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电影《巴里布》本没想看,有今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留下的阴影,也有对此类影片的小偏见。像这种一开始就藏着猫腻的政治片,要翻旧账,继而上下求索,总觉得像一场秀。相比较不差毫厘地背着演讲稿,为主人代言的聪明鹦鹉;我更喜欢看拎着个酒瓶子,醉醺醺地在台上说自己话的大猩猩。

料到肯定会涉及印尼与澳洲两家人的恩恩怨怨,我对政治不敢兴趣,也有自知之明,毕竟是真不懂啊。掰了,好了,再掰,再好,这政治不比结婚离婚,总有一大堆弄不懂的秘密牵扯在内,所以不懂也就不能胡说八道。

突然决定看这部影片,完全是好奇心使然。前一段时间看到环球报上的一则新闻,是有关此片在印度尼西亚被禁映的消息,印方以扭曲事实为由做出护国的反应。这不失为有效的电影宣传广告,的确轻易地让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影片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75年,时值印尼正全面攻占葡属殖民地东帝汶,五名澳大利亚记者赴东帝汶报道战事,在东帝汶的边陲小镇巴里布,五名记者全部被印尼士兵枪杀,并焚烧尸体。以相关史料及影片为证,这便是事实。至于印方一直称这五人是在印方士兵与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战士交火中丧生,从被殖民的立场出发,这还真有点像狡辩。孰是孰非可以判断,但因两国的关系及印方的态度,恐难证实,在这也就没有说的必要了。

说到电影本身,全片用了三条线引述这桩杀害五名澳洲记者的历史事件,以见证人的视角,用回忆追述的方式。三条线穿插进行,用幸存的见证人朱莉安娜的口述,先绘制出故事的脉络,然后用第六位记者,也就是本片的主角罗杰,随他寻求真相的脚步,在故事中还原了五位无冕之王在东帝汶的前后遭遇。

同时又演绎了另一出悲剧。罗杰也未能幸免,虽然经历了枪林弹雨,并捡回了一条命,找出了事实真相,但因拒绝了奥尔塔的建议,放弃了撤离的机会,结果还是‘英勇’牺牲了。在朱莉安娜家的餐厅,罗杰一个人痛苦啜泣,那是让我十分感动的地方。

影片中关于罗杰惨死的画面渲染得极其壮烈,那一组镜头很折磨人,漫长的混乱画面,一句我是澳大利亚人,多重的悲情都在消耗中失去了分量,是的,这是自救,也是举起的正义之旗。气氛要烘托,高境界要流露出来,这段却有点露怯,当然不是否定事实真相,是我觉得电影或许可以用其他的表现方式表达。其实看五个年轻记者在墙上画澳大利亚国旗,时不时点澳大利亚的名字,就感觉到了整个剧组无比强大的爱国精神,完全是坦率不装饰的,其实没什么错,只是处理上缺了技巧。在一部电影里,假若故事足够厚重地表现出了自由民主的样子,靠语言这种东西,还是不要刻意地给出特写镜头,有时低调是最高的高调。

不可避免地用影片再现若泽.拉莫斯.奥尔塔,东帝汶脱离印尼独立后的第二位总统,在我看来,这是本片让我产生好奇的另一看点。虽然这样想,但看过后确实没什么可了解吸收的。电影没有露骨地为他唱赞美诗,也没有把他刻画成激进的好战分子,纵观比较浅显、温和,这也算没有亏待他。75年,奥尔塔毕竟年轻。电影不过是利用这么一个角色,为观众了解真相穿针引线而已,只要把他忧国忧民、忠诚爱国、充满激情表现出来,基本达到了影片的要求,同时也绕过了针对政治人物的话题。

整部影片还算可以,想了解这段历史的可以看看,但不要奢望,有些缓慢的节奏可能恼到你,场景变幻出虎头蛇尾的感觉可能让你不爽,亦真亦幻的战争画面也可能困惑你,只要忽略掉,感受你想要的就好。没有深刻地剖析政治问题,不知是遗憾还是明智之举。只提到过一两次美国与联合国,调调是单薄了点儿,但还是好过彻底装糊涂。

晃动的镜头带出的纪实感还算不错,影片中有几段东帝汶背景音乐,只知一首,是独立革命阵线士兵征战前唱的哭泣战争的歌(这在片中提到),其他几首就不知名了,像悲伤的民谣,很好地配合了画面。想想我记住的都是些蹩脚的镜头,唯一有冲击力的,就属五位记者被杀的那段,反人类的一切罪恶都是触目惊心的,无人能够淡定。。。




巴里布Balibo(2009)

上映日期:2009片长:111分钟

主演:安东尼·拉帕格利亚 Anthony LaPaglia ....Roger East/内森·菲利普斯 Nathan Phillips/奥斯卡·伊撒克 Oscar Isaac ....Jose Ramos-Horta

导演:Robert Connolly编剧:Robert Connolly/David William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