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一句话,大岛渚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被问到某片想表达什么,他说,我要是知道要表达什么,直接告诉你就得了,还拍电影干什么。
他的电影我就看了一部《东京战争战后秘史》,就这电影就让人一头雾水。电影里面有关于电影是什么的一段对话,说的是:电影拍的是现实,但又跟现实不同,要有幻想。加入了幻想的现实,这就是大岛导演的电影吧。
这部电影跟战后的学运有关。刚开始看,还有点激动,觉得人头攒动的现场很有真实感,看到介绍说,片名中的“东京战争”是指,1969年秋,学生们为了阻止首相访美而进行的激烈斗争。
这大概是大岛反映现实的部分。其中充满幻想的部分,就是男主角对因对斗争绝望而自杀的男人产生浓厚兴趣,不断观看他留下的胶片,最后,跟片头一模一样的,争抢相机,登上楼顶,自杀的,换作男主角他本人。看不懂了,从这一个镜头开始的全片,结尾重现,难道我们是跟这人一起经历了场幻梦,他不断寻找的,不过是自己,他已离去,却还恋恋不舍人间?被电影下套还真够郁闷。
事实上,记住的是1960年代的青春。拍于1970年的这部电影,开头的学运的戏,有很真实的时代氛围,那就是1960年代席卷全球的革命的狂热,那时候,毛是世界青年人的偶像吧。要破坏,要重建,有主张,有梦想,激情年代。
在这个激情年代里,男主角元木,记录了学运现场的噪杂后,是否自行离去自高楼跃下,以回馈时代在心中泛涌的无法平抑的激情?我宁肯相信。那么其后,就看作是一场天堂的幻梦好了。像焰火一样灿烂的生与死,之后回顾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不明身份的男人,他的女友,元木为了了解那个人而接近她,想知道她对他的感情,也想知道她对自己的感情。女友说出来了,那人不存在的话,又否认,可是记得,和他在一起时,听见的流水声、轻柔的风,还有阳光,这么说那个人还是存在的了,可为什么找不到他,他们四处找寻,遍寻不着,人影总是一闪即过,最后,来到的这处院落,门口的标牌写着“元木”,就是他家。
电影一直是两个人在找寻。找到最后一无所获。跑上楼顶的元木依稀想起了开头的一幕,再看楼下,死去的人就是他自己。
寻找的这种姿态,这是否就是那个年代,一种渴求,一种孜孜不倦的探寻,对于自己的迷惑,对于别人的关注,对于前途的好奇,想把世界全部摊开,想知道所有,是有着建设全世界的热诚,想投入一切的迫切。但是于现实碰壁后,却又宁肯玉碎,不肯瓦全。那是一个很诚挚的年代。
开头的那些年轻人,和元木同为摄影小组成员的朋友们,特写、近景、黑白影像的凛冽,是拍出了一种活泼泼的青春,时有激烈的言辞,专注热切的神情,你一言我一语的狂言无忌,是非常清澈澄明的1960年代。而那些年轻人,是真正的时代的主人翁。
我试图从这部电影看那个年代,发现很多遗失的纯真,他们曾热切讨论的话题,今天多不再了。

东京战争战后秘史東京戦争戦後秘話(1970)

又名:The Man Who Put His Will on Film / The Man Who Left His Will on Film

上映日期:1970-06-27(日本)片长:94分钟

主演:后藤和夫 / 岩崎惠美子 / 

导演:大岛渚 / 编剧:佐佐木守 Mamoru Sasaki/大岛渚 Nagisa Ôshima/田村孟 Tsutomu Ta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