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影片《入殓师》、《茶之味》、《步履不停》,到好莱坞影片《遗愿清单》,再到这部充满日本文化元素的德国影片《樱花盛放》,近期着实看了不少家庭题材的电影,其中更不乏关于生命、死亡、人生价值等严肃话题的佳作。

细细品来,还是风格细腻、平淡,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影片最合胃口。什么赛车场上的急速狂飙、非洲大草原上的落日余晖,高空跳伞的惊心动魄,都不如平凡人家的生活琐事更贴近人心。同样是面对死亡,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干嘛要特意去改变,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早上去上班,晚上回家,我就这样… ”,在谈及该如何渡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时,鲁迪(《樱花盛放》男主角)如是说。

本人没有看过小津的作品,至于德国女导演桃丽丝•多利(Doris Dorrie)如何将《东京物语》中的部分情节移植到本片中便无从知晓了。电影《樱花盛放》从德国南方的美丽小镇阿尔高伊(Allgau)开始,辗转柏林、波罗的海,再到遥远的樱之国——日本。两位老人原本计划中的探亲之旅,却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旅程。

为达成妻子的遗愿,鲁迪行走在繁华的东京街头,驻足在樱花树下,把自己化成妻子的眼睛,不愿错过一处风景。但不管是烹调妻子常做的食物,还是穿上妻子的衣服,表面的感官刺激终无法感应到杜丽的存在。“杜丽,你在哪里?”,虽明知妻子已经不在人世,老人仍渴望哪怕是在某个虚幻的空间里能与妻子相遇。直到在公园里偶遇表演舞踏的少女优,终于在舞踏的世界里鲁迪找回了妻子,原来深爱的人如影子般从未离开… …

关于这部电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舞踏。初赏舞踏,会感觉这种舞蹈毫无美感,甚至有些丑陋。舞者涂抹尸脸,面部表情痛苦,身体扭曲、动作僵硬,与其说是舞蹈,倒不如说是一种行为艺术。特别是在影片前半部,看过那段男性日本舞踏艺术家的表演后,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者,最强烈的感觉就是痛苦。然而,随着影片后半段舞者优的出现,却给人带来愉悦、温馨的感受。表演舞踏时,少女身着樱花般淡粉色和服,始终保持浅浅的微笑。没有痛苦,脸上写满的尽是喜悦和满足。

此外,很喜欢片中少女表演舞踏时的背景音乐,没想到擅长电音的坂本龙一能将传统风格的音乐演绎的如此出色,三味线与和声配起来韵味十足。以前总觉得日本传统音乐听起来有点恐怖,不想这次却很受用。

如果把影片形容为两种颜色,我想应该是蓝色和粉色,正如本片的海报,冷暖分明的对比色。蓝色的波罗的海,美丽而深远,却略显寒冷。粉色的樱花,温暖且浪漫。片中象征性的多次出现少女粉色的线帽,帆布鞋上的粉色装饰物,都与樱花的颜色相仿。同满树的盛开樱花相比,点缀在画面中一抹粉色更为鲜亮。

除了两位老人之间的爱情,家庭关系也是本片一个值得深思的主题。各自独立的子女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仿佛同时间一起被逐渐淡漠。片中,孩子们对两位老人的突然到访显得措手不及,虽然没直接说出抱怨的话,但两位老人已能感受出他们并不受欢迎。“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了”,正体现了两位老人茫然与无奈的心情。不可否认,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应该没有改变,只是随着各自组建新的家庭,原有的家庭关系实际已土崩瓦解。因此,父母在新家庭关系中的位置有了变化。影片中孩子们每每聚在一起,总有不速之客---苍蝇的出现,关于他们的谈话,也正像苍蝇那样不招人待见,而到了日本却不见了苍蝇的踪影,或许是一种讽刺吧。最亲密真挚的感情应该莫过于亲情,而鲁迪与少女优之间的感情似乎已超越了这种情感,这也是本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文/贝鲁尼卡)



名词解释: 舞踏
——“ 舞踏就像摆弄着生命,巍巍立起的尸体。”(土方巽,舞踏表演创始人)
舞踏(Butoh)发源于日本。1960年代战败后的日本仍处於一片低迷之中,受当时社会气氛影响,舞蹈界一反过往追求西化、奉西方舞蹈为圭臬的信念,诚实体认到日本人天生身形矮小,无法尽致表现芭蕾所追求的修长线条;盲从他人的舞蹈美学,就像勉强挤进不合脚的鞋子,身体与灵魂势无法获得自由。从这样的自省出发,土方巽以小剧场为据点,慢慢找到一种将肢体扭曲、变形而达到原始自然的表演方式:舞者周身敷抹白粉,弓腰折腿,蠕动缓慢,或满地翻滚,脸部扭曲似乎极度痛苦,这种肢体表现强烈的新兴舞蹈风格自此被称为舞踏。(来自百度)

樱花盛开Kirschblüten - Hanami(2008)

又名:快乐的伤逝(港) / 当樱花盛开(台) / 当樱花盛开时 / 樱花开 / Cherry Blossoms

上映日期:2008-03-06片长:127分钟

主演:艾尔玛·韦伯 / 汉内洛勒·埃尔斯纳 / 入月彩 / 马克西米连·布鲁克纳 / 纳嘉·乌尔 / 

导演:多丽丝·德里 / 编剧:多丽丝·德里 Doris Dörrie

樱花盛开相关影评

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