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前提:
不是专业乐迷,没怎么了解过乐队,不懂摇滚,同理,也不太懂电子、古典、国风、二次元。
日常听歌,也看综艺。
最初确实是被三位总裁吸引到,来看这个节目的。
所以大概也只能从普通综艺观众的角度去评价下我们的乐队。
我们的乐队,2期完成10个ACE选拔和选人组队,第三期完成五组乐队公演。简直可以用短平快来形容。
短:每个人展示的时间短。
快:节奏快。
平:戏少。
这年头,戏少的综艺真的不多了。
我们的乐队里第一期第二期,选拔10个ace,还加上乐队吉他、vocal、贝斯、鼓手展示若干,没仔细数过,但至少有20位吧。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我们的乐队竟然如一池春水,涟漪轻荡,不起风浪。
比如王立鑫和叶子的互呛,一笔带过。
个性rapper到了这个节目,竟然主动说自己求生欲很强。
说着不录了走了的王北车,安安静静坐到了最后。
姜姗掉了肩带,踏板又坏,没崩溃,没发飙,表情失落的接受大家的批评。
就我这种喜欢看综艺的人来说,看到这些点,内心都会“咯噔”一下,没想到,就这么平静的过去了。怎么说呢,就好像你打算开启吃瓜群众模式,结果发现那装着西瓜的果盘只是从你面前路过一下,丝毫没有停留。
这样的综艺好吗?
从看热闹的角度说,未必。
人们看综艺,总想着从综艺里找点乐子,找点发泄,生活太平静,所以从综艺中看波澜,才觉得有趣;录制综艺的人,尤其是选秀,在当下的时代,才能让位给话题,恨不得每一根汗毛都染成彩虹色招摇过市,好让自己保持在关注度的C位;综艺背后的工作人员,更兢兢业业的看着各种kpi,热度,话题度……戏少了,去哪里看热闹,什么时候有出头天,怎么制作爆款?
我们的乐队,大概就是那个剑走偏锋,非要倔强的说:戏少也可以很好看的节目。
比起刻意而为之、戏多话题多的综艺,我们的乐队大概是认认真真在做“创业公司的模拟人生“。
选拔如同一场面试,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们当然不会来,跃跃欲试的都是有冲劲有两把刷子的年轻人,掂量下别人,比较下自己,有的毛遂自荐,有的愿者上钩。三位总裁做面试官,同样如此,看着你的cv,他们关心的是你的能力,匹配度,顶多偶尔八卦下你今天的衣服或者妆容,开个玩笑,但没人会关心你背后的故事,家里有几口人,你背负的音乐梦想多沉重。如果对你的竞争对手不服气,没关系,有才华的都可以要,大家拿实力说话。
于是就组好队了,快不快,真不真。
组好队,就开工呗。第三期就是排练加公演。
王立鑫属于理智型,在合理的尺度内尽量照顾队里的主唱,谁让他年纪小,但是位置又重呢。所以熬夜改曲目,还给你过生日。但是谁也没有过分煽情,一切都把握在合适的距离中,这就是现代社交温度,不会打的火热,但是也没有冷漠如冰,和和气气,舒舒服服。
corsak属于强势型,有意见可以提,过了时间就不行。没有,就听我的。这样的leader执行力够强,队员即便心里不理解,但程序正当,理由充分,无可辩驳于是默默服从。这种风格未必不好,谁没遇到过几个说一不二的领导,更何况,这个领导还是个有能力干事的,那即便队员是个二,也只能调节自己变成一。
圈九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领导,市场调研、对手调研、战略定位,思路清晰加上恰到好处的亲和力,从选队员到选曲,计算好了每一步,属于大家都好,结果自然不会差。
郑洛宇佛系又亲和,叶子顶着无数光环但善于放下架子照顾人,如果是你,会不会为了进这样的团队庆幸?
当然,团队再融洽,最后还是看结果。紧接着就出了结果,
对于公演的结果,我倒是不会太纠结,这场好不代表下场好,这场不好不代表下场不好,“观众到底喜欢听啥啊”这样的纳闷我还挺有同感的。事实就是,我们真的永远摸不透市场的口味,所有的成功学都是事后总结,就像是你拼命做,做到最后,发现大家不吃。这种事经常发生,有什么办法呢,毫无办法,下一次只好继续拼命做。
可惜,这个节目里没有下次,失败就得拆散,ACE重选,有人淘汰。很残酷的认真选人,大家也很认真地面对着。就像张恩岱,在变成倒数第二时终于忍不住笑了一下,很真实的动人。
这大概就是我喜欢我们的乐队的原因。看一场挺正儿八经的节目,清醒的、理性地、又踏实的、投入的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一开始还在想,俊凯弟弟为啥会接这个综艺,后来看看,其实跟他的风格挺像的,有初心也有原则,讲道理也讲规矩,不刻意喧嚣,但心中有光芒闪耀。

我们的乐队(2020)

又名:我们的乐队-乐队无限公司

主演:谢霆锋 / 王俊凯 / 萧敬腾 / 陈嘉桦 / 李莎旻子 / 邓紫棋 / 

导演:陈辰 / 

我们的乐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