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完的
“百年评书
作者:刘焕(大将军)
2010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人物”专栏,从2月22日起至26日连续播放了五集专题片《百年评书》。它围绕着评书百年来的发展轨迹,重点述说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兴盛到逐渐衰落的过程。编导者挖掘了大量的历史声像资料,采访了众多的评书名家、曲艺专家和资深的听众。以他们的亲身体会,畅谈了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和想法,提供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部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身的资料价值很高的专题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作为全国最有权威和影响的宣传媒体——中央电视台,能够关心评书的发展,提出和探讨这一问题,就更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作为一个评书爱好者,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部专题片,由衷地感到高兴,但同时我作为一个被采访者,对片中的不足也感到有一些遗憾。下面就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还望方家指正。
在我看来,这部专题片关键不在于说历史讲故事,而是通过历史脉络向人们提出一个在当前形势下评书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这是一切从事评书专业和评书爱好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应该说影片在这个问题上做了诸多方面的探讨,如从《岳飞传》的鹊起到新书《红岩》的盛行,从“小说连播”到“电视书场”,都给予了可观评价。但惟独对“茶馆书场”做了非常明确的结论,断言它从“1966年之后终于退出了舞台”。片中虽然也列举了现今存在的北京后海的书馆和天津的于海宽书馆,但都是作为负面典型的例子而出现的。无非是说,现今的书馆不成了,再想恢复昔日的书场如同做“梦”(解说词最后一个题目就叫书场梦)。影片也到此戛然结束,而对当前北京勃然兴起的“宣南书馆”却只字未提,这就不能不使人懵然。
2007年11月21日,《北京晚报》报道一则消息,题目是《北京评书•重回书馆》,副题是:二十年后宣南再现“拍案惊奇”六十六岁连丽如亲自登台话说《东汉》,这是创建后的宣南书馆第十场演出前夕的一篇报道。从那时起,每周六下午由连丽如率队在宣武区文化馆礼堂演出评书专场,至今已连续演出了近一百五十余场,有二百六十个座位的书场,经常是座无虚席,有时还要加座,在节假日还出现过一票难求的场面,那种火爆、兴旺的场面是多年在评书茶馆中所未见到过的。这应该说,是个成功的范例。
宣南书馆为什么办的如此火爆?据我在现场观察和体会来看,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从观众的需要出发,打破框框,不墨守成规,创造性地开展评书活动。具体来说,和过去书馆比较,我认为有四个不同:第一,形式不同。过去是一人一书,一说到底,天天说,俩月一转儿。现在是每周休息日一次,能适应大多数人休息的时间,有条件使更多的人来听书;第二演出内容不同。过去时一人一书,现在三人同台,演出不同书目,有袍带、有短打、有历史、有聊斋,可以满足不同人的欣赏需要;第三,表演的方法不同,注重从实际出发,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不管说的哪部书,都注重把书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使听众从现实生活中加深对古典作品的理解,而且在评点中往往使用一些相声技巧,抖个“包袱”,这更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效果异常突出;第四,观众的结构不同。过去的书场老年人居多,闲散人居多,他们有时间有条件能够天天来听书,而今天的宣南书馆青年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来自各方面从事不同的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紧迫感,使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天天来听书,但他们在紧张节奏的生活中,又迫切需要休息,每周来听一次评书,既学习了知识又能使精神放松,得到休息,这是宣南书馆聚拢青年观众的一个原因。
宣南书馆的创立,对广大评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有了听书的去处。但更深远的意义,还远不及此。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就更为重要:第一,它锻炼了一支青年演员队伍,为评书的继承和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在宣南书馆这支演员队伍中,除连丽如是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以外,其余六人均为青年演员,但他们都极有功力,在观众中已产生强烈影响,极具一定的号召力。连丽如两位义子,王玥波、李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岁数都不大,但都已是年轻人里的“老艺人”了。
王玥波早在1996年前后,就在琉璃厂“京味茶馆”说书。当时就有不少青年粉丝追随。1998年,金秋曲艺沙龙在陶然亭召开第一次研讨会,研讨北京曲艺的发展问题时,我在会上曾提出“王玥波现象”,建议有关领导重视研究,那时不到二十岁的王玥波就已小有名气了,经过他这些年的努力和实践,确实有大将的风度,不可同日而语啦……
李菁是梁厚民的弟子,快板唱的好,相声也说得好,是和郭德纲一起打“天下”创建“德云社”的“元老”之一。他在相声爱好者中,有广大的观众。
祝兆良是铁路职工,是个纯业余,但他从小酷爱评书艺术,仰慕连丽如的评书艺术,追随连老师学习多年,在连先生指导下,技艺大进。他学习刻苦认真,基本功扎实,他在表演《草船借箭》一折中,背诵“大雾垂江赋”三百六十字一气呵成,吐字清晰有力,不锛不倒,实属不易。
吴迪和梁彦,一个是中学教师,一个是中华书局的职工,都是非专业演员,但俩人都有文化,酷爱评书,又肯钻研,在学习和表演上,紧随其师连丽如。特别是吴迪受到连丽如的好评,说他“台风好,口风正,最像我的就是他”。这俩人,虽然学艺登台的时间不长,现在却能独挡一面了,他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下去,必将都能成为优秀的青年评书演员。(我没看过贾林的表演,恕不能评论了。)
第二,培养了青年观众,这是评书能否继承发展的又一关键。没人说书不成,有说的没听的也不成。宣南书馆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已经凝聚了相当一批的青年观众,从上座率就可证明,而且有一部分观众是“追着”听,跟随他们开辟的宣南、崇文、东城三个书场转,不少青年观众已经成了演员熟悉的“老书座”了。从评书事业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上述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创建宣南书馆的最大收获。
我认为,宣南书馆的成功,除以连丽如为首的团队自身努力外,领导和多方的支持也很关键,而且它是从旧书场的模式中走出来的,还要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满足老观众听书的需求,如何用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如何加强“团队”自身建设,把已创建成成果巩固下去,开创更好的局面,使宣南书馆这面大旗不倒,把北京评书延续下去,让爱好评书的人,听书不再是梦!此为,我也希望《百年评书》把宣南书馆这块补上去,让所有关心评书的人知道“书场还在延续”。

百年评书(2010)

主演:未知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