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01

soldier. • 茶馆:以小见大

看完老舍现在的《茶馆》话剧后,我充满了深深的震撼,那个时代的黑暗现实无限大的压迫着各式各样的小人物,一个大时代的悲剧就在那么一个小小的茶馆充分展现,“莫谈国事”是那个茶馆的标志,但里面却又是另一番现实的展现,小小的茶馆热闹无比,里面存在各式各样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大家齐聚一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相互畅聊,有聊得来的,也有意见不合动手的,充满了趣味。但里面的人和事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苦与悲。茶馆中的三幕从大清时期到内战时期。让观众看到了历史的变迁,茶馆的改变和里面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也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弱小的社会。
茶馆里面有三个好人,一直不断“改良”的茶馆老板王利发,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他一生都在努力经营自己的茶馆,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让人唏嘘。性格直爽,敢说实话的常四爷,一心想通过“实业救国”的秦二爷。他们三个都是从开始到最后的重要人物,最后三人相聚一起都落得了个悲惨的结局。三段刚开始打竹板的设计明了的观众大致明白这个故事再讲什么,也说出了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自戊戌变法以后中国的社会百态。
在茶馆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所以出场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出场会现在茶馆门口说一句话,有的人快步进来给人打招呼,有的人进来后绕台一圈,这些都是焦菊隐对人物性格特定的出场方式,这些都是因为焦菊隐采用了戏曲的“亮相”出场方式,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印象,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宋恩子和吴祥子的出场,他们是贯穿全剧始终的角色,老舍写这两个人物,用意在揭露封建统治者的镇压。两人出场时,他们穿着一样的衣服,手里搭着一样的褂子,从中门上场,先站在台阶上,目光朝四处一扫,先不走到自己固定的座位,而是并排迈着方步,一直走到台前茶馆中央,站定以后看了眼其他的茶客,然后却像京剧龙套出场那样,两人反方向同时一转身,又并排往回走。焦菊隐的这个设计,让观众一下子就了解到这两个人的职业和职业习惯。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舞台艺术之美。
《老舍》这个剧最让人叫好的地方有老舍写的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焦菊隐对这个戏的要求,他让观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就是真,让观众真正的以为台上的就是老舍笔下的人物,当然这也脱不开演员演技的功劳。比如里面的人物动作,很多人物动作与神态语气是相匹配的,很多情感的流露是台词替代不了的。如最后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三个人绕着茶馆撒纸钱那段,很多时候三个人都没有对话,但观众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里面的情感。还有三人突然一定,这就不得不说这部剧里面的戏曲元素了,焦菊隐之前在《虎符》里就采用过戏曲元素,所以很容易得知,他很喜欢戏曲,戏曲的很多时候都是做完一个东西突然定住,里面包含太多也存在很多韵味。根据动作话语相互配合引导出情感,不得不说焦菊隐的高明之处。大量运用戏曲的元素使得人物性格鲜明。
全剧最受观众喜爱的估计便是三个老人的那段感情戏了,其中前期他们有大量的对话,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场戏一直是导演和演员发愁的地方,三个演员在舞台上有一大段感情的台词交流,如何才能带入情感成了大问题,三个演员老是带入不了情感,最后还是导演焦菊隐厉害,让他们对着观众演,很明显让观众强烈感受的表示王利发背对观众坐着的那个场面,那个场面一度让人赞颂,可见有时背台也可以故意为之,导演的设计深深将人物情感无限放大。
全剧中有一个人物贯穿全剧,可以说是整个《茶馆》里从头到脚一直都没下过台的人,他便是王利发,他是“裕泰大茶馆”的老掌柜,他从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三个时期都在尽力维持茶馆,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为茶馆“改良”,可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形象,因为从小父亲死的早,二十多岁便独立应对生活,所以他懂得在外面混,要“见人问好,见人请安,讨得人喜欢,便不会出岔子”他身为一个茶馆老板,整天要面对官僚权贵,地痞流氓,恶霸财主,军人特务等各种各样的人的敲诈和滋扰。他本身心不坏,却因为日子过得还行,比穷人好那么一点,对世间的疾苦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的生意人,心里也希望世间能安稳点这样他的茶馆生意也能好点。所以他的茶馆“莫谈国事”,也是不想那些人因为胡说话而连累了自己。他一直在为茶馆“改良”苦苦维持茶馆,甚至不惜放下脸面招女招待,但是,残酷无情的现实紧紧将他箍住,各个势力阶层的人跟他产生矛盾,每个人他都无可奈何。到了最后他才终于肯承认:自己几十年来的苦苦支撑,不过是一场笑话。王利发是典型的普通小市民形象,演员也将他传神的淋漓尽致。到最后王利发像是用生命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是世间所有小人物的愤怒与困惑。
我们可以看出《茶馆》的事件是一个接着一个,矛盾也是一个连着一个的产生,《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却过的有滋有味。老舍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如李三的报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种“剪影式”的新尝试,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从欣赏老舍作品的角度看作者语言上的幽默风格。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老舍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这和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如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起来滑稽可笑,却会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都表现出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整部剧总体来说可以堪称是经典之作,无论是老舍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导演对人物角色的刻画,都使得这个剧有了生气,像是里面的人活了一般。通过一个小小的茶馆展现了那个时期的各种事件,人物情感,喜怒哀乐。它的成功是必然的,正如曹禺所说,“这种荣誉首先是老舍先生的。老舍这样的经典作品,才使‘北京人艺’极有才华的戏剧艺术家们纵横驰骋于世界舞台,使中国话剧艺术在国际上焕发了夺目的光彩。

茶馆(1982)

又名:The Teahouse

上映日期:1982片长:118分钟

主演:于是之 Shizhi Yu/郑榕 Rong Zhen/蓝天野 Tianye Lan/英若诚 Ruocheng Ying/黄宗洛 Zongluo Huang/童超 Chao Tong/金昭 Zhao Jin/林连昆 Liankun Lin/牛星丽 Xingli Niu/谭宗尧 Zongyao Tan/童弟 Di Tong/吴淑昆 Shukun Wu

导演:谢添 Tian Xie编剧:老舍 Lao-She/谢添 Tian Xie

茶馆相关影评

Eric
Eric • 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