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看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后劲冲了我好几天,最近冷静下来了,思考了一些,终 于有了些头绪,现在把这部片子的一些哲学内核拎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不是影评,情节我就尽量一段话就带过了:民科杂志《宇宙探索》主编唐志军由于电视机损坏推测有外星人信号发出,于是收集一系列证据,带一行人前往四川一偏远山村寻找外星人,找到自称接受到外星信号的孙一通。孙一通接受到信号指引带他们去寻找外星人,中途队伍内讧解散,唐志军一人随孙一通找外星人,最后孙一通被外星人带走。这就是主要故事情节。

电影风格荒唐戏谑。唐志军一生穷苦,把寻找外星人当成毕生的事业,想通过找到外星人,来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并认为找到外星人能解决人类的一切纷争(叶文洁直呼内行)。他的女儿便是因为没有找到存在的意义患自闭症而自杀,因此,唐志军对于外星人的执着实际上也是想替女儿找到答案。电影最后,唐志军因吃毒蘑菇陷入昏迷,他请求孙一通,如果见到外星人情替他问一下外星人,人类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孙一通却反问道,万一它们也不知道呢?最后他回到家中,在外甥的婚礼上说出了他找到的答案:我们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存在的答案。

在我看来,唐志军的旅程象征了哲学中与虚无主义抗争的过程。过去的哲学中,人的存在意义主要在于超越人的最高存在者,这个最高存在可能是神是上帝是绝对精神是理念是单子,或者也就是唐志军所追求的外星人。电影里的那只驴或许就象征了这样一个追寻的过程:驴的头上绑了一块胡萝卜吊在眼前,于是驴向前走去够它,然而驴每往前走一步,胡萝卜就后退一步;就像康德说人们望着地平线海天相接处,以为在那里可以一步登上向往的天空,然而没往前走一步,地平线也跟着后退一步。只有取掉眼前的胡萝卜,才能发现真正的意义与自由。唐志军便是被眼前的外星人牵着鼻子一直往前走,却发现了自己与所追求的存在的意义之间一直有着一道穿不过的帷幕。于是他放弃了对外星人的追求,他选择了回归自我,回归生活本身。

回归人本身,将人摆在一切的中心,就像萨特等法国存在主义者做的那样,这种人道主义真的能够给予唐志军他所求的答案么?如果把电影的解读停留在这一层,即高扬“存在先于本质”的口号,人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人本身,人赋予存在以意义,这是一种浅薄。在人道主义的力量下,“诸神隐遁”,人作为存在的塑造者,既是绝对的崇高,也是绝对的孤独——存在之外,只剩下虚无的非存在,这是唯一能与人做伴的东西。人自己变成了“外星人”,这样导向的虚无主义,恰恰是和唐志军找不到外星的结果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唐志军或许没有找到存在的真正意义。就像他所说的“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存在的答案”,或许人本质上是出于谜题之中的。我想起了海德格尔曾提出,当人对于存在一旦有所领会时,存在也“抽身而去”了,所以人本质上、也是本真地生活在“迷误”之中。这一趟旅途,唐志军收获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领悟——他清楚的是,既是永远没有意义的答案,也要在困惑之中以自己的最本真的生活对抗虚无。这也正是海德格尔要说的答案:任务不是走出迷误,而是在迷误中有所领会地走下去。

最后,电影呈现出了一种希腊悲剧式的、平民的、荒谬的英雄主义,也就是罗曼·罗兰脍炙人口的名言: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仍然热爱它。这是电影对虚无主义的答案。

电影不是哲学著作,要说里面表现了好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些电影仍然通过它特殊的语言,将哲学的反思展现成令人深思的影像。《宇宙探索编辑部》中,有哲学的内核、有哲学的进展、甚至有哲学化的表达,我认为对于一部面向影院大荧幕的电影而言,已经足够了。


宇宙探索编辑部(2021)

又名:宇宙编辑部的故事 / Journey to the West

上映日期:2021-10-17(平遥国际影展)片长:118分钟

主演:杨皓宇 / 艾丽娅 / 王一通 / 蒋奇明 / 盛晨晨 / 郭帆 / 龚格尔 / 洛翼云 / 罗娟 / 关云桐 / 王雪怡 / 郎武媚 / 崔丽淑 / 王禹 / 刘琦 / 孙晓晨 / 陈萍 / 宋敬东 / 谭天 / 何力 / 鲜志彬 / 李迪 / 傅春洋 / 唐颖 / 邓皓荣 / 李丹妮 / 张亚萝 / 王耀刚 / 

导演:孔大山 / 编剧:孔大山 Dashan Kong/王一通 Roy

宇宙探索编辑部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