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而又渴望被铭记的。

于是乎,自打人类学会记录那一天起,各种“说故事”的职业便始终印刻在漫长历史图景里。朝廷史官、民间说书人、小说家,以及今天的相声演员、新闻记者还有电影人,都可以算是“说故事的人”。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好好说故事了。撕逼站队、歌功颂德、吸引眼球,这些好像都比认真说故事重要。也是,有了铁饭碗和金钱袋,谁还在乎那些“故事”呢。

还真有。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系列揭露波士顿地区天主教会“娈童”丑闻的报道,引起了全球震惊。背后“聚焦”报道小组,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调查取证。

2003年,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个奖项,是普利策最有分量的一个奖项。

2015年,电影《聚焦》在北美上映。导演托马斯·麦卡锡用12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当年那一段真实的故事。

2016年,《聚焦》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4年斗转星移,两队人马因为同一个故事,得到了业界的最高赞誉。

先来说说电影。

与大部分不断营造戏剧冲突、通过配乐烘托氛围的电影不同,托马斯·麦卡锡讲故事的方式冷静到近乎“冷淡”。全片镜头平稳扎实,多用中景、近景,连特写镜头的使用都十分谨慎。和大多数纪录片一样,导演采用了最真实、最日常的观察视角来呈现故事,毕竟,真实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

但真实和日常绝不意味着普通,导演对于构图和画面的控制,细节的追求,令人惊叹。比如说,在用于交待环境的远景中,永远都有一座若隐若现的教堂。

座落在城市各处的教堂,一如无处不在的教会力量。

斯坦利·图奇饰演的“维权律师”加拉贝迪安(Mitchell Garabedian)在与马克·鲁法格饰演的迈克·雷泽恩德斯的一次对话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此外,配乐的风格同样也十分克制,好几处关键剧情中,甚至没有配乐。再加上精准的对白设计,清晰的人物关系呈现,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整部电影可以算得上一部几乎无可挑剔。

不过,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技巧。

更具震撼力的,永远是故事本身。

一群记者揭了教会这么大一个疤,其中经历的艰难和阻碍可想而知。天主教会在波士顿地区,甚至在整个美国影响力之大,绝不容小觑。

简单来说,罗马天主教徒占到了美国总人口的24%,而波士顿地区又是天主教重镇,教徒比例高达45%。说个不相关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组织成员”,只有全体公民的7%不到。

如果不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在时刻敲打,恐怕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完成这项任务。这是记者对基本职业操守的坚持。

影片中还有几处情节,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报道小组意识到吉欧根案绝非个例之时,他们决定通过反向追查的方式,找出“因病”或因其他“非常规因素”而调任或离任的神父。当时大部分的资料仅有纸质记录,因此小组成员只能采用“尺读”的方式进行排查。

于是图书馆、地铁站、咖啡厅、厨房,都成为了是他们秉灯夜读的场所。

一字一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持。

当迈克费劲周折拿到了证据,证明红衣主教伯纳德·劳早在20年前就对神父娈童的事实知情,却选择视而不见之时,与组长沃特尔·罗宾森在是否抢先报道该事实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这一时刻,长时间积累的情感终于无法压抑。

这也是全片情感色彩最为浓烈的一段。

这里所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竞争对手可能抢先报道的担忧,更是在发现了如此骇人证据面前的愤怒,甚至惊恐。

记者从来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在人性之外,记者更需要冷静和理性。

说出故事,不过是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涟漪,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闻行业沉浸了几十年的罗比显然深谙这一点。想要揭露教会的罪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案例,而是一个体系。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罗比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经验再丰富的记者,也曾有忽略线索的时候。就在发稿一周前的一次全体会议上,人们才发现,原来早在1993年,代理过众多“神父娈童案”的律师麦克利什就给报社寄送过一份20人的名单,而当年作为都市版负责人的罗比,却选择了忽略这份名单。

报社主编本·布莱德利扭过头问,“是你吧?你当年负责都市版。”

罗比回答道,“是的,是我。”

一句话,说出的是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错误的勇气。

一周后的凌晨,成千上万份报纸印刷出来,罗比坐在自己的车里,看着送报车鱼贯而出,此时他心中究竟是平静亦或是汹涌,情感之复杂我无法想像。毕竟,这个一场景,整整迟来了八年。

接下来的一幕,也是我是我喜欢的一幕。

报道正式面试的前一夜,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莎夏·菲佛皱着眉头,神情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奶奶。而带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着样刊的奶奶,是一辈子虔诚的天主教徒。背景里,是依然亮着彩灯的圣诞树。

文章还没看完,奶奶缓缓抬起头,用颤抖的声音说,“莎夏,能帮我倒杯水吗?”

短短几秒的画面和一句台词中,一篇报道,能给整个社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怎样巨大甚至毁灭性的冲击,已经淋漓尽致。

类似这样打动人心的细节,在电影里无处不在。

真实、坚持和勇气,在电影和现实里遥远地呼应着。
...
既然电影说的是新闻报道,那就趁机再多说几句。

在我曾求学的人大新闻学院,素来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调侃: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牲使。的确,在传媒行业,不论国内国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又穷又苦又累。更糟糕的是,有时甚至不得不接触很多有悖于自身价值认同的内容。

再加上近年来传统新闻业支离破碎,新媒体行业鱼龙混杂,连段子手们都禁不住调侃:如果记者的女儿报考新闻专业,一定会被打断两条腿,如果是儿子,三条腿都打断(雾)。

而且,同学们之间也常常自嘲,后悔当年入错了行。

可是,当被真正问起,是否后悔进入新闻学院学习时,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经是一名记者。他说:

“新闻职业要求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新闻工作环境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将新闻工作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职业中不断进步。阿尔维托·耶拉斯·卡马戈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两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但他甚至没有高中毕业。”

不管将来是否真正从事新闻职业,学习新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公民,甚至成为更好的人。不仅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思维方式,冷静客观看待问题的视角,都是一位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今年号称“互联网内容创业元年”,放眼看去,四下的确是一副盛世景象。微博网红、直播博主,谁都可以成为“说故事的人”;不论是鸡汤、毒鸡汤还是热点八卦,都是吸引大众的眼球的“好故事”。KPI的压力,流量的诱惑,还有历年来记者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遭受的污名,媒体环境的窘迫,更是让不少新闻学子们羞于承认、甚至放弃曾经的新闻理想。

于是守护正义的成本越来越高,好像若是开口立下豪言,便是虚妄,而坚持信念和理想,仿佛也与守旧、笨拙再也脱不开干系。很多时候,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文章,已经是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这简直是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

也正因如此,此时此刻《聚焦》的出现和获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非常。

它是一个提醒,更是一次警醒。

毕竟,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的。

所以,当人们走出影院准备上厕所之际,或是从电脑面前起身倒水喝的时候,能唤起心中的一丝真诚、坚持和勇气,那么我想,说故事的人和故事里的人所怀的最大期望,也就达成了。

聚焦Spotlight(2015)

又名:焦点追击(港) / 惊爆焦点(台)

上映日期:2015-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5-11-25(美国)片长:128分钟

主演:马克·鲁弗洛 / 迈克尔·基顿 / 瑞秋·麦克亚当斯 / 列维·施瑞博尔 / 约翰·斯拉特里 / 布莱恩·达西·詹姆斯 / 斯坦利·图齐 / 比利·克鲁德普 / 保罗·吉尔福伊尔 / 杰米·谢尔丹 / 兰·卡琉 / 尼尔·哈夫 / 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 / 迈克尔·康特里曼 / 

导演:汤姆·麦卡锡 / 编剧:乔希·辛格 Josh Singer/托马斯·麦卡锡 Thomas McCarthy

聚焦相关影评

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