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导演压根就没打算让30岁以下,无家室的小朋友观看这部电影?(调侃一下)

处在时代背景下,才会说出特定的语言

比如剧情中女主提议让大家玩拼字游戏,然后自家孩子欲言又止的似乎想阻止母亲,这游戏单独来解读:在欧美有些地方很是流行。

但在这部电影里的背景运用,是:在现实的历史背景下,比如经历二战的人们,比如二战的一代,总是避讳不谈的,延伸到当人们认为谈论某些事会导致同样的尴尬的时候,就会选择拼字游戏来转移

所谓一言不合就提议:我们玩拼字游戏吧


同样的二战背景后的一代男主父母:

为什么男主妈妈非常在意瓷砖的颜色, 非常在意选择颜色这种不大的事,要求女主帮自己设计,坚持要在过年前动工。女主安慰她说这不是什么难以抉择的大事,但是她却有些叹气的回说:我觉得这似乎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解读:什么是上一辈女人心中有意义的婚姻呢?生活呢?婚姻的乐趣小到只能在选材装修上看到么?


为什么安排是主角拥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呢?因为某时期的人们认为一个标准的幸福家庭必须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认为1个是不完整的。所以我说这部戏看似中规中矩,导演想布置一个完美的家庭典范背景。现代不是这种观念了,某国人开始不愿意生育孩子,某国政府花钱都没能提高生育率。


自家孩子做错事,家长表达生气的方式不是别的,而是手指敲桌。所谓一言不合就敲桌,国家特色。


关于被“小学生”吐槽的女主和男主的船:

不是导演不知道怎么开船是美的,而是欧洲时代背景延续下来的因素,有些时期女人被教育是不能说不的,甚至是义务性的,有兴趣就自己去看历史科普吧,特别是二战后的某国。

所以“小学生”看到的船:女主无声,无表情,无抗拒,主动配合船了

只想和你在一起Ich will dich(2014)

上映日期:2014-07-02(德_) / 2015-02-13(法国)片长:90分钟

主演:Ina Weisse/艾丽卡·莫露珊 Erika Marozsán/乌尔里希·诺登 Ulrich Noethen/Petra Schmidt-Schaller

导演:瑞纳·考夫曼 Rainer Kaufmann编剧:Kathrin Richter/Jürgen Schlagenh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