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欧美社会彻底迷失了,在新生代心目中,上帝已经死亡,耶稣基督从超级巨星降为血肉凡夫,宗教主义不再能填补心灵的空白,于是,娱乐人物趁虚而入,一个个奇迹似的成为新文化的英雄,披头士风靡西方,玉殒多年的玛丽莲.梦露又席卷欧美,变成老弱病残的活菩萨,更荒谬的是一个既聋又瞎还不会说话的年轻人汤米,在顽疾豁然痊愈之后,居然被当成新的救世主,在群众盲动的狂热中暴起暴落,完成一段现代的神话传奇。

正是这种荒谬感促使肯.拉塞尔把汤米的故事搬上银幕,根据「The Who」乐队的畅销摇滚剧改编,拍成一部空前慑人心魄的电影,把属于七十年代的痴狂和虚无用放浪的影像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音响的驾驭上,比较取自古典的《乐圣柴可夫斯基》和取自百老汇歌剧的《男朋友》,又提升迈进了一个境界。(拉塞尔还拍过马勒和李斯特的传记)

也正是这种荒谬感,形成了全片那无可替代的怪诞风格,肯.拉塞尔以尖刻的眼光去关照汤米的遭遇:冲破母亲私情的经验成为一道永铭的烙印,鄙俗的后父弗兰克叔叔缩影了外界的扰攘和愚蠢,吉普赛巫婆的野性治疗无异于鲜血淋漓的电击酷刑,但是这一切黑暗士气的痛苦在一场疯狂的弹桌球游戏以后全面改观,汤米冲破巨镜,跌入碧波,世界突然大放光明。理性是什么?科学是什么?在命运面前,万事低头。

肯.拉塞尔又一嘲讽的,是现代人的无知和无助,粉丝对娱乐人物的盲目崇拜(这种精神偶像已经如同邪教一般存在,且逐渐替代了政治与宗教,而且带来了对新消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梦露的殿堂里,巨像高拱,香烟缭绕,戴着梦露面具的女郎和身披道袍的歌手用吉他和雕像上脚趾为信徒施洗,他们和后来成为新的偶像和救世主的汤米一样(汤米恢复视听后也第一时间为母亲施洗)。而汤米在祭拜梦露雕像时也无意将其打碎,这代表了他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的无政府状态,不断抨击着文化图腾。然而在他成为新偶像之后,他也得到了和梦露雕像相同的下场,在他为全球带来传染病一般的狂热后,信徒发现他们得到的不是救赎,而是汤米家人制作出来的廉价噱头 — 一付墨镜耳罩加口塞的特殊装备(据称可以训练成聋瞎哑状态下的反应能力,变得和汤米一样)。这一转折突出了导演挖苦资本社会及商业行为的用心,不敢受骗的群众终于愤然毁去了他们的偶像,如同肯.拉塞尔以一轮升起的旭日抹去全片的梦魇。

《巨星汤米》不算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但却是一部标新立异的新歌舞片,因此观者注重的不在于故事内容而在于表现形式。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摇滚乐,不喜欢《发条橙》、《洛基恐怖秀》、《魅影天堂》,你显然不会喜欢这部电影。肯.拉塞尔的电影才华永远领先于我们的想象,用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的评语来形容此片的奇异,已经显得过于保守。从动画、电子摄影到叠印、中途曝光的实验技巧倾巢而出,把银幕交织成一片璀璨魔幻的星海,生活和人性透过哈哈镜折射出来,使人捧腹、迷惑甚至心惊肉跳。

冲破黑暗谷Tommy(1975)

又名:巨星汤美 / Tommy by 'The Who'

上映日期:1975-03-19片长:111分钟

主演:奥列佛·里德 / 安-玛格丽特 / 罗杰·达尔特雷 / 埃尔顿·约翰 / 埃里克·克莱普顿 / 杰克·尼科尔森 / 蒂娜·特纳 / 

导演:肯·罗素 / 编剧:Ken Rus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