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基书——“让我这么滑稽地遇到那个小孩,是你的杰作吗?所以呢,要我怎么做?”
生活在这个埋葬父母的海边乡村里,寄托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爱,原本,日子就这样如水般平淡地维持下去,唯一的意外就是闵基书的出现吧。
一个流浪汉般的角色,阴差阳错误住了她的家,一根说不明道不清的线,默默将他们几人联系一起,维系起来。同一个屋檐下,相伴相知的爱来得如润雨细无声般清浅,细腻,深刻,感人。晚上,他们隔间而住,女人和孩子嬉笑,关怀,道着家常,唱着歌谣,男人听着消减的笑声,嘴角不觉起了微笑。朴素,真实的乡村母子,不觉间就那样荡涤着他于城市浮躁已久又慌乱无依的心灵。那一刹那,爱人的离世,内心的空虚,似乎有了一些抚慰,心灵沧桑的皱褶得以舒展抚平。他宁了神,安了心,久违地安枕入眠。
——“我为什么回到普伦岛,这个连便利店都没有的乡下,为什么会回来呢?难不成我真是来吃巧克力派的吗?”
爱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呢?日常的相伴相知与理解,又带有一丝内心的愧疚之情,文新渐渐变成了他生活里的一种习惯。他逐渐被永新的善良所感动,当她在睡梦中委屈抽泣时,心生不忍与怜惜,不自觉间缓缓伸出了手,试图为她拭去泪水 。
男人对于女人的怜悯,也许是近于爱。 当他渐渐发现孩子的秘密以及文新背负的责任后,不由心生了内疚和恻隐之情。终于,在永新被坏男人欺负时,他义无反顾地挡在永新身前,站了出来。他会在听到锡贤母亲欺负她后,气她的隐忍不反抗,气别人伤害她,欺负她,也会借着帮助她而试图接近她,靠近她,亲吻她,事后却会不好意思地害羞,会看她摸嘴唇而像个青涩少年般傻笑,甚至在看到文新误会他是父亲托身而来说自己很爱他时,眼神里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期待。
所有的所有,没人告诉你一切是从哪里如何开始的,但是,它却是那样一往无际地继续了。
——“你问我,春天和春天妈妈对我来说是什么吗?是奇迹。如烂泥一样的我的人生里,有个人给我的礼物般的奇迹。”
短暂的离别后,闵基书发现失去了精神支撑,城市里所有的事情于他而言都失去了意义。在听到文新的消息,知道小春秘密被发现时,怔住,思考,又一时间愣了神,清醒后又眼神左右游移,感叹喝了一口酒,来掩饰内心复杂的变化和对文新潜藏不能言说的思念与不舍。 在得知永新母女被村里人驱赶后,闵基书反方向开来,截住为永新搬家的车,然后开了车门,眼里满是那个他心里惦念了许久,使得他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一个他想得快要发疯了的女人。
闵基书的性格特征是刚毅,坦荡,有担当,且男人气概十足,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在永新生病昏迷,爷爷想念小春坐在屋外长廊上睡着,而闵基书彻夜未眠,终将小春从首尔锡贤那里接了回来。他默默把熟睡的孩子安放在母亲身侧,把孩子的手放在母亲手里,并将迷糊的老人扛回屋,安置妥当,这才回了自己屋,一时间疲惫困乏止不住袭来,他趴在地上终于沉沉睡去。那一刻真是有种男人如山的感觉。
因为有爱,介意永新每次碰他一下就警戒地躲得远远的,会无奈叹气,越是深爱,反而越是小心翼翼,自我约束,尊重永新,“我可以吻你吗?”这份爱意,还伴随深深的不舍与怜惜,在村里人把她们当成豺狼虎豹避之不及时,永新像个罪人般垂下头,恨不得向全村人道歉,他却坚定地鼓励她要堂堂正正抬起头,睁大眼睛,挺起胸膛。
他的感情是诚挚炽热的,有着男人的冲动,又有着男人的担当。在永新感觉天塌,慌不择路地寻找孩子,慌了心神,乱了阵脚时,他坚毅地鼓励她打起精神,看清时下的情形,不惧流言,勇敢面对现在或未来可能更为难走辛苦的路。这时,直面,而非逃避,才是更勇敢的选择。同时理解她作为母亲的心情,尊重她的选择,陪伴她一起寻找孩子。在日常的相处与陪伴中,不觉间衍生的情谊和爱意,是一种怜惜与感动,是一种感激与依靠。是危机时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是无论何时都不觉间看向彼此的方向。
——“春天,永新,爷爷身边也带我一个吧,我也想成为家人。”
行动力是闵基书和锡贤最主要的区别。当锡贤坐在车里犹豫了一整天,车里的音乐高低起伏侧面衬托出他内心激烈的斗争时,闵基书却是截然不同的。当他听到看到文新面对锡贤母亲的抱怨低头不争不辩解时,拉起她的手就走。文新的态度伤了他的心,闵基书既想尊重文新的选择,却又明白小春与锡贤的血缘关系是他无法替代的,但心里又忍不住嫉妒甚至担心她会重新选择锡贤,所以,他会生气冲动,但随后又很快后悔,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眼巴巴地望向文新。当文新为了救孩子受伤昏迷需要输血时,他决定挨家挨户劝服合适的村民输血,临行前,深情又坚定地看向文新,那是他前进的希望,他的动力,他的光,是他刚毅之下一抹缱绻的温柔。
宿命般,他和文新相遇,被她吸引,虽然也曾想让开走开甚至回去,但是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得太远。就像他跟锡贤所说,春天和春天妈妈对他来说,是奇迹,在他如烂泥一样的人生里,有个人给他的礼物般的奇迹。
从何时起呢?开始习惯于听着文新和孩子嬉闹,诉说着关爱之情,母亲温柔的话语,孩子铜铃般明朗的笑声,他就那样默默坐在长廊木板上,倚靠着,倾着头,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淡淡带着笑,就像是听着一首世间绝妙又最动人的乐章,而他的内心则被一次又一次洗礼。不觉间低下了头,起身站起,把孩子母亲凌乱一地的鞋子摆正,和自己鞋子靠近并拢,瞧,一家三口,如此温馨完整。
——“不是什么怜悯,有什么可怜的,每天都在感谢这个世界的人。”
一个自以为是,没有人情味,看不起别人的混蛋闵基书,最后却被永新,春天和爷爷感化熏陶,开始无私帮助老奶奶看病,砍着从未砍过的柴,刷着从未刷过的臭厕所,做了他一辈子原本都不会做的事,这是一件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事实却就是如此。
闵基书深知文新的优秀,珍惜她身上宝贵的优良品质,尊重善良的爷爷,疼爱纯真的小春。他身上原本的劣根性在这样丰厚的环境下得以爱的转化,改变。一段好的感情是彼此影响,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你给予我一丝温暖,我予以你一点光亮。他像个情窦初开的青涩小子温柔牵着文新的手,和爱的人漫步沙滩,多么美好。他那漂浮不定的心,终于有了着落,他,被得以救赎。
毫无疑问,张赫的演技是非常优秀的,他精准地拿捏了角色的每一个变化的细微表情与动作,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完美地呈现于观众面前。演员的专业素养就是连眼角的褶子都拥有迷人的演技。
锡贤——“对你来说,我算什么?如果你想留住我的话,我会留下的,只要你开口,我可以放弃一切,扔掉一切,待在你身边。不想留住我吗?”
和闵基书形成鲜明对比的锡贤,他是被动的,青年时和朋友打赌追求永新,结果永新怀了孕,知道真相后,永新就此事隐瞒。之后几年里,随着孩子越来越像奶奶,他也犹疑,怀疑,确定,但内心的功利作祟,即便明知是自己女儿,却依旧无法鼓足勇气,在野心和爱情之间,冷掉真心,将爱情,女人,孩子践踏脚下,执着地选择功利,放弃了永新和孩子。这是偶然,也是性格的一种必然。
这个角色纠结,复杂,矛盾,父亲在他幼时抛弃了他们母子,他成长环境的变迁,母亲的道德绑架与私心,使得他专注于事业和野心,缺乏作为父亲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样的人,即便犹疑,内疚,仅限于此,始终无法迈出一步,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利益始终大于一切,违背了道德,没有底限的聪明人,是冷血可怕的,即便他内心纠结,心存爱意,有些善举,也会在母亲欺负永新和孩子时警告母亲,知道永新和孩子的辛苦和可怜,但这仍然是在和他自身利益不冲突的前提之下,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善良漂亮可怜的女人李永新,不是只爱她一个就可以走的路,为此,我花了整整十年。”
和永新之间,他一直缺乏一种勇敢果断的动力,一种外力的驱策。他想着功名,顾着母亲,爱着永新,念着孩子,又放不下女友光鲜的职业和家世。他太贪心了,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想放弃。当有一天,有别的男人喜欢永新,他又会心有不甘地握起拳头,当永新的爱意也不再转向他,而是担心别人的安危时,他们,慢慢地,回归到属于他们各自的两个世界里,渐行渐远。
自己幼时父亲的抛弃,内心的缺失,使得格外想通过外界功名的附加来证明自己,也格外的自我。内心已经有缺损,没有额外的爱来付出,更妄言大爱了。女人,只是附加,随时可以消失与关机,或许,谁都一样。甚至为了利益,朋友的父亲也可以牺牲。他虽然痛恨着父亲当年的抛弃,但遗憾的是,现今,自己却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人。如此这般,永新的分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当锡贤允诺只要文新要求,他就会回到文新身边,文新,只是默默那样看着他,她早已看透锡贤,明白锡贤,心里没有期待,没有期望,只是眼里噙着泪水,不言一声。
——“之前所做的变得没有意义。”
命运的捉弄与补偿,他意外遇到离家出走的小春,他买黄雨衣,买汉堡,作为内心暌违已久的父爱补偿。当他劝说小春要自私,不要想妈妈一样总忍着被人欺负时,小春告诉他妈妈说她是像父亲,爱出头,多情又善良时,他良心被触动了,底限崩溃了,他打开水龙头,悲恸不已。闵基书也看清了他内心的怯懦,在抱春天离开他家时,在他女友开门进来时,逼问他对于春天算什么,结果,毋庸置疑,即便春天在睡梦中呼唤着爸爸,锡贤仍然不敢承认。他始终纠结着不愿牺牲,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不敢直面承担永新一家的重担。
可是,对女儿的情感越是压抑,越是控制不住,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会留恋羡慕别人名正言顺付出的父爱。他会失去理智买来一堆婴儿用品,会连夜赶回小岛只为小春一个电话,一切似乎都在慢慢脱离他的掌控,只为他内心仅存不灭的父爱光芒。最后,他在闵基书面前坦诚,春天是他的女儿,他是春天的爸爸,但仅限于此,即便面对闵基书的挑衅,仍然不回去照看母女。他良心不安,酒吧买醉,浑浑噩噩,半醉半醒间说着对不起春天。女友发现真相,鼓励他回归家庭,但想起即将要面对的生活辛苦与重担,他却在车里犹犹豫豫地坐了一天,怕了,退缩了,不敢也不肯。直到文新重病手术后,当他发现作为男人之前一直想要争取的东西变得失去了光彩和意义,想要重新找回曾经牺牲丢弃的爱情,女人,家人和孩子,想要争取回到文新跟前时,却彻彻底底发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一切已经太晚,太迟了。
这个角色,功利大于爱情,在好与坏之间游离,在果敢和责任之间徘徊,缺乏担当的勇气,又有着一丝的良善兜底,所以面对永新的艰苦和孩子的纯真,他会不时内疚,偶尔发泄压抑的情绪,适当对永新和孩子作出些补偿行为,最后,编剧将他的良善部分放大,给予了他悔改与弥补,赋予他父女温情的时刻,却仍旧无法更改他十年来父爱缺失下自私残忍的赤裸真相,只是人为作为忠恕转化下一种强行的圆满。
永新——“春天,妈妈就靠你活着了。”“妈妈就指望你过着了。”
她生在小岛,长在小岛,善良,温柔,传递给孩子美好的世界,积极乐观面对,正向鼓励孩子。她无私,淳朴,无微不至地照顾痴呆的爷爷,想念着葬身大海的亲人,独自一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孩子和爷爷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原动力。在小春的秘密被发现后,她仍极力维护家里仅有的平静,苦中作乐,在一老一少面前强颜欢笑。她预想着未来,心存着担忧,又极力维护着现今仅有的一丝平静。 虽然锡贤对不起她,但她没有抱怨,报复,撒泼,而是选择了默默承受一切,保守了孩子生父的秘密,孩子疾病的秘密。
——“我不是女人,只是春天的妈妈,我也不是人,只是个无生物,就像树,石头,桌子那些一样。我是石头,所以也没有感情。”
一个女人决不会爱上一个她认为楚楚可怜的男人。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总得带点崇拜性。从开始的嫌弃到好奇误解和理解,永新的眼神不觉间被他牵动吸引,她的爱是带有一丝崇拜的,闵基书正直坦荡又痴情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他,一次次救治了村里人和爷爷,在她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让她萌生出一种信赖感和依赖感。
爷爷的病情,小春的秘密,锡贤母亲的欺负,村里人的欺负,她都默默忍受,只要不离开这个村子,不离开这片海,这片父母安葬于此的大海就可以了。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自己的爱情也不重要,只要能帮爷爷,牺牲了婚姻爱情都可 以。她像死了一样生活,她的心里有爷爷,有小春,有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她有种茫茫无依的感觉,像在黄昏时分出海,路不熟,又远。前路未知,荆棘丛生,坎坷前行。但闵基书的出现打乱了这一切,挽救了这一切,当她撑不下去时,他会鼓励她振作,并挽起她的手,扶住她的肩,撑住她早已沉重不堪的躯壳,那份重负瞬间有了分担。最终,在闵基书的鼓励下,她也不再一味退缩,而是正视处境,坦然勇敢面对。
——“相信奇迹吗?”“真的相信奇迹吗?”“是。”“嗯,相信。李永新和春天就是我的奇迹。”
剧中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烟火之气,屋外,春寒料峭,迎春花开,芦苇婆娑,屋内,孩子笑声朗朗,老人如菩萨般慈祥,文新微笑着看痴呆的爷爷拿着口红给她画红脸,这份神志不清却依旧不改的爱意,让她眼泪却在眼眶里徘徊打转,看得人心生唏嘘,感慨造化弄人。
在得知小春离家出走后,文新拖着孱弱生病的身体,强撑起来,穿错了鞋子,一瘸一拐往外跑。实在找不到孩子,悲伤,恐惧齐齐袭来,她终于咧开嘴巴失声痛哭。在孩子回来后,她醒来先是难以置信,转身摸了摸头,抚了抚头发,仔细端详,然后捂住嘴,擒住了想念的泪水,转身失声痛哭。长时间的紧张得以放松,所有担心害怕一时间终于发泄出来,而作为母亲,掩住被子又怕吵醒熟睡的孩子,细节处理的很微妙,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演绎得非常好。
不得不说,孔孝真对于母亲的表演非常细腻,真实,有层次,没有偶像包袱,表演放得开。虽然哭相并不好看,却呈现出母亲真挚的情感。她的演技自然细致,眼神空灵干净,在当下演艺圈,外貌不是惊艳型,却是难得的舒服端正,温婉大方。同时,她也是位聪明的演员,对自己的定位准确,角色不会是惊艳的美女,总是些大众角色,反而更有观众缘,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感,令人亲切。
春天——“妈妈,凶险是什么啊,凶险的世界的凶险是什么?”“凶险是指坏,辛苦,讨厌,烦。”“世界是坏,辛苦,讨厌,烦的吗?”“我说凶险的世界了吗?我说错了,世界不是凶险的,是美丽的,春天。”
纸终归包不住火。当孩子的秘密被爷爷无意间泄露,一股潜在的暗流在村子里涌动。村子里的人害怕了,愤怒了。震怒之下,感性无知与恐慌战胜了善良帮助及所有,理性顷刻间荡然无存。永新被村里人驱逐,小春也被孩子们孤立。永新迷茫了,而她的容忍与善良到了最后,也忍无可忍。失望之余,她试图带着爷爷小春离开村子 。之后,永新为救孩子重伤昏迷,需要输血,闵基书为她挨家挨户拜托,医生护士宣教科普艾滋知识,最后,人们恢复理性,逐步理解,并重新接纳了永新和孩子。
奶奶的变化也是一大看点,从矛盾,接受,到救治。她既讨厌又喜欢小春,讨厌永新影响儿子的仕途发展,却在看到孩子聪明可爱时忍不住欢喜,甚至在看到小春被欺负时,毫不犹豫地拿身躯遮挡。
导演的剪辑精简流畅,注重冲突的对比展现,其中一幕,村里人来赶永新,闵基书抱走了孩子,在海边吃冰淇淋,孩子唱着小小的心里涌出一点爱,世界不是凶险,是美丽的,而另一边,疯狂的人们撕扯着打伤永新,批判着永新,破坏着屋里的用品,永新一脸绝望,而准备送给孩子的汉堡洒落一地,另一边,学校里的孩子小春的老师都在误解着永新母女,护士低声痛哭。强烈对比反差之下,人性丑恶与善良的较量触目惊心,令人感慨,这也是导演拍摄的一大特色。
爷爷——“菩萨心地又善良又温暖又慈祥。”“所以才是菩萨啊。”
在韩剧《谢谢》里,我们看到的是,即便面对周遭人的误解与排挤,爷爷在临死前,仍然嘱咐永新和闵基书将巧克力派逐一分发给了村子里的每个人,剧中巧克力派代表什么呢?我认为是爷爷心中的仁心与仁爱。就像爷爷总把欺负永新的奶奶说成菩萨一样,所谓善恶并无彼岸,唯有多寡,善恶也是可以互为转化的,爷爷用他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最后身处迷茫的永新,即便对方有恶,仍然要用心中的善去渡化;即便身处不公,仍然要用仁心仁爱去化解。爷爷看似糊涂,实则却是全剧点睛式的人物,他将编剧心中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间接且深刻地传达给了无数屏幕前的我们。
文新——“不是还有哪首歌吗,我们一起去创造吧,美丽的世界。”
在我心中,这是李庆熙最好的一部作品。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纵然再是百转千回,感动至深,本质仍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所以,在这部剧中,李庆熙巧妙地将艾滋病这一话题加入爱情故事里来进行探讨融合,对人性进行呈现与剖析,对社会问题进行解读与映射 ,将剧集的立意拉到了一个无可替代的高度,并将“如何讲故事,如何讲好故事”做好,最终予以观众持久深入的回味与思考,这点是非常考验她的编剧功力的。
《谢谢》主旨宣扬鼓励的是一种即便遭遇坎坷艰苦,仍要心怀感恩的初心。永新时刻说着谢谢,别人吻她爱她,她会谢谢,别人允许她帮忙,仍然会谢谢。谢谢是一种善恶的转换,过渡,转化,善的循环是善,恶的循环是恶。编剧借助这个故事传递给观众一种进阶式的思想——理想美好又崇高,虽然难以企慕,但仍值得悬为一种理想,并去努力争取实现。无论我们身处顺境逆境,都要心存善念,怀有仁爱忠恕之心,如此才能趋向致中和,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而世界也才会远离丑恶,趋于美好。
韩剧最迷人之处,在于情感的推进,合理,自然,细腻,逐步递进而不夸张,伴随煽情的音乐,丝丝入扣,打动心扉。整个故事的呈现,立体饱满,没有多余注水的情节,细节之处,也是前后呼应。这部《谢谢》在脱离城市的繁华喧嚣后,用平实的语言将一个艰辛坎坷且温暖治愈的情感故事娓娓道来,传递出仁爱忠恕的精神内核,并留下了希望,赋予了新生。明明一个悲伤的切入点,可无论是闵基书还是锡贤,爷爷还是永新,他们都用自己心底的那丝善良来维护孩子小小的生命与美好,这种情感的注入与导向,在缓缓铺垫下,层层展开,到最后,呈现给观众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动容与唏嘘,传递出一种隐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而这也是最吸引我们,令人动容的地方。
那明黄色的雨衣,如此鲜亮鲜活,像极了天堂里明媚的光,直达心底,温暖心扉。希望的感觉,不就是如此么?
一个有关救赎与渡化的故事,身兼深刻且隽永的立意,一切都弥漫在一种徐徐而来的淡淡海风之下,在那个民情淳朴的小岛之上。由此种种,衍生出一番朴素独特的外在气质并与内在优秀的故事内核完美契合,最后形成了韩剧《谢谢》让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缘由,也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根源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