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系河海大学2017级广播电视学学生于2018年度《视听语言》课程结业报告。禁止抄袭、转载。



科目:视听语言
课题:对姜文导演影片《鬼子来了》的视听语言分析
一、构图
1. 构图:透过裤裆拍摄人物形成的三角形构图
解读:透过三角裤裆拍摄人物对象,这种构图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从马大三的裤裆下拍二脖子对日本人点头哈腰,被日本人摸头,第二次是花屋小三郎带着一群农民回到部队以后,被小队长酒豕猪吉斥责,在不停的对着同伴磕头道歉,两次的构图都是展示被摄对象身份的卑微与所受侮辱。在马大三那里,是二脖子被日本军官侮辱,在酒豕猪吉那里,是对花屋小三郎的侮辱——一个堂堂的日本皇军居然被农民救了,还和支那农民一起回来。因此“胯下”暗示的就是一种侮辱
图示:


二、景别
解读:开头短短几秒中,导演使用了连续的特写镜头:旗、军靴、上马、日本武士刀,用浓缩的镜头一下子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用法非常老练。
解读:《鬼子来了》中,为了表现马大三的内心活动在面部的反应,比如:马大三被“我”拿枪威胁时的恐惧、对四表姐夫的话深信不疑,导演大量使用近景拍摄,可以突出演员的面部神态,用演技感染观众,更能表现人物神态,真实质朴。
解读:马大三抽签成为了刨坑杀鬼子的人,但是村民们因为马大三杀人躲他躲得远远的,鱼儿因为相信马大三杀人,肚子里的孩子会变成鬼胎,也不愿意马大三碰她,在鱼儿跑出去以后,马大三在院子中,这是影片少有的远景拍摄,并且采用了俯拍,显得马大三在院子中形象非常小,更能显示人物处境的孤独,配以音乐的烘托,气氛十分凄凉。这样的内容,导演没有用台词明示,但是通过熟练的运用视听语言就能传递给观众信号,感受到人物的孤独。
解读:分析完单个景别的作用以后,《鬼子来了》中有情节是采用多个景别、镜头快速转换,综合运用来营造紧张感。在“吃鸡鬼子”突然造访马大三家中时,采用了全景表现鬼子扇脸、中景表现鬼子动作、近景表现马大三的焦灼、特写鸡、盆、两次给刀特写,频繁快速的景别镜头转换,使得本段故事讲述紧张,节奏快速,带动观众一起揪心。
三、镜头
解读:在马大三受到“我”的威胁以后,面对突来的危险,导演使用抖动镜头拍摄,一方面展示当时情形的混乱,不稳定;一方面反应马大三此时的心理状态也是受到冲击而感到恐惧的。
解读:马大三扛着一包豆子进城找四表姐夫来杀日本人,初进城时,导演用了接近50 秒的长镜头来表现城里人们的生活、说书人对于日本人的态度,镜头借用了马大三的视角来展现。这个长镜头对场景进行连续不断的拍摄,再现了城中的真实气氛,先是由全景切入,手持摄影逐渐走进,镜头拍摄到街头说书人,说书讲段子;讲完以后镜头移动横扫,到围观的、洗头的、摆摊的,并且在移动中发现洗头人也对说书的段子特别感兴趣,边给人洗头还不忘记听。这样的长镜头中对于细节的把控也能体现导演创作时的用心,还原了真实,更容易触动观众,引发思考:不仅是农民,普通的中国百姓究竟有没有对于日本人明确的价值立场。
解读:在“吃鸡鬼子”事件中,这两个俘虏给全村带来了威胁,村里人终于要讨论如何处置这两人了,此时的室内讨论,采用了长镜头调度,通过不间断环拍,一个个人说话,一个个人出现在镜头里面,展现出各自的面部神态,巧妙而且完整的表现出农民在进行群体讨论时的真实场景,期待、着急等等情绪,让对话进行的有条不紊。
四、转场技巧
解说:前面翻译撒谎鬼子想吃白面,马大三前脚虽然说爱吃不吃,后脚还是利用一个转场,切入马大三去婶子家借面,通过逻辑性的转场,一方面使故事的转接十分顺畅,一方面也突出了马大三不愿意让鬼子饿死而给自己惹麻烦,这种隐忍,甚至让人觉得窝囊,更全面生动的刻画马大三这一形象。
前后声音的转场,刚好表现了马大三一群村民的喜悦,抽鞭子的声音有力而且富有刺激性。
关于转场:《鬼子来了》里面的转场运用的相当熟练,而且大量的逻辑转场,不仅让观众迅速明白前后故事的发展,而且在省略了很多繁琐的解释下还能把故事讲清楚,压缩了时空,通过后续发展解释前面的画面,使得讲故事流畅而且凝练,这也是《鬼子来了》为什么在两个小时的时长中就能够如此完整的讲述故事,层层严密而且引人深入,得益于熟练的运用视听语言,使得每一帧的信息量广泛全面,并且为叙事做出了解释。
五、蒙太奇
解说:花屋在被农民抓住了以后,希望用最恶毒的话语刺激马大三,于是在影片中就出现了这样一段心理蒙太奇,是花屋的主观镜头。首先:在花屋的这段幻想中用了刺眼的强光,和实际的夜晚时间相对比,更突出表现一种不真实,其次交叉剪辑,声画结合,到幻觉的后半段开始画面重叠淡化,表示花屋精神的恍惚。这样的心理蒙太奇去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单纯的台词和表演更有表现力,观众更容易理解花屋的内心想象,也使得台词“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所呈现出的荒诞效果加倍。
解说:马大三因为冲进俘虏营砍伤日本人,被国军抓住在广场审判,此时插入了一段“小驴想要贴近母驴寻找庇护,但是被母驴踢开”,这是一段隐喻蒙太奇,隐喻的马大三就是那头小驴,想要寻找国军的庇护,但是国军却把他一次推开,处以死刑。所以马大三即将处死时身后有那头小驴,马大三没有说话而是学驴叫,都是对这一段情节的契合。
解说:吃鸡鬼子突然到马大三家中,可是家里还藏了两个俘虏,此时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一方面是马大三一群人做饭、陪鬼子聊天、制造噪音,一方面是两个俘虏尝试利用鸡传递线索,采用了交叉蒙太奇的设计,这两条线索的交叉点是携带线索的那只鸡的出现,被马大三及时拦截,避免了一场灾难。通过交叉蒙太奇,使得故事发展紧凑而且紧张,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并且在交叉点到来时,将观众的紧张情绪牵引到高潮。
六、场面调度
解说:因为“我”把两个俘虏送来村里时要求村民帮着审审,所以影片中出现了村民隔着帐子审问日本人的情节。此处熟练的运用了场面调度,首先是摄影机始终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当马大三第二次和第三次穿过帐子时,人先动,摄影机紧接着横移到帐子另一侧拍摄,这样就不易察觉到机器的移动,其次,一方说话,画面对应切换,快速的切换带来的节奏感烘托出帐子两侧对峙的紧张气氛。
七、用光
解读:《鬼子来了》拍摄时导演要求自然质朴,所以打光方面多是模拟自然光源和既有光源的强化,如俘虏被关在地牢时,灯光布置在窗口的位置模拟自然光,减弱人工布置的痕迹,室内戏的布光也是在煤油灯或是窗户的角度,是对既有光源的强化。
图片示意:
19. 使用辅助光
解读:马大三和四表姐夫在澡堂洗澡时,马大三脸部非常清晰,此时主要光源是来自窗户角度的光线,同时在马大三的另一侧的前侧使用了柔和的辅助光,要不然马大三的另外半边脸应该是阴影。
20.顶光
解读:在澡堂子里,马大三第一次见到晚清刽子手刘爷,四表姐夫说刘爷执刀杀了多少多少人,刘爷在画面中第一次出现就使用了顶光,之前在课堂中举例色戒时,顶光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在此处是用来烘托刘爷这个“刽子手”的身份,尤其是在农民心中,刘爷的双手沾满了鲜血,他的身份带有恐怖瘆人的特质。
图示:
21.逆光拍摄
解读:结尾马大三人头落地以后,画面突然由黑白变为彩色,与此同时,摄影机位置是逆光拍摄,出现了很明显的光晕,甚至有点刺眼。此时的光线与结尾处的故事情节相配合,营造出一种令人眩晕的感受:“哦,这混乱而操蛋的世界”
图片:

八、声音
解读:日本《海军进行曲》是从开头贯穿整个影片的音乐,它的作用:1.海军进行曲参与了故事情节的推动,如两个俘虏被关在地窖时大声呼叫,但是因为音乐声音大和距离远,呼救没有成功。2.声画对立,海军进行曲在全村大屠杀中以一种高昂欢快的背景音乐出现,如此残忍的场面配合欢快激昂的音乐,对立出疯狂和凄凉,情节更显沉重。3.“海军进行曲听多了会发现里面夹杂着令人无法抵抗的疯狂和幻想,是一种极端高昂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疯狂如果被邪恶的势力所引导很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暴行。刘星的这张专辑尽得中国文化超脱与空灵的真谛,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影片《鬼子来了》中刘星的音乐一共出现了6次,其中最长的一段在马大三抽豆子要去刨坑杀日本人开始,经历全村的孤立,鱼儿的离开,音乐持续了2分钟,更是作为背景曲目烘托了马大三内心的凄凉。《海军进行曲》更是贯穿全片,我所理解的姜文使用这两首曲子不仅是气氛烘托,情节推动,他更是用这两种风格迥异的音乐比喻两个不同的民族性格:日本民族骨子里的疯狂和执念很容易把一个表面温文尔雅的人变成我们印象中的日本兵,而中国人秉持的信念也在五舅姥爷第一次出场台词中体现“天上来的,地下走的,都躲不掉”更强调一种安之若命,平安就好的生存观念。
解读:姜文自称一个对声音非常敏感的人,《鬼子来了》里面使用了6声道,所以呈现出一种非常精细的声音表现,如:“我”离开以后就剩空荡荡的门大开着,此时使用了萧瑟的风声烘托马大三内心惊魂未定的恐惧;大年夜马大三在村口苦苦等了一宿也没有“我”来取人,背景使用了乌鸦的声音,是不吉的信号、以及烘托马大三内心的焦躁;刽子手刘爷说自己晚节不保,把刀扔出,于是观众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刀落在草丛里的声音;大屠杀中野野村一刀杀死了小碌碡,用手帕擦染血的军刀时可以很清楚的听清军刀划出的响亮声,更显示日本兵的残忍等等。导演擅于利用各种声音配合,哪怕是很小的声音通过放大也能传递创作信息,就会使每一帧的信息量很大,辅以观众对生活的理解,就能很快接收到导演的意图,这也能说明导演制作的细节用心。
九、色彩
黑白能够高效还原历史感,这是最直接的选择动机,尤其对于姜文这样一个有追求的导演来讲。其次“为了结尾那一抹红,全片都是黑白也值得”马大三只有在最后才是看清了环境看出了色彩,而在被砍头之前他一直是蒙昧的,看不清色彩的,他作为最普通,最草根的农民,没有那么直接明确的价值判断,有的只是生存的信念和基本的标准,因此黑白电影也携带额外的寓意,最后大胆的猜想一下:导演认为那个日本进中国欺凌的年代,中国人的生活沉重而且没有色彩,他们只剩下最贫瘠的关心——关心自己今天还能不能活,所以黑白也是沉重的历史。
这种色彩的设计姜文貌似很喜欢,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由彩色转为黑白,此外《辛德勒的名单》的色彩转换和《鬼子来了》一致——都是由黑白转为彩色,但是《辛德勒的名单》色彩转变所呈现的基调和《鬼子来了》并不一样,因为后者是一种对人类未来的希望。从艺术表现来分析,马大三人头落地以后,原本黑白的世界突然一片血红,色彩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突然的转变更能带动观众深深的遗憾,引发思考,这样就赋予了影片更深的内涵。
十、布景细节


场景中很多标语的布置虽然不起眼,但是非常贴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如花屋提出以粮换命,村民问怎么保证安全,花屋说皇军政策凡是帮助皇军的必有重赏,于是花屋和农民一起返回时,就有这样一个镜头:旁边的标语是“举起白旗来投降的给予特别的优待”
第二处标语是酒豕猪吉同意给村里6车粮食并且开展陆海军大联欢,当海军队长野野村和酒豕猪吉在村口汇合时,进入场景的标语是“东亚新秩序”,于是,好像一切故事都在向期待的那样发展,好像日本人的目标真的是和平团结的建立新秩序,而这一切都只是延长假象的幻灭而已。
马大三没有杀人,把俘虏藏在城墙送饭以后,马大三慌慌张张的进门,这时,镜头在门前停留了几秒钟,因为此处有一副对联: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
这副对联有个典故:明代礼部侍郎程敏政自幼聪慧过人,名声在外,宰相李贤想招他做女婿,就请他吃饭,指着桌上的菜出了一个上联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程敏政对出下联“有杏不需梅(有幸不需媒)”。这副对联印证了马大三和鱼儿的关系,他们是“自由恋爱”,没有媒人,鱼儿是个年轻寡妇,有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小碌碌,马大三和鱼儿厮混应该是不合理法的,但是乡亲们几乎默认了,疯七爷骂鱼儿:“我不是你爹,不要脸的养汉婆娘”。五舅姥爷说:“你儿媳妇和大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不定这副对联的设定就是五舅姥爷写的。

十一、细节的深意
解读:花屋骑着驴和马大三一群人回到军营见到酒豕猪吉,这时马大三的驴子突然闯进来上了日本马,此时镜头在酒豕的表情和牲畜之间来回转换,并且可以从酒豕的表情中分辨他是非常生气,其实此时镜头暗示的就是在酒豕猪吉的心中,花屋作为皇军的一员居然和农民一起回来,就像是自己家的马被农民的驴给操了一样。于是后面的镜头有三角形的裤裆下构图,就是对花屋的侮辱。
解读:疯七爷的形象无疑是全剧中无法忽视的,姜文的电影喜欢设计疯子的形象,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的傻子,还是《太阳照常升起》里面的疯妈,再到《鬼子来了》里面的疯七爷,这是导演个人鲜明的创作特点。回到剧中的疯七爷,他虽然被冠以“疯”,但也是全村唯一一个开了枪杀了日本人的人,他一直念叨着“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刨坑埋咯”,最后他也做到了(镜头给了特写),他对日本人的态度是清楚的,不是暧昧或存有幻想的,原因很可能是他曾经就是一名抗日的士兵,因为在疯七爷第一次出现说鱼儿是“一个不要脸的养汉老婆”时,鱼儿反应非常快的起身,把枪挂的更高不让七爷碰到。与其说这是一个疯子,倒不如说他是全剧中最清楚的人,这样的人物塑造总能在观影结束以后最直接的引发思考,此外,因为疯七爷的对比,更让观众对马大三一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会埋怨他们杀鬼子的磨叽,这其中的比较更引发了一个思考角度“马大三一群人为什么不肯杀”
解读:表面上看最初是因为“我”的威胁,后来是因为花屋愿意以粮换命,但其实剧中出现了两次马大三对汉奸的解读,可以很容易的发现马大三作为最普通,最草根的农民,没有那么直接明确的价值判断,有的只是生存的信念和基本的标准,他们表现出一种无论如何也要活着的韧性,对于怎样活着的方式他们无力,更无法关心,这是故事有矛盾能发展的基础。“我不要你们的命,你们也不要干那要我命的事儿,要不然别逼我出狠招”,马大三只有在性命受到威胁时才会真正展示出自己的凶狠,但正是因为不顾一切的生存欲望,他们的忍让和妥协才会显得令人不可思议和愚昧,窝囊。
解读:马大三第一次见到刽子手刘爷时,四表姐夫说“被杀之人感激刘爷,落地之头,必转九圈,面朝刘爷,眨眼三下,嘴角子上翘,这叫含笑九泉”,结尾处马大三人头落地,四周观众人山人海,视角是世界混乱转了九圈,面朝持刀人花屋眨眼三下,嘴角上翘,这叫含笑九泉,如果按照前后理解,这是马大三感激花屋终于取走了他的性命,一方面他是在愧疚当初引入花屋导致全村被屠,自己却戏剧性的躲过了,一方面是自己作为受到日军荼毒的农民,国军不但没有保护反而踹了一脚,这不清不楚的世界,马大三即使看清了色彩也没有存活的意志。
解读:花屋和农民签订的契约拿给酒豕猪吉看了,旁边有人说可以不用执行,但是酒豕说皇军不像支那人一样不讲信用,看到这里突然想到“我”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约定好大年三十取人,但是并没有来,把这样的负担转给农民身上,马大三那天夜里在村口等了一宿也没有看见“我”来取人,这是一个暗讽和呼应。
解读:在国军审判马大三时,军官说“怎么能让这样的人渣玷污了国军的双手,酒豕猪吉”当军官报出酒豕猪吉来执刀时,画面中突然出现了滚下来的人,莫名其妙出现的猪引发群众哄笑,其实在这里是用牲畜的突然出现所带来的不正经气氛,暗示这样的一场审判是戏谑荒谬的。
解读:马大三去找四表姐夫开枪杀人,四表姐夫不但不帮,还把不帮的理由说的头头是道,忽悠的马大三晕头转向,连连相信。这时可以观察到四表姐夫说话时一直拉着驴子在磨豆腐转圈,就一直不停的转啊转,再加上四表姐夫的辩解,整个就是一忽悠,对马大三的忽悠,不禁惊叹于导演对于动作设计与台词的契合,配合的非常巧妙。
解读:酒豕队长告诉马大三不光给他们两车粮食,再加上四车作为奖励,马大三飞奔到地窖准备告诉六旺他们这个好消息,但是导演并没有直接就让马大三到地窖,而是在中间加了一个画面:马大三自己偷着乐,这种小动作突然就使人物活起来了。写影评之前读了姜文的资料,其中讲述了一个姜文在中戏排演话剧时的故事:姜文饰演一对老夫妻中的老爷爷,剧本中老爷爷每次都会叫“老伴儿”,姜文说这么叫觉得不合适,他就把“老伴儿”改成“哎”,别人说“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姜文擅长为人物设计最贴近生活的动作和细节,正是因为这些行为真实,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很容易感受到演员的情绪,迅速的理解故事。此外,小碌碡的死应该是让观众最难过的情节,但在这里姜文也设计了一个细节:小碌碡听到枪声以后非常害怕,所以很快的就躲着,紧紧的抓住野野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动作,因为一开头就有展现,野野村经常给孩子们发糖,还会变魔术,所以孩子们在混乱的时候会下意识的依赖他。这种细节的设计无疑是最契合人性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节,当野野村拿刀杀死小碌碡时,才更让人感受到日本士兵的疯狂和残忍。一环扣一环的细节,让姜文对故事叙述的掌控熟练而动人,这样的一部电影也是值得人细细观看,反复思考。
视听语言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使电影成为区别于电视的艺术,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因为多样化的呈现,使得观众迅速的理解故事取得共鸣,这是电影中凝练的艺术表达。真正意义上优秀的电影导演无论多么强调个性表达,最基本的电影共识都会遵守,毕竟电影不仅是导演的艺术,最终都要面对观众的检验,被观看,被讨论,在一双双视角下迸发艺术的生命力。
.姜文牛逼!
汪方华 《鬼子来了——黑白滤色镜中的草根情结》《电影评介》2003-8-30
吴胤君 《顾长卫电影摄影风格研究》《戏剧之家》 2013-1-8
李尔葳 《顾长卫的电影世界》《电影艺术》 1996
杨长岁 张文赫 《电影鬼子来了的艺术手法与审美内涵》 《电影文学》 2011-9
郭强 《姜文电影的美学追求》 广西师范大学 2014-4-1
特别感谢:豆瓣壹戈文章的参考

鬼子来了(2000)

又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上映日期:2000-05-12(戛纳电影节) / 2002-04-27(日本)片长:139分钟

主演:姜文 Wen Jiang/香川照之 Teruyuki Kagawa/袁丁 Ding Yuan/姜鸿波 Hongbo jiang/丛志军 Zhijun Cong/喜子 Zi Xi/泽田谦也 Kenya Sawada/李海滨 Haibin Li/蔡卫东 Weidong Cai/陈述 Shu Chen/陈莲梅 Lianmei Chen/史健全 Jianquan Shi/陈强 Qiang Chen/宫路佳具 Yoshimoto Miyaji/吴大维 David Wu/梶冈润一 Junichi Kajioka/石山雄大 Yudai Ishiyama/述平 Shuping/姜武 Wu Jiang

导演:姜文 Wen Jiang编剧:姜文 Wen Jiang/史建全 Jianquan Shi/述平 Ping Shu/尤凤伟 Fengwei You

鬼子来了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