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间点上看这部关于叙利亚的纪录片,特别的有意义,它至少可以帮助了解叙利亚目前局势的由来,了解叙利亚乡村的真实生活,甚至了解去春以来在整个北非及阿拉伯世界所兴起的政治变革运动。

目前的叙利亚,正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中,以巴沙尔·阿萨德为首的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此起彼伏的人民抗议之声,让这个已经统治叙利亚几十年、传位已两代的政权摇摇欲坠,他们只能以坦克与枪炮对付不满的民众。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政权的覆灭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如果阿萨德政权倒台,则是自去年阿拉伯之春以来倒下去的第六个政权。

对于这些政府垮台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过有个共同的看法,则是民主之风已经在阿拉伯世界开始劲吹。美国学者亨廷顿曾经在他的著作《第三波》中,对于世界兴起的民主浪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东政权的垮台,属于民主的第三波。至于第四波第五波何时来,从何地开始,他并未做出预测。但他即使预测,肯定也无法相信第四波会在伊斯兰世界兴起,在他的眼里,伊斯兰教世界与中国为代表的儒教世界,是无法实行民主政体的,这是这两种文化所决定的,为此,亨廷顿先生还写了一本书,叫做《文明的冲突》。

不过现实总是胜过预测,沉寂二十余年之久的民主化浪潮,却在人们所想像不到的时间想像不到的地点,以想像不到的方式迅速地发生并且蔓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浪潮,冲击着中东所有的国家。这次浪潮,跨越了文明的鸿沟,在外人看来文化比较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刮起了旋风,确实挺让人惊讶的。民主的实行究竟是什么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文化的背景究竟有着多大的影响,宗教的因素是否实现民主的必要因素,而此第四波民主浪潮究竟能蔓延到哪些国家,为什么同为穆斯林国家有的平静如旧有的则风声鹤唳,这些问题很是让人困扰。也许我们只有深入研讨各个国家内部的情况,才会对这波浪潮有着正确的研判。

这部由叙利亚著名的流亡导演奥马尔·阿米尔拉雷拍摄的纪录片《极权的养成》(原名《复兴社会党的洪水》),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上述问题的钥匙。

导演在这部纪录片里将镜头聚集于叙利亚的一个乡村,这是一个古老的乡村,用片中老头的话来说,房子下面的东西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八千到一万年前。可惜,这样一个充满文明废墟的地方,现在又被另外一种文明占领——当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人突发雄心,在这里改天换地,将幼发拉底河截断,在上面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水库,过去的一切荣光与记忆,都消失于这漫漫洪水之中,影片也就得名于此。影片拍得很简单,采访了村中的两个人,让他们来谈谈他们的生活,谈谈他们对于现在政治的看法。同时,导演也将镜头对准了村中的学校,将孩子们的活动也一一展现于观众的眼前。而那一湖泛滥的河水,则串起了整部影片。

镜头前的人物,你可以想像得出来都是什么样的人,在那样的一个控制得比较严格的社会中,只会是那种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一个是村中的长老迪阿伯-马兹,也是复兴社会党叙利亚议会的议员,从第一届当到现今,就与中国的许多人大代表一样,他也与阿萨德——巴沙尔之父、叙利亚当代政权的缔造者有着友谊,他对这个政权充满了感激,自然也饱满着感情。另一个则是校长,也是村里的复兴党的书记,同时是上述议员侄儿。这个小村与叙利亚一样,实行的也是家族的统治。他对复兴社会党的敬仰不如前一位多,生活对于他则更现实一些。在访谈他们之时,他们当然是为着这个政权说好话。可是镜头却不会说谎,从他们的言谈中,从孩子们在学校的活动中,甚至从屋子里挂着的领袖像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叙利亚的政治现实。

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我们应该是一个与叙利亚差别挺大的国家,不过却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许多我们自己非常熟悉的东西。他们说话的那套话语体系,孩子们在学校里所学的内容,他们所呼喊的口号与唱的歌曲,他们对于领袖的无限崇拜与颂扬,他们对于孩子们头脑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他们那套军事化的管理手段,甚至影片所反映的主题改天换地兴修水库,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不也都是我们曾经经历或者仍在体验着的东西?这种熟悉感已经超越了宗教与种族文化的差异,让我们进入到同一种语境之中。是的,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只不过他们是伊斯兰社会主义,而我们则是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他们都是一脉相承,都是一路货色,且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也能找到相同的影子。影片里说,连他们学校里的先锋队,也是阿萨德在朝鲜访问时学习改造而来。

这种制度的威力,我们也曾体验,当然在叙利亚这样的阿拉伯国家,权力还没有这样的严苛,传统仍在起着作用,宗教还有着强大的力量,但这种体制对于整个民族及国家的伤害,却是毁灭性的。在电影中,那座曾经作为复兴社会党伟大成就象征的幼发拉底水坝,因为存在致命的缺陷,已经面临崩坍,就如现在的叙利亚的政权一般。在叙利亚这样的国家,与传统的伊斯兰国家不一样,有着强大的世俗力量,在思想上稍显自由一些,能够看到一些外面的世界,但同时权力比起传统的国家更加泛滥无边,它又限制着民众的自由。这样的社会里,会充斥着更多的危险的不稳定的因素,民众对于外界的了解,会让他们有着更多的要求,而僵化而独裁的体制则又让他们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由此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对于其他更加严格的伊斯兰社会来说,民主之风也会更加容易地吹拂。

看一看在此波阿拉伯之春垮台的政权,差不多都是这一类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国家。浪潮最早在突尼斯兴起,实行的是宪政社会主义;而在随后的埃及及利比亚,实行的则是民众社会主义;刚刚结束统治的也门,在南北统一之前的南也门,则是标准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在这波受影响的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例外,不是实行社会主义,那就是小国巴林,那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政权未有倒塌。当然,还有一个曾经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就是阿尔及利亚,在此次民主之春之中,未受到波及。其实,还有一个阿拉伯国家实行的也是社会主义,他们与叙利亚一样是复兴社会党,那就是萨达姆当政时期的伊拉克,可惜由于其穷兵黩武,未等及本国民众的起来,就已经灰飞烟灭了。看着这串名单,相当的有趣,倒下的都是伊斯兰社会主义国家,而严格的伊斯兰教国家,则都躲过了这次浪潮。也许伊朗会是一个例外?

难道民主的第四波,只是第三波的延续?沉寂了二十年之久,第三波又在卷土重来?

极权养成记طوفان في بلد البعث(2005)

又名:复兴党国家的洪灾 / Déluge au pays du Baas / Toufan Fi Balad Al Ba'ath / A Flood In Ba'ath Country / A Flood In Baath Country

上映日期:2005-04-23(翠贝卡电影节)片长:4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奥马尔·阿米尔拉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