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
影片中的配乐都是使用了古典音乐,不仅符合影片的时代特征,而且每一首曲子也符合了不同情景下人物的感情变化,令观众感受到人物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有暗示性的作用。
比如其中的一首Sean O'Riada的“爱尔兰的女人”运用在Barry心爱的表姐即将被表姐的父亲许配给一位将军的时候。竖琴的声音渐渐响起,一家人在饭厅里享受着美味的午餐,窗户外的阳光也正好照射进来。其美妙之处在于,竖琴音色的美丽犹如Barry对待表姐Nora的感情一样,十分美妙单纯不参杂任何杂念。可是音符的变化又如此的婉转悲哀,Barry面对Nora的离开只有悲伤和恐惧,竖琴的声音虽然很美很清脆,但同时也象征着人物内心感情的脆弱。
另外影片中的《萨拉班德主题》这一主题乐章贯穿了整部电影的情节发展,富有强烈的暗示性和宿命感,可以说人物的命运与乐章紧紧的扣在一起。这个主题曲,第一次出现是Barry要和将军进行火枪对决,两人未来的命运都依靠这次生死决斗来决定。此乐章和前面的优美充满田园气息的音乐完全不同,低沉缓慢的弦乐声与低吼的鼓声,造成和田园风光不匹配的感觉,但是这样的音乐反而进一步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人的对决上,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人物命运的走向。当将军一方倒下之后,乐器的转变让观众从对决前和对决中的紧张情绪释放,感受到Barry在胜利之后的心情。
《萨拉班德主题》也在Barry和儿子独处时候出现,和儿子一起看书,教儿子剑术、骑马,这一切彰显Barry父爱的时刻,配合的音乐却越发的悲悯。暗示人物的命运要向着悲剧的方向发展,与前一部分不一样的是乐器改变,同时没有了一个舒缓的段落,而悲哀的情绪一直笼罩着人物直至悲剧发生为止,也伴随着人物的一生。后来Barry在意外中死亡,此乐章也到达了高潮,巨大的鼓声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十分深切的感受到Barry内心的痛苦,从此人物就再也一蹶不振,沉醉在酒精当中,随即而来也有各种债务问题。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1975)

又名:乱世儿女(港) / 巴里林登

上映日期:1975-12-18片长:185分钟

主演:瑞安·奥尼尔 / 马里莎·贝伦森 / 帕特里克·马基 / 哈迪·克鲁格 / 史蒂文·伯克夫 / 盖伊·汉密尔顿 / 玛丽·基恩 / 黛安娜·科尔纳 / 穆雷·梅尔文 / 弗兰克·米德尔马斯 / 安德鲁·莫瑞尔 / 戈弗雷·奎格利 / 雷纳德·洛塞特 / 菲利普·斯通 / 利昂·维塔利 / 乔纳森·塞西尔 / 彼得·塞利尔 / 杰弗里·蔡特 / 伯纳德·赫普顿 / 巴里·杰克逊 / 沃尔夫·卡赫勒 / 汉斯·迈尔 / 费迪·梅恩 / 利亚姆·雷德蒙 / 帕特·罗奇 / 多米尼克·塞维奇 / 约翰·夏普 /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威廉·萨克雷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巴里·林登相关影评

青衣
Magnoli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