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村小的孩子》,我更喜欢这部《常春庵》。原因倒也不是因为我在面对这些留守儿童时抱有铁石心肠,也不是因为《常春庵》里涉及到文革,大跃进等建国初期一系列的敏感话题。出于个人的爱好,我更倾向于在对历史真实面目的记录过程中,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政治语态所做的解读。经历着平庸时代的我们,对历史真实的面孔往往不加注视,但在我看来,对历史的解释,会见证碾过我们的车轮,也预示着我们的未来。
如果单看《常春庵》的叙事线,不难发现导演的目的是通过拍摄常春庵的日常以及对老人的采访,找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何去何从”这个词,用在一些已经垂垂老矣的人身上,似乎太做作了些。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择常春庵与否,其实是一个重大抉择。在常春庵里,宗教信仰,生活现实,经济压力交织在一起。
对于信众来说,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信仰和生活之间的冲突。这个问题在中国宗教史上纠结了几百年。众所周知,中国人普遍缺乏宗教信仰,且一些宗教信仰者往往带着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功利主义。“今天拜菩萨,菩萨不保佑,明天拜龙王。”这一问题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在片中,当然也无法解决。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往常,我们往往只注意知识分子,返城知青对于那段历史的言论。我们知道的也大多数是这类事件:在那个丧失理智的时代,老舍投了太平湖,傅雷夫妇双双自尽,邓朴方落下残疾。对于农民,大部分的印象还停留在:xxx交白卷,xxx当了副总理这类负面事迹。在《常春庵》中,几位老人显得颇有见识,指点往昔,垂头叹气。当然,一个人对过去的回忆受限于自身的认识水平,大环境的影响,以及信息的对称。在那个连新闻联播都没有的日子里,很难说几位老人有多少的知识和见识。但经历就是财富,历史往往会无声的指控。我最担心也最想说的是,这些老人并不因这些经历闪闪发光,他们反而因此满目仓皇。不要仅仅因为一些敏感问题观看《常春庵》。这部片子里,有外来宗教信仰与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之间的冲突,有历史(当然,我们不能肯定是真相),有未来。尽管这个未来看不见,或者这个未来不美好。但总要记录下来。不被记录,不为人知的美和罪恶,都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