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6

熊小喵 • 莫娣:我看见你了


昨天观影活动后,大家做成一圈讨论,有人说觉得生气、愤怒,而我觉得悲伤。

她们生气的原因是因为莫娣被打的那一巴掌。一开始此时我也很错愕,以为是一部温情满满的片子,但是后面慢慢理解,男主是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没有父母,10岁就可以敢五个人干的活,睡在一张6、7个人的床上,他没有得到过爱,不会表达自己,但所幸有一颗善良的心。

莫娣也是一个从小遭受歧视甚至被其他人霸凌的孩子,她一路一拐一瘸走到男主家里,笑着说路上小孩子对她扔石子,说“总有人看不惯与众不同的人”。

她感受到男主是个善良并且能干的人,所以男主一开始对他很凶很粗暴,她都能接受,而那一巴掌也是因为男主觉得别人笑话他和一个怪女人住在一起而感到羞耻,但最后他们还是结婚了,而伴郎就是当初奚落他的那个朋友,充分说明了男主的拧歪,后面很多情节也表达了这个男人拧巴不善表达的一面。

里面有一幕,他两人隔窗相望,说“我看到你了”,“我也看到你了”。

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彼此看到。

如何能被看到?一方面自己要善于表达,另一方面,对方能看到真实的你。

片中的男主并不善于表达、所幸莫娣是个清醒且有力量的人,她能首先看到男主的内心,在他身边一步一步引导。

讨论中,主持人问,你最希望关系中的对方在你身上看到什么?

有个女生回答的是“强大”,这个词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当时就直接回应她,这个词应该换成“坚韧”,因为没有人会一直强大,这个女孩子一直在强调人需要价值才能被爱才能很好的活在世界上,这点我认同,但是接下来她说,自己一定要要努力在社会层面上获得认可才能体现价值。

我想,这只是价值的其中一种表现而已,何况人的角色有多面性,在工作里,在家庭里,在各种关系里,表达的价值不同,最根本的价值倒是在于内核的稳定,知道自己是谁、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在莫娣红了以后,她还是过着和从前一样的生活,而不像现在的一些人,就会马上去蹭流量,开直播带货了。她的灵感来自于普通的日常生活,每日踏踏实实的生活让她的灵感不断,她并没有接受多少专业训练,她的身体常年有病痛。

让我感动的是,她能用自己的画笔填满了原本黑暗逼仄的小屋;更填满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她丰盛美好,病痛、物质匮乏都无法影响她的生机勃勃。她的画有一种童真可爱的气质,颜色对比强烈,饱和度高,内容很普通,她开始画画也只不过是自然流露,画了很多年以后被报纸报道后火了起来,甚至尼克松总统也成了她的顾客。

看其他评论说没有描写她的创作心路历程,其实我反而更喜欢片子本身的叙述角度。我们就像一个旁观者在看男女主角的日常生活,男女主角的整个生命历程、性格特点是通过对话、动作、情节展开,客观事实摆在面前,观众自己通过细节去捕捉。

剧中还有一幕印象很深,莫娣刚刚得知女儿没死而是被骂掉而崩溃,而男主却因为担心莫娣成名后瞧不起自己的离开他而狂怒,莫娣连说了两遍“我的女儿被他们卖掉了”,男主都没有回应,而是陷入情绪化不断发怒。说明他内心是自卑甚至脆弱的,但所幸,他用行动回应了莫娣,他找到了她女儿住的地方,带她去看了一眼女儿。——这也是一种看见,看到对方最重要的需求并满足她。

还有一点,人是否要牙呲必报?

男主吼她、甚至给了她一巴掌,是否应该坚决走开?

很多女孩子面对这样的事情一定会l立马转身离开,不疼爱我的男人老娘不要!

可是如果莫娣离开了,她很可能活不下去,和姑妈闹翻,镇上的人都欺负她,而至少面前的男人不会无缘由的孽待她,而她只有她留下,这个穷困孤苦的粗鲁的老男人也才有人照顾他。他们两个离开谁,都活不好。

莫娣看到这点,留了下了。

坚强不是无法忍受表面的粗暴,而是内心坚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片子最终,两个人彼此看见、陪伴,如她姑妈说的,莫娣成了他们中最幸福的人。


莫娣Maudie(2016)

又名:彩绘心天地(台) / 茉迪的彩色小屋(台) / 莫迪

上映日期:2016-09-02(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7-08-04(爱尔兰)片长:115分钟

主演: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伊桑·霍克 Ethan Hawke/卡瑞·玛切特 Kari Matchett/加布里埃尔·罗斯 Gabrielle Rose/扎卡里·贝内特 Zachary Bennett/比利·麦克莱伦 Billy MacLellan/劳伦斯·巴里 Lawrence Barry/格雷戈·马龙 Greg Malone/玛丝·伯纳德 Marthe Bernard/大卫·菲恩 David Feehan/凯特·罗斯 Kate Ross

导演:艾斯林·沃什 Aisling Walsh编剧:谢丽·怀特 Sherry White

莫娣相关影评

mgxh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