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会有点忐忑有点怀疑,在没有设身处地去理解或者有足够的底蕴去体会当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能不能去很好地去讲好《绿皮书》这部影片,总觉得自己会欠缺些什么,或者遗漏掉什么,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看影片的大多数也是普通人,没有多少人会在看完电影再去看影评,所以最直观的影响,其实就是看影片的第一印象,所以我觉得重点不是在“看完这部影片,我从别人的分析中得到了什么”,而是“看完这部影片,我想去得到什么”,就是我觉得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一部影片的意义不是看完了觉得哦我大概明白了这个主题,然后去听各大家众说纷纭后觉得很有道理咿呀学语。而是看完后觉得我在心里的某些地方空缺了什么,去寻找,去填补影片所给你激活的你心中那些黑暗的地方。

《绿皮书》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美国,是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彼时种族隔离是被写进法律的,这一系类法律俗称“Jim Crow Laws”,“Jim Crow”也成为了黑人的代称。绿皮书的全称是“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意为给黑人旅客的安全出行指南,它的标语是“现在我们可以没有尴尬地旅行”。但可笑的是,放到现在21世纪了,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人都知道“Nergo”其实是对黑人的蔑称,更别说快100年前了,在带着被蔑视的标签去旅行,何来的“没有尴尬”?

在当下电影市场电影题材趋近饱和的当下,一个普通到像丢到草坪的垃圾一样的题材,为什么又能再度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先不管说此部影片是否又是突破历史地位的“差片”(有人罗列了众多数据,有人公开炮轰受到追捧附和),我觉得作为一个俗人,一部电影的好坏评判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它的创新度新鲜度,而我觉得这个标准的衡量指标是当影片在上一秒留下悬念后,紧接着下一秒的演出和观众脑海中想象画面的契合度。即所谓它足不足够新颖,足不足够出人意料。《绿皮书》虽然用了美国影史上最常见的主题,但是带来的新意却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叙事片,很大程度上你需要靠人物去阐述这个故事,理解了人物你就更好懂这个故事到底在讲什么。开头的前调花了4分钟去介绍托尼·利普的一个最擅长的公关能力,应对事情的干净利落,也让托尼失去了工作,成为之后陪雪莉博士一起出行的铺垫。这很明显的商业片的手法,花短短的时间,用其实不太精妙的小插曲去种一个因。但是它很直白,很直观地展示了托尼·利普的性格特征。托尼到家的时候用垃圾桶把消防栓盖住,因为彼时的美国在消防栓旁前停车会罚款;他抽白箭牌肯特香烟——第一个具有过滤嘴的香烟,就算快天亮了也会在睡前去亲吻孩子;就算上了床,也会象征性地拍一下脚掌。虽然他只是一个俱乐部的安保,但是能看出来他有属于自己的讲究。

而第二个主角雪莉博士,作为一名黑人音乐家,他需要一个能在南方帮他处理事情的能人,甚至一个管家。但是在招聘的时候,却只能称自己为医生且需要的是一个司机。音乐家固然高贵,但是前面有黑人的标签就显得微不足道,管家固然寻常,但是作为黑人的管家却有失风雅。上图的画面是雪莉博士面试托尼,但能可笑的发现,雪莉博士的椅子不仅比托尼的要雍容华贵(虽然这是很平常的主座和客座的差别),但是仍可以看出这有夸张的倾向,因为这把椅子更像是一个装饰物而非用品,并且雪莉还要把这“装饰物”放到高人一等的阶级上,并且在和托尼对话的时候头颅是略向上倾的,眼神是俯视的,在这里,他就是王。

一开始的托尼其实是歧视黑人的,纵使家庭早已拮据,但仍然把给黑人喝的两个杯子毅然决然地扔进了垃圾桶,甚至从家庭成员对他的刻板印象对他的打趣,连他温柔的妻子都认为他没办法坚持和雪莉博士相处。不仅如此,他家人其实也是歧视黑人的,当家里请了两个黑人地板修理工来时,却5个男人在旁边陪着他的妻子,虽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但也无可厚非地展示了当时对黑人的偏见,而且这仅仅是在北方。一个有趣的安排是,他一方面拒绝了雪莉博士,并且拒绝了另一个老相好提供的工作,但是转头就去典当行典当了他的手表,并且限期定在了新年。而雪莉博士提供的工作时长恰好在新年结束,这巧合说明了什么?其实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单纯是托尼接受雪莉博士工作的暗示,这一段的时长或许显得过为牵强,但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托尼的破釜沉舟,为了家庭下定决心去接纳自己内心的偏见,证明了就算第二天早上雪莉博士没有打来电话,托尼仍会打去这通电话,我感觉是有点暗喻的双向奔赴在其中。

开始的设定为了需要营造的很强烈的反差。托尼·利普,一个白人,在社会下层为温饱挣扎,却也有属于自己的爱和讲究。唐·雪莉,一个黑人,在社会上层的流行音乐钢琴家,却因为身份处处掣肘的卑微。之后的种种细节,其实从反面更加强了雪莉博士的卑微和托尼的“讲究”对比起来的可笑。托尼想要抽烟却因看到了三重奏伙伴的烟收起了自己的烟盒,不仅蹭了烟还要蹭火。雪莉博士在刚上车的时候是要盖红毯子的,托尼是不乐意拿雪莉博士的行李的,他是不认同他兼带的管家的身份。雪莉要求托尼保持手握住方向盘的2点和10点钟方向去开车,每晚都要有威士忌,按照合同钢琴必须是斯坦威的,可是愚蠢的托尼写下了“stain way”——”带有污点的路“。雪莉博士不让托尼在车上吸烟,让托尼保持安静,托尼把妻子给雪莉博士的三明治吃了。托尼评价食物只有salty,认为雪莉博士的专辑画面是孤儿,甚至开匹兹堡是奶子堡的下流玩笑,他会在公路上随意停车大小便,但是也不会忘了在下车时拿走在有黑人的车上的钱包。托尼越表现地地痞,随性,就越显得雪莉博士的高贵摆谱有多么的可笑,更讽刺的是,纵使像托尼这样的”下三滥“,却仍对黑人抱有歧视,即使他已经开出了125美元的薪水且预付了一半。这说明了当时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态度往往决定行为,歧视就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往往根源于偏见。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又是一种制度性的歧视举动,因为它主要存在发展于社会根源,所以即使在没有偏见意图的时候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在招聘男性居多的岗位,公司的招聘信息会强调我们需要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员工,这句话本身是没有歧义的,但是社会内涵去赋予了”激烈竞争“的潜在内涵,导致了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就像影片中表达的,托尼的行为其实跟雪莉博士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却反过来潜移默化地去验证了社会态度,“我没有表现出偏见的意图,但我平庸的举止表现了你为了偏见所做那么多努力。”当住进第一个酒店的晚上,托尼发现配乐能跟女士们聊天畅谈,但是衣着华丽的雪莉只能一个人在阳台喝着闷酒,那时候他们住的还是一个酒店,还没真正的迈入南方。理应,雪莉博士能,但他没有这么做。雪莉想要托尼跟着他一起改变,改变托尼粗糙的说话方式,不想让托尼跟着黑人一起鬼混在地上赌博,觉得这有失风雅,“他们无法选择进去或出来,你可以”,又一次强调了当时黑人地位的处境,但是托尼作为一个白人进去了,雪莉博士作为一个黑人作为自己的内群体,却拒绝进去。但是在第一次演出的时候,托尼向身旁的黑人解释雪莉很棒,在第一次给妻子写流水账的时候,提到了雪莉,提到了对他的欣赏,托尼首先开始了他的改变。

在车上,托尼认为朋友给他起托尼·利普的外号是朋友对他的打趣认可,但雪莉博士把扯犊子等同为骗人,这是不应该拿上台面来说的。雪莉博士不了解黑人歌手,拒绝去了解,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这和“托尼·利普”一样上不了台面。此时雪莉博士虽身为黑人,但是却把黑人族群认为是自己的外群体,他似乎觉得,只要远离自己所谓地外群体,他就能或多或少地向白人群体这个他所内化所归类的内群体靠拢一点。当托尼捡起一块掉在地上的石头时,却被打了小报告,雪莉博士要托尼去付钱不然就放回去,但托尼觉得这无伤大雅。为什么设置这段情节,先刨除后续的剧情,其实和之前谈到的一样,托尼越像黑人的行为,雪莉博士越想摆脱的努力显得卑微。但为什么在这个点又要再设置一下这样的冲突呢?这时候结合一下后面的剧情,最后雪莉博士拿走了托尼的“幸运石”讲这普通的石头放到了自己满屋奢华的家中,放在了正中心,这个石头就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雪莉博士象征着黑人。我们同是摆在外售的石头,为什么偏偏是我是黑人掉了下来,雪莉博士不接受自己是普通的,他觉得自己应该跟白人跟摆在盒子里的石头一样是闪闪发亮的,他坚持的争吵是为了自己的抗争,但他最终接纳了自己,在圣诞节的那个晚上。在第二次演出的晚上,托尼为了争取雪莉博士的斯坦威钢琴回归了老本行,揍了安保一拳,并且在第二次的时候他进了场内,他有没有学语法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为了雪莉博士去改变。

在车上的第二次谈话,雪莉博士把音乐家戏谑地称为狂欢节工作者,甚至罪犯,但是他却为了当一个罪犯离婚抛弃家庭,这里可以看出雪莉博士深深的信念感,而又提了一嘴他的前妻琼,同样也是个语法糟糕的人,雪莉博士想摆脱的意象就是语法不好,爱吃炸鸡的黑人刻板印象。雪莉博士对于黑人的群体没有自我认同感,没有社会同一性,他去抵触一切和黑人有关的事情,他身上的污名意识很重,压得他喘不过气。但是从托尼让他吃上炸鸡,跟着托尼把骨头往窗外随手一丢开始,雪莉博士也开始了自己的蜕变。

第二次到酒店的时候,托尼开始给雪莉博士拿行李,开始为博士感到不满,开始练习发音。“我需要一点新鲜的空气”,在黑人旅店里他呼吸不到,到了白人的酒吧里他也享受不了,他就是一个中间人,里外不是人。后面加的一群突兀的劳作的黑人,也为了特意的去证明这一点。当托尼被叫错名字也无所谓的时,认为庄园准备炸鸡给雪莉是正常友好的,但是雪莉博士却觉得尴尬,此时的托尼其实并没有受到雪莉博士他所遭受的歧视冷眼,所以他的表现是正常的。当雪莉博士坚持回旅馆如厕,宁愿浪费时间也不愿低下自己的自尊,不接受去树林如厕的动物行径,认为是托尼所代表的白人制定的规定,很显然,此时的托尼代表的还是白人视角,他不懂,他还没有走进去。当雪莉博士教托尼写信时,他接受了托尼的粗俗(如上图)一笑而过,其实也是在接受黑人的粗俗。当去买西装的时候,托尼认为他跟白人模型合身,纵使托尼解释说只是体型合身的时候,他却也感到高兴。当天晚上,雪莉博士因为进了YMCA而被拘留。YMCA的全称是“young mems christianas sociation”,是基督教青年会的意思,而基督教青年会事实上是给男青年提供健身和临时住所的地方,后来成为了同性恋者的猎场。为什么要穿插同性恋这个剧情,因为在当时1962年的美国同性恋的地位并没有比黑人好多少,用这件事情解释了雪莉博士的态度——这是合理的,不应该用贿赂去解决。

贯穿了基本大半部电影,雪莉博士是一个挣扎的人,挣扎在黑人和白人的边界,挣扎在尊严和卑微之间,挣扎在皮囊和面具之间。纵使行程过半,他仍怕托尼被拐跑。纵使享誉白宫,他也拒绝把威士忌放在钢琴上。托尼认为雪莉就是不一样的自我,是独立的个体,但是雪莉博士认为自己不仅是独立的个体,还是超过大多数人的“我”。电影过半了,雪莉博士还是没有放下他的身段。当雪莉博士叫托尼注意看路的时候,托尼已经满脸嬉笑,当别人惊诧一个白人为一个黑人开车的同时,托尼竖起了中指。按理说,托尼和雪莉博士的关系和雪莉博士自身的救赎这两条线索应是并行的,但是第一条在慢慢发展,第二条似乎一直在停滞不前。直到到了日落镇经历了警察的刁难,托尼受到了同等的歧视,“靠暴力永远赢不了要靠自尊”,但是一路走来雪莉的自尊也没有让他赢得什么外界的改变。“如果我不够黑人不够白人,也不够男人,那我是什么人?”这是雪莉博士对自己内心的敲打询问,托尼也因为警察的刁难开始感同身受,他们开始又不太一样了。雪莉拒绝去白人的旅馆,托尼跟雪莉住进了黑人旅店,雪莉博士夸托尼可笑模仿的书信已经出师了,雪莉博士已经开始学会接纳自己。“这世上到处都是害怕主动迈出第一步的人“,雪莉博士战战兢兢地迈出了他的第一步。

当他们到达最后一个演出的地点,很热情的接待,很杂乱的化妆间,很肮脏的耶稣降生雕塑,在这个地方,如果连耶稣都不能保证圣洁,那还有什么可以呢?托尼再一次受到了歧视,托尼劝说雪莉博士去黑人酒吧用餐,但是雪莉博士却选择离开。最后他们在黑人酒吧里,雪莉博士还是没有忘记把威士忌放到地上,也成功地受到了黑人同胞的接纳。最后雪莉博士接纳并拿走了托尼的幸运石,这次他没有坐在一开始那高贵的椅子上,他望了望他曾经的身段,放下了,去了托尼家。

以至于影片的末尾为什么要设计黑人抢劫的情节,这也是大多数人批判这部电影的一个点,以一个白人的视角,靠一个白人的帮扶,最后拯救了黑人。诚然,打着种族歧视的旗号去宣扬这部影片,确是个噱头,有失偏颇。纵观整部影片,我觉得肯尼迪说的那句话才能更好地概括这部影片的主题,“不是看这个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是你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纵使像雪莉博士这样优秀的音乐家,也无法改变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或许影片要告诉我们的从来就不是一个种族歧视的解决结束,如果单靠一个音乐家就能结束的话是否未免也过于太可笑了点。悦纳自己,或许才是暗含在种族歧视下的一个真正的主题。从这个角度看,雪莉博士才是那个真正的男主,他最后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即使在种族歧视,同性恋歧视的双重压迫下,纵使在身为一名享誉盛名的音乐家的身份下,他放下了,但不等于他放弃了。他有的勇气也不止在脱离群体,同时最后也有了接纳的勇气。《绿皮书》这个题目,其实也表示了黑人去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从而去写下这本旅行指南。歧视,是要去正视的,不是去逃避的。解决歧视的方法,不是去帮人撕掉他们身上的警戒,而是去撕下自己身上的标签。撕下标签的前提是你要去了解它,去了解自己,就算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的法案废除,当你心中的那股卑贱还在,形式上的偏见消失了,但是自发的偏见还在影响着。从来不是要去输出什么,这是愚蠢的,强加的,而是有感而发从中输入内心的。就像现在的电影或许不这么完美,有商业化的趋势,有主观的视角,有受众的倾向……与其去批判种族歧视的噱头,或许这样的“误读”才是美好的吧,钱他们去赚,题我们来解。


绿皮书Green Book(2018)

又名:绿簿旅友(港) / 幸福绿皮书(台) / 绿书

上映日期:2019-03-01(中国大陆) / 2018-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8-11-16(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琳达·卡德里尼 Linda Cardellini/塞巴斯蒂安·马尼斯科 Sebastian Maniscalco/迪米特·D·马里诺夫 Dimiter D. Marinov/迈克·哈顿 Mike Hatton/P·J·伯恩 P.J. Byrne/乔·柯蒂斯 Joe Cortese/玛姬·尼克松 Maggie Nixon/冯·刘易斯 Von Lewis/乔恩·索特兰 Jon Sortland/唐·斯达克 Don Stark/安东尼·曼加诺 Anthony Mangano/保罗·斯隆 Paul Sloan/珍娜·劳伦索 Jenna Laurenzo/肯尼斯·以色列 Kenneth Israel/伊克博·塞巴 Iqbal Theba/尼克·瓦莱隆加 Nick Vallelonga/大卫·安 David An/迈克·切罗内 Mike Cerrone/杰拉尔丁·辛格 Geraldine Singer/马丁·巴特斯·布拉德福德 Martin Bats Bradford/格拉伦·布莱恩特·班克斯 Gralen Bryant Banks/汤姆·维图 Tom Virtue/夏恩·帕特洛 Shane Partlow/丹尼斯·W·霍尔 Dennis W. Hall/吉姆·克洛克 Jim Klock/戴恩·罗兹 Dane Rhodes/布赖恩·斯特帕尼克 Brian Stepanek/乔恩·迈克尔·戴维斯 Jon Michael Davis/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Brian Hayes Currie/Tonya Maldonado

导演:彼得·法雷里 Peter Farrelly编剧:尼克·瓦莱隆加 Nick Vallelonga/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Brian Hayes Currie/彼得·法雷里 Peter Farrelly

绿皮书相关影评

萱
阿鹿
阿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