男孩们——他们平日靠着向外国游客出卖色相为生。特瑞沙试图找到一份真爱,哪怕仅仅是“被爱的感觉”。然而,每一次邂逅给她带来的都只是苦闷与失望。这些站在酒店门口海滩上的“beach boy”和来寻求慰藉的“suger mama”之间,有的不是爱情,是情欲与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性与爱,黑白配,男人与女人。这是在《天堂:爱》中你能看到的最显而易见的信息。影片讲述了一段年老女人与壮年男子、欧洲与非洲、利用与被利用的故事。作为天堂三部曲的开端,导演尤里西·塞德尔毫不吝啬他的镜头,一如既往地用出位的题材和大胆的画面冲击着观众的视觉与神经。对于尤里西·塞德尔来说,旅行电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风格,大量的旅行经历也成为他的创作源泉。“旅行是任何人都想做的一件事,但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个充满了禁忌的主题,因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消极意味:现代人的旅行更多是因为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这部影片在2012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首映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堪称当届口味最重,主创团队的老太太们和非洲小伙走红毯时大跳色情舞也非常雷人。

露骨的性
尤里西·赛德尔是一个极富争议的导演,对他的评价很少存在中间立场。赞扬者们把他奉为大师,批评者们认为他总是表现痛苦,并难以接受他那过分的尺度。《天堂:爱》所引起的争议尤为明显,即便是在包容性极强的戛纳,影片的色情尺度也显得太大了。
影片的裸露戏份上演了一场令人吃不消的肉林轰炸,大尺度的性爱和裸体镜头一度导致大量媒体记者退场,成为影展上一大争议丑闻。《好莱坞报道》评价影片“通过一个家庭中三个女人的故事表现女性的性旅行,极富煽动性”,《综艺》则称“通篇充斥着露骨的性爱,这样的电影恐怕只能在极具包容性的国家才能发行上映”。
这位在早期作品《狗日子》、《进出口》中就表现出“肉色”倾向的导演,本想在电影节上把三部曲全部播完,但被拒绝了。这一部已经让戛纳震动不已,看来观众和媒体“勉强坚持”的承受能力还是有限。在长达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几个肥胖的欧洲妇女在酒店房间和一个黑人玩脱衣舞派对,镜头毫无顾忌地拍摄了这一切。有记者这样描述观影感受:“大部分时间充斥整个银幕的是生殖器,男的、女的、黑的、白的、老的、嫩的。或许是这些年甚至有可能是整个戛纳影史上色情尺度最大的作品。”

幽默时刻
尤里西·赛德尔称,他在《天堂:爱》中加入了一些幽默元素,而后面两部《天堂:信仰》很严肃,《天堂:希望》则比较温情。“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放映过程中有观众会笑”。尤里西·赛德尔从《狗日子》起就建立起了特别的影像风格,在一种平面化的镜头投射下,人物像没有立体感的纸片一样慢慢移动,像货架一样等着被“糖妈妈”选购的黑人男孩们让人忍俊不禁。影片的前四分之一还看不出重口味的端倪,特瑞沙和朋友在对话中透露着对性与爱的见解,对黑人小伙的调戏也让人一边发笑一边惊呼:“天啊,我要是到了这个年纪会变成这样么”。
影片在表现情色上同样设置了幽默的桥段。黑人男孩蒙戈迫不及待想要征服特瑞沙,也征服她的钱包,却受到了特瑞沙的教育:“不要把我当成动物。你要懂得抚摸,把手放在我的胸上。不,不要一起放,一个一个来。”这些场景让观众在尴尬发笑的同时,也留下一丝心酸。糖妈妈们渴望的是爱和爱抚,男孩们想要的却只是金钱,她们还是逃脱不了被当做动物一样的看待。

纪录式拍摄
《天堂:爱》最初的构思只有一页,拍片时也没有剧本,故事情节是赛德尔在肯尼亚实地拍摄了两年后剪辑出来的。事实上,赛德尔一共拍了超过80个小时的素材,于是干脆决定把这些素材剪成三部片子,并在拍摄过程中一边看素材一边评估下一步的剧情设置。
纪录片出身的赛德尔喜欢用纪实性手法来拍摄影片,《天堂:爱》里几乎全是固定机位和长镜头,并在表演上启用了非职业演员。影片主角玛格丽特·提塞尔是第一次担任电影主角,饰演蒙戈的演员从没有表演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真正的beach boy。演出这么大尺度的角色对他们来说无疑都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我希望在这个环境里真实生活过的人来表演,”赛德尔说,“唯一的难点在于找到一个在摄影机前真实可信,表现得从容的人,他必须有勇气在镜头前一丝不挂。”
这种拍摄方式也给影片带来了争议,一种说法认为“影片真实地再现了生活本身”,尤里西·塞德尔的纪录式手法,就像一只贴在生活墙壁上的苍蝇的眼,冷静地纪录下场景中发生的一切。影片的人物可能极端或是有恶的一面,但他们都十分真实。这种真实性也是尤里西·塞德尔电影的制胜法宝。另一种说法认为这种技法正是由于毫不掩饰,反而太过直接和外露了。想想那些在你面前的生殖器吧,“它们是如此令人难以忍受。”

落脚点在性?还是人性?
乍看《天堂:爱》会觉得这是一部情色电影,好像讲了一个老欲女想方设法满足欲望的故事。然而,这并不是影片的关键。情色背后的人性,那些触动人心的颓废、孤独和疏离,才是赛德尔想要表达的。这部影片传达的不是乐观或悲观的情绪,而是孤独感。赛德尔说,“生活中,爱情总是个难题。人们得到爱、失去爱、又去寻找爱,这个循环在整个生命中不断重复。”
从第一部影片《狗日子》开始,赛德尔便在片中揭露出毫无修饰的丑陋人性,很多影评人认为他是当代欧洲最有潜力的导演之一。《天堂:爱》依然直面于对人性堕落的深邃观察,特瑞沙是西方经济萧条中的中产阶级的一个代表,她与非洲男孩们之间的性爱交易不能用对错来评价,但你可以从中看出人性的荒凉、丑陋和孤独。正如赛德尔自己所说的那样,“《天堂:爱》将会是三部曲的出发点和基点,你会发现,如果片中的那个女人不去寻找爱,各种罪恶便根本不会发生。”

天堂:爱Paradies: Liebe(2012)

又名:天堂三部曲之爱 / 仙境 / Paradise: Love / Paradies

上映日期:2012-05-18(戛纳电影节) / 2013-02-03(德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玛利亚·霍夫斯塔尔 / 玛格丽特·提塞尔 / Inge Maux / Peter Kazungu / Gabriel Mwarua / Carlos Mkutano / 

导演:尤里西·塞德尔 / 编剧:Veronika Franz/尤里西·塞德尔 Ulrich S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