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队的汪涵说,最响亮的声音,就是乡音。《十三亿分贝》何尝不是?这个节目,像是写给游子的一首歌,也像是写给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庄的情书,更像是写给中华文化的诗。

《十三亿分贝》在全国7大区域,32个重点省份,159座城市寻找“乡音”,不禁让我想到了汪涵的“響應”计划,该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建立档案库。如果说,“響應”计划是“拯救”湖南方言的一面小镜子,那么《十三亿分贝》则是中国方言的一面大镜子,它让以每10天消失一种方言的现实,进入大众媒体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三亿分贝》成为了“響應”计划的姊妹篇,延续了乡音、乡情的记录,也保护了中国语言资源,同时,它也直接承载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这可以看做是文化的传承。

在《十三亿分贝》中,观众听到的不仅是一首首带有“乡音”的音乐,更多的是这些方言音乐背后所包含的本土文化与情感。也就是说,每一首方言音乐背后都蕴含着当地习俗文化的传承,既有亲情,又有浓厚的乡情。就像文化学者余秋雨所说,“世俗才是文化基础,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深入人心。”如此说来,《十三亿分贝》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方言音乐,就是多元文化的体现,也是这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延续与扩张,从而形成了以地域为中心的文化体系。

不同于其他浮光掠影的综艺节目,《十三亿分贝》以“地方话”为演唱形式,进行“原创、改编、翻唱”等创作,同时,采用“录制即直播”的方式,将明星和音乐人交流产生的文化因子,全部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一形态,与节目的主题相一致,更创造出一种现场“窘相”的惊喜与争夺音乐人的欢乐,还与观众产生了一种互动,因此,更为生动地表现出“乡音”里的文化魅力。在节目中,来自长沙方言音乐组合C-Block进入“大黄宫”时,汪涵即过去拉人,并成功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然而,汪涵在与C-Block组合的交流过程中,长沙话与槟榔就成为了彼此沟通的文化因素,不仅表现出了长沙人吃槟榔的生活习惯,也道出了长沙的世俗与人文,乃至对长沙的情感。正如歌曲里所唱,“我从细到大,住得长沙河西/恰的水,恰的鱼,哈是湘江河的/河东到河西,那里到国里/公车线我哈熟,万一不懂的就打/……马王堆的辛追现在住得博物馆里/省图书馆从周一到周日都是满的/古迹现在只有走马楼和天心阁/爱晚厅和岳麓书院你要清白……”这就展示出了长沙这一区域的精神与文化,并表达出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民族的文化之根。



《十三亿分贝》试图用最具代表性的方言音乐,击中观众的内心,传递出埋藏在内心的情感。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背着行囊远离家乡,在浮躁而混乱的环境中,寻找“生存”。也就是说,“他乡”与“故乡”的二元对立中,我们是矛盾的。“故乡”一方面离我们越来越远;另一方面,“他乡”又引起我们的无限的热爱。以至于,方言渐行渐远,甚至成为“绝响”。这就预示着,农村文化的没落,城市文化的兴起。所以说,《十三亿分贝》中来自山西、台湾、湖南、广东、四川、重庆、北京等地的方言歌手纷纷用乡音表达音乐的魅力,表达浓浓的乡情是“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也是揭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人性柔美的纯粹品性。再者,“一本正经,高唱胡聊,土洋结合,南腔北调”的节目定位,又给这股“乡音”、“乡情”增添了一份乐趣,即所谓的“寓教于乐、轻松快乐”。如此,对于观众来说,在观看明星与音乐人用方言交流,方言歌唱,方言传情的时候,也会被这股文化的“乡”味所感染。


乡村在城市化,乡音也跟随城市不断的变迁——融合,直至消失。而《十三亿分贝》却另辟蹊径,将乡音与音乐作为一个核心元素,搭建起作品与观众心灵的情感与文化桥梁,从而,在深层次上“读解出具有反思意味的、之于故乡故土的独特的情怀”,抒写独特的地域文化,并阐述中国人的精神诉求与审美需求。(李宁,删节版发于《光明日报》)

十三亿分贝(2016)

又名:1.3 Billion DB

主演:汪涵 Han Wang/大张伟 Wowkie Zhang/撒贝宁 Benny Sa/黄绮珊 Susan Huang

导演:超级马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