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多方博弈

讨论电影之前,有一点很重要:电影故事是韩国人拍的,立场是古代朝鲜,歌颂的是李舜臣。所介绍的露梁海战,如果查阅历史,绝对不会是如此简单,如此低估明朝海军的贡献,更不能如此诋毁明朝将领的。

鸣梁海战中,日本被打败,丰臣秀吉临死前要德川家康把军队撤回,德川家康没有答应,很明显撤回来的军队决定了有能够和他争夺天下的人。所以,他会先让自己的党羽的军队撤回,留下不同派系的军队。所以,面对中朝合作,有人想撤,有人得扛。然后仍然屯守在朝鲜的日本军队里,有两支又有了各自的利益,因为中朝联军包围其中之一小西行长的军队。而小西行长求救的另一支军队岛津义弘。岛津自然不会答应,虽然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宁可先让小西与中朝军队两败俱伤,自己渔翁得利,也愿意贸然参战,损耗自己。更绝的是,当小西用国家大利(被朝鲜夺取制海权,对日本是大威胁),用派系支持(帮助岛津的派系,抵制德川家康)来引诱岛津。岛津这才倾巢而出,与李舜臣决战。更妙的是,岛津被李舜臣引开,小西无法与岛津形成对中朝海军的夹击,小西到达时看到岛津与李舜臣陷入苦战,他却转身率军离开了。很明显,对于他而言,也是保存自己,消耗别人。

而对于明军而言,去到朝鲜参战,目的何在?一方面当然是帮助朝鲜打败日本,因为之前日本入侵朝鲜,就是“假道伐虢”:声称要攻打大明,向朝鲜借道。不给日本一点教训是不行的。另外一面,明军又不想帮助朝鲜把日本海军消灭彻底,这样一来,朝鲜势力崛起,失去制衡,早晚会变成对明朝的麻烦。理解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为什么片中明军主帅陈璘会随着日朝双方力量变化,一再改变态度,直到被战事裹挟,才坚决参战。而明军副总兵邓子龙,很明显没有明白其中的奥妙,一心与朝鲜共存亡的态度,还早早违背命令主动参战。当然,陈璘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比如收受日军的贿赂,索要人头回去向朝廷领功,先让李舜臣单边作战不损耗自身兵力。

放在朝鲜,李舜臣的利益就是把日本海军消灭。这样就可以确保朝鲜的国土安全,也确保朝鲜的军事实力提升。但放在朝廷,国王和大臣的想法却是:李舜臣最好死在战场上。不说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对于其他臣子羡慕嫉妒恨再加恐惧,就足足不想李舜臣这员大将回朝。李舜臣最终是如其所愿死了,当然他的命运一旦上了战场,其实也不是朝廷能够左右的了。

所以,多方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益的复杂性。这场战争主角是李舜臣,他能赢,在于他在多方博弈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事业。关键也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能够坚持到最后。

因为在多方博弈中,有太多的变数,这些变数并不是一个人,一支军队能够左右的。从战略来看,李舜臣清楚从局势从围困敌人,到被敌人两面夹击,还被明军撂单边;要摆脱困境,必须抢时间换空间,通过灯火辉煌,让小西以为自己仍然在包围圈上呆着;然后主动出击,并且把岛津的军队引到岛边,可以海陆夹击敌人;希望歼灭岛津之后,足以对付小西。这个战略是非常真确的!从战术上来看,都是很合理的,以逸待劳,以火炮弹药消耗敌人,包括具体战术——朝鲜军队运用不同船只,用窄小的船只去炸敌人,用巨大的龟船去撞击敌人(日本也有交叉进攻的战术,当然必须训练有素。因为交叉进攻,就可以替换火炮),而岛津采取快速冲锋,以发挥日军近身搏击的优势,这些双方都是各有所长,但始终是“预则立”。但是,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意志。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岛津本来是信心十足,但李舜臣坚持亲自擂鼓激励士气,直到被击中濒死,也让手下将领戴上自己的帅帽继续擂鼓作战,最终岛津也是颓然恐惧,最终也因此失败。假如李舜臣没有坚持的意志,那么,岛津占上风,小西就会来抢攻,结局肯定是另外一回事了。

讨论电影之前,有一点很重要:电影故事是韩国人拍的,立场是古代朝鲜,歌颂的是李舜臣。所介绍的露梁海战,如果查阅历史,绝对不会是如此简单,如此低估明朝海军的贡献,更不能如此诋毁明朝将领的。鸣梁海战中,日本被打败,丰臣秀吉临死前要德川家康把军队撤回,德川家康没有答应,很明显撤回来的军队决定了有能够和他争夺天下的人。所以,他会先让自己的党羽的军队撤回,留下不同派系的军队。所以,面对中朝合作,有人想撤,有人得扛。然后仍然屯守在朝鲜的日本军队里,有两支又有了各自的利益,因为中朝联军包围其中之一小西行长的军队。而小西行长求救的另一支军队岛津义弘。岛津自然不会答应,虽然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宁可先让小西与中朝军队两败俱伤,自己渔翁得利,也愿意贸然参战,损耗自己。更绝的是,当小西用国家大利(被朝鲜夺取制海权,对日本是大威胁),用派系支持(帮助岛津的派系,抵制德川家康)来引诱岛津。岛津这才倾巢而出,与李舜臣决战。更妙的是,岛津被李舜臣引开,小西无法与岛津形成对中朝海军的夹击,小西到达时看到岛津与李舜臣陷入苦战,他却转身率军离开了。很明显,对于他而言,也是保存自己,消耗别人。而对于明军而言,去到朝鲜参战,目的何在?一方面当然是帮助朝鲜打败日本,因为之前日本入侵朝鲜,就是“假道伐虢”:声称要攻打大明,向朝鲜借道。不给日本一点教训是不行的。另外一面,明军又不想帮助朝鲜把日本海军消灭彻底,这样一来,朝鲜势力崛起,失去制衡,早晚会变成对明朝的麻烦。理解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为什么片中明军主帅陈璘会随着日朝双方力量变化,一再改变态度,直到被战事裹挟,才坚决参战。而明军副总兵邓子龙,很明显没有明白其中的奥妙,一心与朝鲜共存亡的态度,还早早违背命令主动参战。当然,陈璘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比如收受日军的贿赂,索要人头回去向朝廷领功,先让李舜臣单边作战不损耗自身兵力。放在朝鲜,李舜臣的利益就是把日本海军消灭。这样就可以确保朝鲜的国土安全,也确保朝鲜的军事实力提升。但放在朝廷,国王和大臣的想法却是:李舜臣最好死在战场上。不说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对于其他臣子羡慕嫉妒恨再加恐惧,就足足不想李舜臣这员大将回朝。李舜臣最终是如其所愿死了,当然他的命运一旦上了战场,其实也不是朝廷能够左右的了。所以,多方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益的复杂性。这场战争主角是李舜臣,他能赢,在于他在多方博弈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事业。关键也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能够坚持到最后。因为在多方博弈中,有太多的变数,这些变数并不是一个人,一支军队能够左右的。从战略来看,李舜臣清楚从局势从围困敌人,到被敌人两面夹击,还被明军撂单边;要摆脱困境,必须抢时间换空间,通过灯火辉煌,让小西以为自己仍然在包围圈上呆着;然后主动出击,并且把岛津的军队引到岛边,可以海陆夹击敌人;希望歼灭岛津之后,足以对付小西。这个战略是非常真确的!从战术上来看,都是很合理的,以逸待劳,以火炮弹药消耗敌人,包括具体战术——朝鲜军队运用不同船只,用窄小的船只去炸敌人,用巨大的龟船去撞击敌人(日本也有交叉进攻的战术,当然必须训练有素。因为交叉进攻,就可以替换火炮),而岛津采取快速冲锋,以发挥日军近身搏击的优势,这些双方都是各有所长,但始终是“预则立”。但是,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意志。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岛津本来是信心十足,但李舜臣坚持亲自擂鼓激励士气,直到被击中濒死,也让手下将领戴上自己的帅帽继续擂鼓作战,最终岛津也是颓然恐惧,最终也因此失败。假如李舜臣没有坚持的意志,那么,岛津占上风,小西就会来抢攻,结局肯定是另外一回事了。


露梁海战노량(2022)

又名:鸣梁海战2 / 명량2 / 노량 해전

主演:崔岷植 Min-sik Choi

导演:金韩民 Han-min Kim

露梁海战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