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课上看《野山》,由于光线与没有字幕的原因,并没有看清一些细节。这几天又将《野山》翻出来看了一遍,发现作为80年代的作品,导演和演员将剧中人物性格刻画得十分丰满,而一些电影直白而又基于客观的叙述方式,也是该时代国产电影少有的佳作。作为五项金鸡奖得主,《野山》当之无愧。
《野山》剧情并不复杂。在封闭的80年代西北山村中,青年禾禾不甘于做农民,成日“折腾”,无奈烧砖养鱼买豆腐都不走运,本分的妻子秋绒因此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和他离婚。农民灰灰老实本分,一心种田,作为大哥在生活上很关心孤儿寡母的秋绒。妻子桂兰性格刚烈,无法生育,却也向往着新事物,帮助禾禾养蚕养飞鼠。在一系列误会后,灰灰以为禾禾和桂兰私奔,打了桂兰后与她离了婚,并与温柔的秋绒结婚,继续过着本分而贫穷的农民生活。禾禾进城后终于赚到了钱,带着拖拉机和磨面机回到家乡,并最终与桂兰在一起。

看似只是两个家庭重组的故事,但放在当农村改革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角色又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意义。
我们先来分析四位主角的性格特点。
灰灰,一个老实憨厚又本分的农民,与大多数农民一样,他也好面子,在意外人的目光。他是受到旧传统思想影响深刻的一代人。在戏中,他其实对桂兰不能生孩子是比较介意的。从他对秋绒孩子的喜爱与他求娘娘让桂兰生娃,都可以看出其对生儿育女的重视。但他对桂兰的好脾气,又能反衬出他内心的淳朴与善良。他不愿出鸡窝洼,也不愿与禾禾合伙挣钱,只愿看天吃饭,本分种地,思想比较守旧。而和他思想相同的还有秋绒。秋绒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温柔,本分,重视传统,没有多少性格。可她也不喜欢折腾新事物,只想好好当个西北农民过安稳的日子。与灰灰非常投缘。他们两个在剧中也是旧观念和旧时代的代表,代表了当时乡村的大多数人。
而桂兰是全剧性格最为鲜活的角色。她性格直率,刚烈,有野心且带有一定的女权主义色彩。她喜欢新鲜事物,向往城里的日子,不愿自己一天一天就在磨盘面前消磨生命。敢做敢为,率然将家里80元存款给禾禾养蚕最后血本无归;她不畏乡里人的闲话,二话不说就去城里找禾禾。而她自己也说,女人不是系在男人裤头上的烟杆子,剧中她多次出手打灰灰和禾禾,也能看出她身上的一些女权主义色彩,但同时也带有一点自私,不考虑灰灰的感受。而禾禾则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上进勤劳而又勇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他当过兵进过城,一心想改变自己只能当一个种地穷农民的命运。而经过烧砖养鱼卖豆腐和养蚕的失败,他又毅然贷款,养飞鼠,后来进城跑运输,都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性格。桂兰和禾禾思想较为开放,能够接受新时代和新事物,敢于为先。他俩则是剧中新思想农民的代表。

剧中对人物性格与关系的处理刻画得很细致。以一个细节来说。剧中开篇不久,禾禾到桂兰和灰灰处喝酒,禾禾让桂兰猜宝。桂兰看都不看,一个劲说有,灰灰也只好一直赔笑喝酒。这里体现出了桂兰的固执好强、灰灰的老实。而猜完宝后桂兰离桌,禾禾转脸痛哭,也描绘出了了禾禾一直失败的不甘心与无奈。而到了剧末,桂兰在禾禾家中等她回来吃饭,在喝酒时桂兰也与禾禾玩起了猜宝。禾禾看也不看,一个劲说有,然后自顾自的喝酒。桂兰夺他酒瓶,二人欲言又止。这次猜宝,体现出来的则是禾禾内心的纠结与其性格中暗藏的执着。两次猜宝,贯穿剧中头尾,人物都是桂兰与禾禾,二人的举动也前后对应,导演在此处应该也是暗下心思,在开头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寻常,在结尾处再进行了呼应凸显了二人性格的相似之处。这样的完整细节,在那个时代的电影处理中是很少见的。

而人物性格之间的碰撞,在很多细节上也有体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桂兰与灰灰离婚后的一个桥段。桂兰过桥时走得不稳,跌入河中,已经离婚的灰灰马上就跳入河中去扶桂兰站起来,关心地看着她,而桂兰却将手一甩,自顾自地扭头往前走。在这里,我看到了灰灰作为传统农民的憨厚与淳朴,也看到了桂兰作为新女性的固执、好强。两种性格特性碰撞到一起,使整个剧中人物更加有血有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对这个故事所想表达的主题感到更加的清晰。

分析完人物后,再来看剧情。简单的剧情后,隐藏的是社会的变迁。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慢慢兴起,政府开始鼓励农民经商,“个人折腾”,发家致富。然而大多数农民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风险太大,不愿抛弃自己的老本行。这时禾禾这种走出过大山的年轻人出现,传统与改革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禾禾失败过很多次,但他没有放弃,最后成功发家,并带领跟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另一方面,电影在剧情上也逐步反映出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化。桂兰与禾禾、灰灰与秋绒,在起初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家庭,但他们在最后家庭进行了重组,灰灰与禾禾进行了伴侣的跟换。在那样的山村中已有这样的恋爱自由,相比新中国刚成立之时,已经是一个长足的进步。至于在灰灰和秋绒再婚时,周边的父老乡亲都来庆祝,而在结尾,禾禾与桂兰也收到了乡亲们的祝福,这让我看到了人们对婚姻伦理开放与理智的进步。
但这部作品最终还是没能做到脱离主旋律。影片已经尽力在客观地陈述事实发展,没有讨论两家人孰对孰错,已经难能可贵。但在最后结尾处灰灰和秋绒无不落寞地守着石磨盘磨粮食,为牵电的费用发愁,身旁笼罩着贫穷的氛围;远处禾禾与桂兰欢天喜地扛着碾米机回村,乡亲们夹道欢迎,一个劲说他们“发了”,这一对比还是向我们暗示了社会改革让人更加幸福这一主旋律观点,对两家人的选择进行了褒贬,我认为实则是电影的一个遗憾。灰灰与秋绒性格相宜,做传统农民,生活也不一定不比禾禾一家幸福。若影片能做到不带时代感情色彩,也许效果会更为不同。
另外,我想谈一谈这部电影让我看到的人性。禾禾由一个穷小子一步步发家,乡亲们的态度也一步步改变。从最初的鄙夷,嚼舌根,一大群人到桂兰家里看热闹、说风凉话,到后来禾禾风光地扛着碾米机回村,乡亲说出的“男人能赚钱,婆娘腰里圆”、“桂兰你发达了千万别忘了你二婶”,我从中看到了人性中势利、刻薄而又圆滑的一面。电影,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离不开人性。作为一部80年代的影片,《野山》在很多方面都开创了当代国产电影的先河。
最后,我想向这部电影的演员表示感谢。他们自然、质朴但又生动的表演塑造了这部电影中丰满立体的人物,为我们带来了早期国产电影中难得的演出。

野山(1986)

又名:In the Wild Mountains

上映日期:1986-09-11(中国大陆)片长:105分钟

主演:岳红 Hong Yue/杜源 Yuan Du/徐守莉 Shouli Xu/杨新鸣 Xinming Yang/谭希和 Xihe Tan/辛明 Ming Xin

导演:颜学恕 Xueshu Yan编剧:颜学恕 Xueshu Yan/竹子 Yangqing Wei/贾平凹 Pingwa 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