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蓝光,花絮照样只有评论音轨(不过这部有两条哈哈哈。。。)
第一条来自于传记作家Mark A. Vieira,他在2014年和CB的孙女Cecilia de Mille Presley共同撰写了CB的传记Cecil B. DeMille: The Art of the Hollywood Epic。他前两年出版了一本pre-code专题书《Forbidden Hollywood: The Pre-Code Era (1930-1934): When Sin Ruled the Movies》,里面对《罗宫春色》有专门的分析。评轨里也引了不少书里的内容,感兴趣可以找来读读。
第二条来自影史学家David Del Valle
【听力菜狗,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今天听了第一条,第二条以后随缘听完再补
1. 影片在当时具有多重重要意义。首先在两部影片票房失利后,CB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票房的大获全胜把派拉蒙从破产边缘往回拉了一大把;考尔白通过该片正式成为一线大明星(此前派拉蒙一直没给她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这也是有声片时代第一部史诗大制作。考虑到影片预算只有60万(维基写的是69万),拍摄周期又只有8周,这些成就算挺惊人的
2. 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CB的这部古罗马巨制——“人们想看的是豪车和爵士乐!”然后CB证明他们错了【观众:我们要搞黄色,啥年代的黄色无所谓(划掉)】
3. Poppaea的角色有考虑过要给波拉·尼格丽(她的英语真的可以吗?!)某天CB无意中看到楼下走去片场的考尔白,一眼相中,让她跟马奇试了一场戏就定妥了(考尔白:再跟你合作最后一次姐就飞黄腾达了!(不是))
4. 拍《罗宫》之前CB去苏联溜达了一年,看了大量爱森斯坦等人的影片,CB很明显收到了其蒙太奇手法的影响。与同时期刘别谦-莫里斯作品的长歌舞镜头相比,《罗宫》的镜头更短,机位变化更多。在处理双人对话场景时尤其明显。这也使得本片更不像一部1932年的有声片——因为同时期的平庸导演们都在以“双人-过肩-双人-过肩”的模式处理此类场景。(“老这么拍观众很快就看烦了”,深有此感。。。)
5. 有关CB的“群众镜头”:CB会把群演分成一个个小组,然后详细安排每个小组的人干什么。这样做不仅好指挥,也能保证大家都有事儿干——你绝对不会在CB的电影里发现傻站着划水的群演
6. 影片拥有多个剪辑版本。有趣的是32年于纽约和洛杉矶首映的也不算完整版(少了intermission)。随后全美开始上映122分钟的完整版(也是现在修复后的版本)。由于影片大受欢迎,1935年派拉蒙决定重映,但碍于当时更加严格的审查制度,part2中“百合舞”和斗兽场段落几乎被剪没。1944年重映时出于时长考虑又剪了一把,后来电视台播的也是这一版。于是在近60年的时间里观众都无法欣赏到完整版。
7. 说当年观众看到箭扫基督徒啊斗兽场啊这些地方真的会吓到无法忍受,“在黑白电影里算是很吓人的场景了”(90年后的观众表示单纯的红色血浆都无法激起生理不适(狗头))
8. 至于“百合舞”场景,观众无不“can’t believe what they see”【后面一段话没太听全,但好像是说当时有人表示“出了好莱坞和百老汇,老百姓哪儿知道lesbian是什么东西”???】
9. 第不知道多少次听人提马奇是“最好的J Barrymore模仿者”,不过下一句就很迷惑了:比小范朋克还像。搜了一下,小范在《摩登女郎》(Our Modern Maidens,1929)里有一连串模仿桥段,包括JB、吉尔伯特和他爹,但模仿JB的Mr. Hyde也可以叫模仿JB吗= =【扮鬼脸预警
10. 一个针对马奇纯侧脸镜头的分析:这么看他皱眉的样子真的很像JB。32年JB和嘉宝带起了一股侧脸热潮,大家都开始这么拍【?????】
11. “CB很喜欢crime shot,同时期另一位有同样爱好的导演是斯登堡”【救命】
12. 比群演更难指挥的是狮子,因为它们总是不能统一往台阶上跑。CB跟底下拿着铁链连哄带喊才把这一堆狮子吼上去。据说你能在这一段落里听到CB的喊声——但Vieira表示他从没听出来过= =
13. 虽然现在都说这片子超前啊不可描述啊古罗马软色情啊,但CB拍它的本意就是想借基督徒遭受的种种磨难歌颂教徒之伟大,而且当时的观众也真被结尾感动得不行:Marcus不可能对抗整个罗马,亲人尽失的Mercia看来是要跟他走了……啊!他选择同她一起升入天堂!伟大的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