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争造成的死亡,除了宣传片中英雄般的战死沙场,还包括被友军误杀(friendly fire)、被战友谋杀(fragging)、自杀、死于疾病或非命、平民的附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等等。后面这些死亡方式经常被人有意无意的忘记,但它们加起来的人数可能不比前者少。本片表现的迦太基行动(Operation Carthage)就是一例,那是二战末期英国皇家空军空袭盖世太保驻丹麦哥本哈根的总部大楼,但误炸了不远处的一座修道院,造成包括86名儿童在内的上百名平民死亡。它的规模在吞噬八千万人命的整个二战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它“友军+平民”的特殊性使其引人注目。考虑到1940年4月9日丹麦被德国占领时一共只有几十人的伤亡(没怎么抵抗,6小时内投降),这个较大规模的乌龙事件在一页维基百科就能缕清的丹麦二战史上就更显眼了。

按说又是误伤又是儿童,单看结局就足够表现战争的残酷和荒谬了。其过程也颇具戏剧性:18架蚊式轰炸机分三批轰炸,第一批找准了目标但其中一架飞机坠机,撞到了一英里外的圣女贞德修道院引发浓烟,导致后面两批的数架飞机错朝浓烟投弹,遂酿成悲剧。这还没说事情起源的伦理悖论:本次轰炸是在丹麦抵抗组织的再三请求下执行的,因为他们快要被盖世太保团灭了;而德国人则将大楼顶层设为监狱,拿丹麦人作为防空肉盾;所以可以说抵抗组织成员是将自己的战友作为牺牲品来保全组织和自己。总之,迦太基行动自带反战主题和惊险剧情,再适合拍电影不过了。但本片导演并不满足于表现宏观的军事和政治,而是像《敦刻尔克》、《珍珠港》一样,着眼于刻画身在其中的个体。于是就有了几位主角的设置:三个孩子中,最聪明的孩子被炸死了,体现残酷;另一个原本受刺激的孩子逃出来了,代表希望;还有一个孩子在帮忙救助的过程中克服了失语症,弘扬人性;一对情侣中,质疑上帝的修女后来自杀,可能表达了某种纠结的宗教观;男青年从纳粹辅警到奋勇救人,既是个人救赎也可看做整个国家的转变(毕竟丹麦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出力不多)。他们的人生都因迦太基行动而转变,从而让人对整个行动产生更加具体的情感和反思落脚点。但本片也算不上佳作,一大原因可能是主要人物与轰炸行动的关联直到影片过半才体现出来(丹麦观众可能早就知道),影响了观感。另外失语症少年的故事线有点鸡汤,修女的用意令人困惑,我觉得如果把修女换成抵抗组织成员就更扣题了(片头本来有一个但很快就挂了)。


我眼中的阴影Skyggen i mit øje(2021)

又名:Shadows in My Eyes

上映日期:2021-10-28(丹麦)片长:107分钟

主演:艾历克斯·休·安德森 / 帕特里夏·舒曼 / 詹姆斯·特拉佩 / 达妮卡· / 库尔西奇 / 马德斯·瑞艾森 / 范妮·博内代尔 / Malene Beltoft Olsen / 延斯·塞特·拉森 / 克里斯蒂安·伊伯勒 / Alban Lendorf / Joen Højerslev / 

导演:奥勒·博内代尔 / 编剧:奥勒·博内代尔 Ole Borne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