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首页长评,才知道原来女主的戏竟然直接来自于她当时的人生,而父母兄妹也是真人出演——回想起戏中的演技种种不禁莞尔。
整出戏以鱼档开头鱼档结尾,阿莹依旧麻利地剖鱼,只是心境早就从愁云惨淡转化到了新的希望满满,而不断出现的拥挤蜗居的屋企人生活,也一再激励着她走出自己新天地的决心。
是戏剧改变了她。作为家庭里最具“文艺细胞”的那一个,她报名没酬劳的演艺班,也是班上勇敢上台演出的第一人,并成功用生涩但充满灵气的演技吸引了老师老张的注意。两人就像戏中戏里的老兵和孤女,互相吸引甚至借戏表达着真情。只是老兵终究要离去,墓园里目送着承载太多回忆的老车挤压成废铁,就此话别彼此的一段相伴人生。
导演之善于捕捉小人物细节,加上人物本身就在演出自己,使得影片感情极度细腻真实。八十年代,浑浑噩噩中一边与原生家庭做无声对抗,一边寻找人生出路的年轻香港人,碰撞上怀揣着中华文化与艺术追求,兜转在HK这亚文化之地的孤独异乡人。都不是主流,或许这就是半边人?少女还想摆脱卖鱼的身份,或许还有点点明星梦;老张一边需要治腿摆脱传染病阴影,一边也在心里踌躇是否需要作出剧本的商业妥协…逆流而上的鱼,想多努力一点点,好在平庸生活里更接近理想,是他们,也是现今的我们。
而爱情是附赠的小温馨。其实阿莹对老张真的就是一种替换式的假爱情,年龄和身份差距摆在那里,老张也知道不可能,一次次老练地回避着少女的爱情表达。
本人观看的双音轨版本,音轨齐开,所以同时听到配音与原因,折磨但有比较。国语版本配音天真而且非常80’s,出现配乐的部分也与粤语版不同,都使用轻巧活泼的音乐,替换掉了原版的摇滚乐,一副打造青春活力片的努力感;粤语版实在,原音有味,配乐简单流畅,也与剧情合拍,尤其女主声线其实偏粗,而国语配音又假又甜,实在扰民。一定要看粤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