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一样,观影动机完全是因为cast——女神戴安·基顿,梅姨,鲜肉时期的小李子,罗伯特德尼罗。这部电影知名度低、拿奖少、评分低(豆瓣7.7,IMDB6.7),不难推测,编剧和导演太平庸,演员是无力回天的。

但真真观影后我发现并非如此,影片的结构算是中规中矩,不惊艳但不拖沓,没有高峰体验,但不难受。镜头语言也特别老实,这就是庸才的吃饭方式啊,尽量把舞台交给一干演员。

但与此同时,尽管结构不出彩,影片的台词以及细节都非常有趣。
以开场贝丝看病为例,前台告诉贝丝苏大夫不在,要找华大夫时,贝丝一脸疑惑,镜头立刻给到了前台写给华大夫的辞职信:「Dr. Wally, I quite.」德尼罗饰演的华大夫(这翻译)先是叫错名字,后是找不到橡皮管,给人十分不靠谱的感觉。一句「通常都是苏大夫看病,但我在病理方面非常擅长」让人哭笑不得。贝丝谈到苏大夫时,说他给露西姨妈装的电子麻醉器,很有效地缓解了她的背痛——只要在疼的时候按一下。但是弊端是开车车库门的时候也会触发麻醉器。抖包袱的节奏感不疾不徐,又各种戏谑讥讽,配上戴安·基顿,让我有一种在看伍迪·艾伦电影的错觉。

在交代完贝丝线的必要信息后,影片切换了另一条线。交代了贝丝妹妹Lee(梅姨)的现状,并用贝丝需要配型将两者联系起来。在这条线里镜头语言也很简洁,信息量不小,算是把Lee的生活现状,几个成语的性格框架立的比较明确,好在之后的主线中不断的填充。

影片中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在精神病院探访,Lee想抽烟,于是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你介意我抽烟吗?
-介意,谢谢你问我。
-那我往那边吹好了。
-这里不准抽烟。
-好的,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说完,Lee固执地点上烟。
而去了贝丝家之后,Lee的回答却是我不一定要抽烟的。

Hank拿着父亲的照片,问人是否见过,回答没有。回到房间,告诉弟弟这里的人都知道爸爸。

吃薯片的片段很有趣,是四种性格直接的碰撞——无理凶巴巴的Lee,体贴温柔的Bessie,叛逆自我的Hank,逆来顺受的charlie。

海滩飙车,来得突兀却浪漫。

结尾处,Lee进门时关门不小心有点重,然后作出吓了一跳的姿态——反正和我关门重了的神态很像。

在架构上,Lee和贝丝都较为立体,Hank次之,其他的角色都各司其职,比如搞笑担当华大夫和他的弟弟兼医院前台巴布,精灵担当Ruth姨妈,体贴担当小儿子charlie。在影片前段,Lee和Bessie算是两种人的代表——利他与利己。Bessie照顾了两个老人二十年,而Lee一直在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所以她会一直强调,我即将拿到学位,我在处男朋友,等等。所以被猜中酬劳的时候她显得很生气——赚多少不重要,数字让别人吃惊才重要。

Hank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小李子颜值巅峰,演技也日趋成熟。编剧在处理这个人物上肯定是下了功夫的,他渴望关注和认可,渴望接近,但排斥接近,算是比较典型的焦虑-回避型依恋。他通过编故事获得关注,通过将爱倾注到没怎么见过的父亲身上,来消除和母亲关系不好的痛苦。他易怒——一句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就让他生气——他的回答是,我已经长大了。但关于这种种,片中并无深究,似乎觉得并无必要。但还是非常可惜的,完全可以节奏更紧凑,把更多的信息塞进去。

影片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很显然,可推动的过程中亮点够不够多,手法够不够新颖,细节够不够诱人,信息量够不够大,都是影响观感的关键元素。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文的房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了。

在临近结尾,Lee与Bessie互开心扉,走向和谐。戴安·基顿又用讲笑话的口吻讲了一个悲剧。此后小李子还在Lee面前故意吐了口痰。

戴安·基顿在片中的表演依然很有个人风格,好几处笑容,都让我觉得,唉,好久不见。标志性咧嘴大笑,露出一排丑丑的牙齿。那就是曾经离开的安妮·霍尔呀。

马文的房间Marvin's Room(1996)

又名:一切从心开始 / 亲亲环姊妹

上映日期:1996-12-18片长:98分钟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休姆·克罗宁 Hume Cronyn/格温·沃顿 Gwen Verdon

导演:Jerry Zaks编剧:Scott McPherson

马文的房间相关影评

-
- •
silelis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