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并线叙述的电影到了最后总会在各个故事中找到共通点,昨天看电影的时候竟然完全忘记,所以到了最后惊喜不已,接着之前种种的不合理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比如有筒子说最后的死是没那个大必要,如果真是这样,那故事就少了一大段啦,只能讲这位大姐的过去与现在,引不出未来。她的儿子正是因为她的死亡而回到了泰国,接触到了这一块他从来未涉及的地方,或者是他父亲有意不让他知晓的一切,从起先的不解与不屑到后来的原谅与释怀,若不是他父亲的死亡也许儿子永远也没有机会去了解他父亲真正的人生。

电影开篇就是层峦叠嶂绿草茵茵,一派山区田园美景,大姐优雅地侧面,亮丽地出场,俊车美女的搭配再加上无限好风光,好一张漂亮的明信片阿。可是如此漂亮的大姐为啥米要到这个鸟经常拉屎,土匪经常抢劫的地方来呢,还想开一个7-11,难不成要和开杂货铺的阿公别苗头么?大姐踩着高跟鞋在风高夜黑的晚上透过半掩着地木头窗户探头往里头看什么呢?难不成里头又有精壮的男人在洗澡么?当电影最后大姐以帅气男装再次出现在那扇窗前的时候,半掩着窗户后面是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仰头看着那张挂在墙上的照片,和大姐长得很像。轻轻一声“爸爸”化解了所有的疑团。为什么第一次出现在杂货店的大姐会因为阿公的一声询问落荒而逃;为什么阿公会对着被捉回来的大姐说:想吃你就说一声,做错了事情说一声对不起就那么难么;为什么大姐买了东西之后会执拗地放下1000泰铢就走了,而阿公虽然说了可以赊账但最后还是笑着收下了。当枪声响起的时候,阿公撕心裂肺地喊道:我的孩啊!即使改头换面,颠倒性别但是不变地仍旧是血管里头流淌着地至亲之情。

师兄说:你知道你父亲为什么要把你送到这里来么?师弟说:大概因为他讨厌我吧。师兄回道:我和你父亲并不是讨厌你,而是希望你在这里能学会如何压制自己的内心的欲望。小沙弥含着泪似乎是明白了。其实对于这类人,人们的态度各有不同。如小沙弥的父亲,看见他穿着母亲的衣服踩着音乐的调调光着脚在屋子里头高兴地跳着,
小沙弥:你不是去市场了么?
父亲:我忘记拿钱包了。
小沙弥:你都看见了。
父亲:把你母亲的衣服收起来,快 。
后来小沙弥还了俗,娶了妻子,快要生孩子了,音乐再次响起。
男子:你不是去市场了么?
女子:我忘记拿钱包了。
男子:你都看见了。
女子:我们分手吧,我会搬出去。
父亲永远是父亲,所以能做的是包容与宽怀。但妻子若非爱你刻心入骨,怕是做不到父爱的宽广。“你是我这辈子第一个也是唯一爱的女人”,这样的话虽然甜美,但也抹煞不了他给她带来的伤害。这里又回到师兄跟师弟说的那番话:学会压抑自己内心的欲望。我想小沙弥含着泪望着师兄的时候就下定决定要完成父亲和师兄的愿望,所以之后还是一直以男人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直到伤害了另外一个无辜的人,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应该活出真我,于人于己都是种解脱。

其实之所以先前没有把几个故事联系到一起,一来是习惯性地就把时间平行了,二来当大姐和小沙弥错身而过,深情互望时,原以为大姐连小沙弥都想勾搭,结果是自己邪恶了,原来姐望的不是弟,而是过去。有些场景安排的真的很妙,通篇看下来竟觉得非常有意思,可能源于导演本身的细腻。最后写上一句给所有人的话。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能掌握未来。

另外想起的小细节:
大姐被抓的时候辩解说:都怪你喊话,这东西就黏在我手里放不下来,一慌就跑了。小沙弥抄菜给师兄吃的时候,师兄告诉他不能这么做,小沙弥很不解:在家只要好吃的他和父亲都会分享。虽然在电影里面最终师兄还是没有告诉小沙弥为什么不能抄菜吃(我也很想知道,有筒子知道么?),后来在电影闪回时,有个场景就是说小沙弥拿着一块类似糕点的东西淋上貌似蜂蜜的糖水,同父亲一起分享。这口吃的就是黏着大姐手里的那块小食了。

会更好的ไม่ได้ขอให้มารัก(2012)

又名:It Gets Better / 喷泉歌舞团(港)

上映日期:2012-02-14(泰国)片长:99分钟

主演:卡文·英玛诺泰 / Nuntita Khampiranon / Penpak Sirikul / Pavich Suprungroj / Panupong Waraeaksiri / 

导演:Tanwarin Sukkhapisit / 

会更好的相关影评

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