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纪录片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但据笔者来看,真实性是最重要的,因此纪录片必须注重纪实二字,因此,Documentary被翻译成“纪实”。周天一同学的《我的爷爷奶奶》非常注重纪实性,影片开篇的农村清晨到日作而息,是自然风光的纪实,爷爷奶奶在镜头前真情流露,是对人物的真实捕捉,整部片子下来一气呵成,内部节奏张弛有度,流畅度极佳,是一部学生纪录片佳作。

碎片,即是生活的点滴。

整部片子看下来,是在记录导演爷爷奶奶的生活点滴。

影片分为春夏秋冬春五个章节,故事从春天开始,又在第二年春天结束,爷爷奶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这种循环往复的叙事手法,像samsara般循环着,既可以让观众了解到爷爷奶奶的生活每年都是如此,没有多少变化,平淡中见真情,又给予了影片一种延续性。虽说是碎片化叙事,但是片子还是有结构的,先由爷爷奶奶的文化背景,引出两人生活中的小矛盾,再引出两人的相处模式。通过讲座后的询问,得知导演是通过“先拍-粗剪-定结构-补拍”的循环,在第一次拍之前也是没有构思好,剪出一个版本后再慢慢有了整体的构想,然后不断去补拍缺失的素材。

《我的爷爷奶奶》有一个亮点是剪辑,导演是后期专业,他保留了纪录片传统的叙事方法,即用旁白串联起几个框架,但是创新在他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影片中对于爷爷是个怎么样的人,爷爷奶奶起了冲突,先是给了两个人相处时的画面,再单独采访两人,两方各执一词,都反对对方说的观点,使用对比的快剪,增加了观赏性和趣味性,是一种横向的对比,这种风格的剪辑可以借鉴。还有一处明显的对比就是,爷爷奶奶对于外国人的态度的变化,这是一种纵向的对比,因为拍摄本片的时间跨度是四年,导演利用了时间这个因素,采访到爷爷奶奶不同的答案。最开始,爷爷奶奶都表示很不喜欢美国人,后面却产生了差异,这种时间性的差异被很好的体现出来。

真实,即是真情流露。

影片从创作观念上来说像真实电影一般,用镜头记录下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使用方言是一个非常好的点,都是真实的表现。一是符合爷爷奶奶农民的身份,二是更佳“接地气”,成为观众产生通感的关键点。真实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行为上。在片子里,摄影机仿佛真的变成了墙上的苍蝇,爷爷奶奶自然地交谈,还有爷爷自顾自地创作着打油诗,这一切就如生活中的某个琐碎片段一样。真实还体现在年代感上,片中最令人捧腹的便是爷爷奶奶对于国家大事的讨论。作为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人,对于国外的看法依旧带有旧时代的烙印,“最讨厌美国日本”、“美国就喜欢瞎指挥”、“蔡英文不行”等简洁直白的话其实一语道破国家大势,奶奶用农业文明来解读国家形势,尽显爷爷奶奶的智慧与幽默。被采访对象沟通起来非常简单,导演曾说,我就问了一个问题,然后他们就开始滔滔不绝了。

爱情,简单地不被隐藏。

奶奶曾坦言,当时被媒人骗了,没想到婆家一贫如洗,嫁过去竟然饿了一个礼拜。虽说片中的爷爷奶奶是自由恋爱,但也只是见了一面,在那个时代,也许一纸婚约就锁住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但是奶奶当时并没有抱怨,而是用自己的劳动与忍耐,扛起了一个家,让六个子女都成了大学生。如果不是他们夫妻相互沟通,互相理解,也许婚姻并不能维持到现在,正如片尾说的,他们之间也许存在着,比爱情和亲情更宝贵的东西吧。

《我的爷爷奶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学生作品,但是由于拍摄者的原因,本身还存在一点缺憾,例如镜头不够灵活,多为单机位拍摄等,因为被采访者(爷爷奶奶)本身戏剧性超强,撑起了片子的不足之处,影片更像是爷爷奶奶的传记,记录着她们一天天变老,虽然说是搭伙过日子,但不如说是相互扶持着度过余生。


我的爷爷奶奶(2018)

上映日期:2018-11-14(华时代全球短片节)

主演:未知

导演:周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