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乐蒂(BettyLohTi)
地区:中国,上海生日:1937-07-24
星座:狮子座职业:
简介:
乐蒂(1937年8月29日-1968年12月27日),本名奚重仪,原籍上海浦东,香港国语片演员,有“古典美人”之誉。
1 生平
2 作品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
生平
乐蒂出生于上海四马路迎春坊,因排行第六,故小名“六弟”,是家中的老幺及遗腹女,上有大姊及三名兄长,其三哥雷震(原名奚重俭)为著名国语片演员,而五姊因病早夭。乐蒂父亲是上海建筑业老字号“奚福记营造厂”第三代传人奚兆年,在她出生前一星期在南京路大三元酒家门前被日军空投的炸弹炸中身亡,奚兆年在乐蒂出生前原以为是一名男孩,预先取名“重义”,乐蒂出生后将“重义”改成女性化的“重仪”。
乐蒂兄妹随母亲顾毓秀返回外祖家中,至6岁时迁往外祖父青帮头子“江北大亨”顾竹轩经营的“天蟾舞台”居住。“天蟾舞台”,是上海四大舞台之首,京剧名伶如“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等常在此演出,当时更有“不到天蟾不成名”的说法。乐蒂从小接触表演艺术,常模仿戏台上花旦的神态动作。11岁那年,乐蒂母亲因心脏病去世,此后一直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乐蒂初时入读“上海青年小学”,其后升读“清心女子中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乐蒂兄妹随外祖父母来到香港,初时因言语不通无法入学,因而礼聘沪籍家庭教师为小孩上课,而外祖父更因不习惯,仅半年后便返回上海,其后乐蒂进入“伊维英文学校”就读。其时一家人居于尖沙咀赫德道,与“长城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袁仰安为邻。1952年中学毕业的乐蒂考入“长城”,签约五年,因太年轻,由二哥奚重勤代为签署,月薪200港元,袁仰安取她的小名“六弟”谐音成为艺名“乐蒂”。“长城”指派李次玉作为她的导师,首六个月为实习期,同期新人还有陈思思、李嫱、张冰茜等,但仅两个月乐蒂已接拍首部作品《绝代佳人》,担任夏梦与石慧的副车。1957年首次担正在《捉鬼记》任女主角。惟星运平平,于1957年外借到同系的“凤凰”拍摄《风尘尤物》,男主角是初恋情人高远。
1958年,乐蒂约满转投“邵氏”,获导演李翰祥赏识,两人合作首部作品为《妙手回春》。1960年乐蒂与李翰祥的第三部作品《儿女英雄传》同时成为香港及台湾的“年度十大卖座电影”;其后她主演的《倩女幽魂》获选参加法国戛纳影展,轰动一时。此片乃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中国彩色电影。在戛纳影展中放映时,她的演技得到国际肯定;并艳惊四座,被誉为“最美丽的中国女明星”,奠定一线女星的地位。同年上映的《畸人艳妇》,再为她带来了“悲剧圣手”的雅号。1961年带大乐蒂的外祖母不幸因病身故,而同年上映的《夏日的玫瑰》初次与陈厚合作。
1962年1月31日乐蒂与陈厚结婚,邵氏旗下两大红星的婚礼轰动一时;同年乐蒂为邵氏演出《红楼梦》,凭其中一段“黛玉葬花”的戏中戏,赢得“古典美人”的称号。在拍摄《红楼梦》期间已怀孕的乐蒂,于9月3日诞下女儿,取名陈如德,小名“明明”。
1963年乐蒂复出首先接拍由胡金铨首次执导的《玉堂春》,但拍摄中途,由于“电懋”宣布开拍《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丽华与尤敏主演,严俊执导,邵氏急忙安排李翰祥赶拍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打对台,由凌波演梁山伯,乐蒂演祝英台,只用了短短两个月便拍完,在香港上映票房不俗,但在台湾却击起热潮,在台北于4月24日首映,上映长达62日直到暑假档期,票房收入2,000多万台币,尽破纪录,可称空前;而她亦凭这部电影荣膺“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此片亦于多个影展屡夺殊荣,于“金马影展”更连夺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剪接、最佳演员特别奖。此片被视为是黄梅调电影的经典作品,三十年来重映次数无法估计。邵氏承势原班人马再开拍《七仙女》,乐蒂只拍了三天便托病辞演,传闻她不满公司对凌波厚此薄彼。
1964年2月1日,乐蒂与邵氏合约期满,转投“电懋”(后改称“国泰”),6月电懋董事长陆运涛及拉拢乐蒂过档的主任王植波遇空难去世,电懋如江河日下,乐蒂在电懋共拍9部作品。
1967年3月16日乐蒂因不满陈厚不忠,单方面申请离婚,其后更捉奸在床,于6月27日正式离婚,只收取象征式1元的赡养费,女儿抚养权归乐蒂;4月,乐蒂与兄长雷震及袁秋枫夫妇等人在国泰支持下合组“金鹰电影公司”,拍了《风尘客》及《太极门》两部武侠电影。1968年4月,“金鹰”宣布乐蒂不再担任合伙人,乐蒂亦宣布不再拍武侠片。
1968年12月27日,乐蒂被发现于九龙界限街住所内昏迷,送至医院已返魂乏术,年仅31岁。12月30日于九龙殡仪馆出殡,下葬于长沙湾天主教坟场。
作品
长城时期:
《绝代佳人》(1953年)
《都会交响曲》(1954年)
《大儿女经》(1955年)
《钻花窃贼》(1955年)
《女子公寓》(1956年)
《日出》(1956年)
《三恋》(1956年)
《新寡》(1956年)
《鸾凤和鸣》(1957年)
《捉鬼记》(1957年)
《风尘尤物》(1957年)
《王老五之恋》(1959年)
邵氏时期:
《妙手回春》(1958年)
《杀人的情书》(1959年)
《儿女英雄传》(1959年)
《畸人艳妇》(1960年)
《蕉风椰雨》(1960年)
《后门》(1960年)
《鱼水重欢》(1960年)
《倩女幽魂》(1960年)
《一树桃花千朵红》(1960年)
《夏日的玫瑰》(1961年)
《手枪》(1961年)
《花田错》(1962年)
《红楼梦》(1962年)
《夜半歌声》上(1962年)
《夜半歌声》下(1963年)
《原野奇侠传》(1963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
《福星高照》(1963年)
《万花迎春》(1964年)
《玉堂春》(1964年)
《大地儿女》(1965年)
电懋及国泰时期:
《金玉奴》(1965年)
《最长的一夜》(1965年)
《锁麟囊》(1966年)
《嫦娥奔月》(1966年)
《乱世儿女》(1966年)
《扇中人》(1967年)
《太太万岁》(1968年)
《决斗恶虎岭》(1968年)
《红梅阁》(1968年)
金鹰时期:
《风尘客》(1968年)
《太极门》(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