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拉二的原因。


电影开始不久,男主角richard开始想象周围的女人们对他充满了” 意思“,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万人迷”。他所有的几个想象的片断的配乐都是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刚一听到配乐,心想:“这不是拉二吗?”

跟着,心里又转了一下,不禁笑了起来。


当richard在等待梦露敲门的时候,他又来了一段长长的意淫。这时候,他在自己的唱片架挑唱片,想用音乐营造点气氛,听着他把什么拉维尔一一排除,又挑到了拉二,在唱机上放了出来,又开始了自己的疯狂想象。搞得我哈哈大笑,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给先生。


“你看《七年之痒》没看出典故吗?”

“什么典故”

“就是那个配乐啊。”

“对啊,是拉二啊。”

“你没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音乐,比利.怀德非要用拉二?”

“为什么涅?”


好,不卖关子了。


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在某一部片子里,从始至终被用来配乐,而且那部影片只用了这一支曲子配乐。就是1942年大卫.里恩拍的《相见恨晚》(A brief encounter)。


而《相见恨晚》的故事正是关于婚外情。英国小城市上的两位男女,一位使君有妇,一位罗敷有夫。两个人都是中年人,一个是家庭妇女,一个是医生。从中文译名就可以看出,二人的确是真心相爱---- 所谓“相见恨晚”:恨不逢君未嫁时。影片的结尾是,医生去非洲行医,而家庭主妇回到丈夫身边。


整部影片用拉二配乐,从始至终贯穿,正是《相见恨晚》的一大特点。


曾经在某本书上读到过,比利怀德看过《相见恨晚》,并且比利那部拿奥斯卡奖的《The Apartment》(桃色公寓)的灵感正来自《相见恨晚》。在《相见恨晚》中,男女主角没有约会的地方。男主角只好借朋友的公寓,两人正要入港之际,朋友回来了。比利怀德就用了这一点情节,构思出《桃色公寓》。(《桃色公寓》里的男主角将自己的公寓借给公司里的各色上司幽会情人。)

在《七年之痒》里,大量使用拉二的典故正从此出。《相见恨晚》中是两个完全无意出轨的中年男女因命运而相遇,相爱;《七年之痒》里则是一个男人(包括一群男人)对于发生婚外情的无限憧憬,并不存在爱情,只是偷腥。都用拉二定下调子,给观众的感受完全不同。


我管这叫电影的“景深”。偶尔吃透了景深,观影的愉悦也要多一分。


2.性暗示


片中有一处性暗示,感觉比较明显。

Richard打开香槟酒,酒沫涌出来,他在叫梦露赶紧拿香槟酒杯,自个儿用食指堵住香槟酒瓶口。却怎么也拔不出来。梦露帮着把酒瓶扯出来的时候,发现了richard手上的婚戒。


具体怎么暗示就不详细描述了,颇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的意思。


3。中年男人心里都想的什么?


这部片子其实不是关于richard与梦露的婚外情的故事,因为他们之间根本就没发生什么。《七年之痒》完全描述的是一位普通中年男人的心理。所以要从《七年之痒》中找故事情节恐怕是要失望了。


所以听到我借了《七年之痒》,先生说“看看咯,看看中年男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可作此片总结。

七年之痒The Seven Year Itch(1955)

又名:七年一觉飘香梦(台)

上映日期:1955-06-03片长:105分钟

主演:玛丽莲·梦露 / 汤姆·伊威尔 / 伊夫林·凯耶斯 / 索尼·杜夫特斯 / 奥斯卡·霍莫尔卡 / 马格瑞特·查普曼 / 卡罗琳·琼斯 / 

导演:比利·怀尔德 / 编剧:比利·怀德 Billy Wilder/乔治·阿克塞尔罗德 George Axelrod

七年之痒相关影评

例外
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