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谍战之父”美誉的柳云龙,可谓是谍战片的金子招牌。然而,时至今日,《胜算》豆瓣评分只有6.8分。
那么问题来了,《胜算》真有部分豆友说得那么差吗?答案是:有。
不过,我认为,网友所说的“差”更多是从艺术层面和对比柳云龙最优秀的作品来评判的。也就是说从整部剧来看,有些逻辑是有缺陷的,有些角色是多余的,有些情节是不太合理的……但是,这一切丝毫都不影响《胜算》成为一部“好看”的剧。
好看一: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
无论是谍战片也好,还是侦探片也好,最抓人心的就是“谁是卧底”或“谁是真凶”。因此,大多数谍战片着重围绕的是“谁是卧底”这个结果,极力展现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场面,最后卧底身份败露,我方却在生死之际完成使命等诸如此类。此类剧,常常多线并行,各色人物轮番上演,一般随着卧底浮出水面也就大结局了。 《胜算》表面上看也是“结果导向”,三分之二的剧情围绕着谁是“瓦吉姆”展开。然而,当唐飞“瓦吉姆”的身份浮出水面的时候,却不是故事的结束,恰恰是高潮的开始。也就是说,我们以为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结果。在敌方看来,找出间谍“瓦吉姆”,获得其口供便是大功告成。但我方情工人员却反其道而行之,上演了一出“赵氏孤儿”,以“苦肉计”实现了“假叛变”,以“假口供”粉碎了敌方的“真威胁”。 因此,当唐飞“叛变”之后,你会发现剧中的人物关系突然看起来很滑稽。比如,本应是阶下囚的唐飞,居然敢要挟福原;一向老谋深算的福原,居然变得畏首畏尾;敌方内部相互猜忌,各级领导明哲保身。
真是好一手“借刀杀人”的把戏!以至于被气到吐血的福原表示,只有知道真相才能让他死而瞑目。这里的“真相”便是实施“穆丹乌拉计划”的整个过程!
当看完这部剧,你回过头来,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谓的“穆丹乌拉计划”原来是这样的!难怪几无胜算!
这才是该剧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核,即在几无胜算的情况下,情工人员如何审时度势,利用敌我矛盾、敌方弱点,见招拆招,将计就计,最终化险为夷,出奇制胜。
而这整个过程,几乎全靠人物对白来缓缓推进,几乎没有任何打斗场面,这或许就是柳云龙作品的最大特色。
整个“穆丹乌拉计划”大概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起敌人注意,打入敌人内部
诱饵:鲍里斯
树敌:特务科
第一次受审:疑似共党
救命:成田将军
洗白:鲍里斯自杀
结论:瓦吉姆已死!
(插曲:被自己人审查)
第二步:逐步暴露自己,成功“假叛变”
转折:瓦吉姆没死
调查:秦德龙、孙喜远
现形:别墅被抓
第二次受审:供出“叛徒”成田
刺杀:成田“自杀”
结论:“假叛变”成功,“穆丹乌拉计划”进入实质阶段
第三步:以“叛徒之名”,完成最终任务
作假:相册
迷惑:营救计划
借刀:处决“叛徒团伙”
撤离:启用叶莲娜
暴露:完成使命
结论:成功完成“穆丹乌拉计划”
谍战斗争,不像战场上的正面交锋那般轰轰烈烈,而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提着脑袋、对着枪口打心理战!
好看二:反派形象鲜明,演技深入人心
保安局局长、警察厅副厅长 福原向来以正派形象出镜的“狄大人”梁冠华,在该剧中却饰演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单从这个转变来说,即是又一大看点。
狄大人就是狄大人,没有让观众失望。作为反派头子,梁冠华凭借精湛的演技将福原的隐忍、机警、多疑、狠绝等特点演绎得精准到位。
狄大人还是那个狄大人。据了解,导演是有意让梁冠华把饰演“狄大人”的状态代入“福原”这个角色。因此,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福原这个角色颇有“神探狄仁杰”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福原这个大反派是极难对付的,并体现出“胜算”之微乎其微,也反衬出主人公的智慧超群。
特务科翻译官,后为特务科科长 刘铁军该剧出镜的配角还是较多的,但有一个配角值得重点关注。这便是刘铁军。该剧将刘铁军这个汉奸形象刻画得相当真实。不得不说,这归功于钱波实在把刘铁军这个汉奸演得太像了!
不言自喻,汉奸,自然不应有什么好下场。刘铁军的人生就像一趟无法落地的过山车。作为日本走狗的他,看似春风得意。可当主子摊上大事儿的时候,他的命却一文不值。然而,又是日本人,将其从死亡的边上拉了回来。自此,他感恩戴德,阿谀谄媚,极尽汉奸之能事。剧中,他下跪了两次,一次是面对唐飞,一次是面对福原。前者,他被迫当垫背,遂将自身所有的财产托付给唐飞,望其照顾好他的妻小;后者,他攀上高枝,“一雪前耻”,便将福原视为救命恩人、再生父母。此后,他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立功”上,或者说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向福原邀功,以期飞黄腾达。第一次下跪,是他无门可投的无奈之举,可怜可叹;第二次下跪,则是他卑躬屈膝的怯懦之心,可悲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