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一生中最为短暂和灿烂的年华,它懵懂、冲动、率性而为,虽然可褒奖的并不多,却拥有着难能可贵的朝气与魅力。关于青春,老一辈有自己的经验教训,新一代有自己的偏执勇气,谁都想说服对方,却又都做不了青春的主。青春该坚持理想还是面对现实,这是个永恒的议题。于是乎,青春就这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拿青春说事儿,青春文学,青春偶像剧,都早已不鲜见。尽管2009年尚未过半,但荧屏上的青春故事却已是热闹非凡,你未唱罢我已登场。可要说最红火的,还数赵宝刚导演的《我的青春谁做主》(以下简称《青春》),自播出以来,受到各界的好评,收视一路飙升。
百科全书般的青春群像剧
《青春》通过杨家三位表姐妹进入社会闯荡的故事,表现了祖孙三代人在观念和情感上的碰撞,以及各自在情感上的牵绊和事业上的奋斗经历。她们在同一时间完成了成人礼,并逐步的走入了社会,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与生活之旅,也渐渐的触摸到了现实中残酷的一面。该剧通过一群普通家庭的年轻人的成长历程来折射出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变化和年轻一代人对待自我、对待生活的态度,让现今的年轻人产生了很多共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春》的确是一部女人戏,讲述的是发生在六个女儿四个妈之间的故事。但独特之处就在于很好的避免了所谓是女人戏就免不了要“勾心斗角”或是“哭哭啼啼”的老路。知识分子的家庭定位让家庭成员之间对矛盾有了理性思考的余地,所以,有很多经典、深刻的对白,也有很多发人深省的情节画面。《青春》更多的是关注了80后的心理状态,把各种情感混在一起却不凌乱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总能在某一个角度看到自己,所以它才显得特别的真实。青春就是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那一段路,是追求自我肯定还是遵从社会价值,是勇往直前还是绕过弯路,理想只是存在形式上的差别还是也暗含价值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所以青春才显得这样的精彩纷呈。剧中有很多很多次的冲突,校医假条事件、剑桥PK厨房、代价惨重的私奔……不仅看起来高潮迭起,觉得十分过瘾,同时,也让我们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找寻自己的影子,回味那些犯过的错误和成长的代价。这不是一部警示录,不是要告诉你“不听妈妈的话就要出错”;它也不是一曲冲锋号,不是要告诉你“青春就应该奔着自己的目标想做就做”;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剖析了青春的全貌,展现在众人眼前。
《青春》除了讲年轻人的奋斗故事,还剖析了当代社会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问题。这种题材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人,更可以让为人父母者也得到些许提示和启发。须知子女并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与选择,父母的理想并不是子女的理想,父母走过的弯路子女也需要亲自体验一次。这是一部群像剧,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些自己的影子,因此特别适合全家观看。看我们一边憎恨着生命的重复,一边走上了父母的老路。谁知道等到未来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教育子女的观念又会比我们的父母正确多少呢?或许青春只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瞬间,最终都要走上世俗的道路,那么,张扬一次又有何妨?
有意思的是,就我目前的一些了解,很多家庭确实是男女老少一起分享这部剧。看过之后,孩子少了些叛逆和莽撞,家长多了份宽容和理解,看来这还是一部颇具普世价值的电视剧。
伪《奋斗》真《青春》
说到《青春》就不能不提及《奋斗》,因为他们是姊妹篇,因为他们都带有80后的烙印,因为他们都有赵宝刚执导,更因为他们都是讲述青春的故事。两剧都着重表现“80后”年轻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片中主角们都在遵循自我的生活、对待青春不屑一顾。但是,与《奋斗》理想主义、脱离实际的故事情节相比,观众们似乎更钟情于贴近生活的《青春》。
《奋斗》从播出之时就是毁誉参半的一部作品,很多人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因为陆涛对夏琳的一见钟情让人难以理解,况且他背叛了米莱,太任性太不负责任。《青春》第一集,钱小样就跟随陌生人方宇一路从银川到了北京,也着实有点不靠谱,但因为这种带有童话色彩的剧情总是讨人喜欢,大家就都宽容对待了。
《奋斗》在播出之时主打的是“青春励志牌”,但不少人看过之后都觉得是“伪励志”“伪奋斗”,因为片中鲜有奋斗的痕迹,不过是一群人任性的个性释放,励志无从谈起。就拿陆涛来说,青年之家做着、田园牧歌接着、2000万拿着、大房子买着、LOFT住着、做生意赔着、人家给你收拾烂摊子看着,到最后却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确实是太矫情了。还有杨晓芸和向南的单纯幼稚,陆涛和夏琳的做作自我,一大帮人住在所谓的“心碎乌托邦”里吃喝玩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奋斗?倒不如说是坐享亲爸、后爸的奋斗成果。当然,《奋斗》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奋斗”,而在于展现了新锐80后的生活状态——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友情的悉心呵护。或许,这里面没有现实中的我们,但是,一定会有想象中的自己。电视剧是一门艺术,而并非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在梦想照进现实之间总要留点空隙。
有人说,如果把《奋斗》当作笑话看,还是挺好的一部剧的。确实,《奋斗》是轻松欢快的。相形之下,《青春》却夹杂了些许沉重,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在理想与现实间博弈的成长之痛,撕了皮还连着肉。
主人公们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处,都为自己抉择着一条正确的前进方向。成熟内敛的赵青楚,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一个可以对已是植物人的郁欢痴情十年的周晋。开朗阳光的钱小样为追求个性与自由,义无反顾的来到了北京,她不想像父母一样在小城市里终其一生。但在几次工作受到打击之后,她也渐渐的意识到真正的北京与她想象中的一点也不一样,她把大都市北京太理想化了。叛逆的李霹雳,一直试图从母亲打造的成长模式中破茧而出,她需要自由,需要个性,需要有自我意识与反他人束缚意识,力求自我实现,更需要一个三口人支撑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家。爱情是青春的主旋律,《青春》中最让人牵肠挂肚、感动泪流的恐怕也是钱小样和方宇的爱情了。钱小样为了爱情,为了有点桀骜不驯的方宇,把自己父亲的双腿都搭了进去,又苦苦的等待方宇出狱的那天。在爱的路上,他们不断地用用理想和现实掰手腕,这种落差和对现实的无奈让我很感同身受。多少次,理想被现实打败;多少次,不甘心;多少次,想要退缩,不同的是,他们坚持到了最后,而很多人选择了妥协。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把爱情无限的放大,以为只要两个人有爱就有了一切,其他的都无所谓。但看完这部剧我们就会发现,爱情绝不是一时兴起,它需要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爱情,成就不了人生。
“虽然自己的生活过得乱七八糟,但还是特别努力特别认真而又特别真诚”——钱小样的样子就是青春的样子,不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有多宽,都不会放弃努力。真正的青春,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气,永不服输,永不言败。
一部典型的赵氏作品
无论是《奋斗》还是《青春》,我都是一口气看完的,以两天看32集的速度。说有多喜欢,也不是,可能就是由于赵宝刚作品的魅力吧,情节紧凑,故事性强,对白幽默,让人欲罢不能。
赵宝刚是华语电视圈内举足轻重的大腕级导演,几乎是拍一部红一部,同时也捧红了不少演员,被称为“内地荧屏造星大师”,《奋斗》和《青春》中的俊男靓女大多都是赵导亲手“制造”的。赵宝刚早年与海岩搭档拍了不少口碑甚佳的电视剧,以情节扣人心弦,高潮迭起,人物形象丰满而感染和打动观众。之所以说《青春》是典型的赵氏剧作,除了旁白、节奏、音乐的元素之外,就是贯穿全剧的有关周晋的悬疑案的介入,让剧情更加丰满,情节更为紧凑,带有海岩刑侦剧的影子。
近些年来,赵宝刚导演的作品多是关注都市人的情感生活的题材,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被革命献礼剧蜂拥而上的今天,有关和平年代的家庭之爱与少年之成长,在炮火硝烟中显得格外青翠。青春剧在它的发展初期显得幼稚而年轻,在经济规律和题材限制的双重挟制下步履维艰。青春需要贴和现实的东西,而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巧合、虚假、粗糙。我们是这样期待内地青春剧的:一边接受着日韩、港台先进偶像剧的洗礼,享受着青春只有爱情、热血、无意义奔跑、绝症等刺激,但一边又必须得伤感地试图重新去找内地剧中那些原本我们应该有的青春题材。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关于我们如何挥霍青春以及为失去青春的未来而奋斗的记载。我们希望它是一本二八年华的白皮书。我们不想看到某个带有标志性的特殊点的时代强迫赋予的那些过于适合戏剧的表层的东西。我们想要看到真正的年华逝去。我不敢说赵宝刚满足了这所有的期待,但是,《奋斗》和《青春》的成功是让人兴奋的,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正在经历的青春,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群别样的80后,他们并不因为是社会焦点就任性妄为,他们或许自我,但绝不自私。
看《青春》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烦躁,就像走进了一间四处都是放大镜的房间,无论朝那个方向看,都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青春痘。青春的活力本来就是盲目的,它承受着挫折、磨难,并非如想象那般美好。但是,当赵宝刚把这些幼稚可笑的错误搬上荧屏的时候,我们却笑着流泪了。忽然发现美好的东西并不是因为它的完美而恰恰在于它有缺憾。父母的霸道,孩子的叛逆,交流的代沟,爱情的艰难,友情的背叛,生活的无奈,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青春,值得纪念的青春。是赵宝刚,让我们发现了这种隐匿于生活之中的残缺的美,也为内地青春剧开了个好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春》中,赵宝刚剧作的商业运作也开始日渐成熟。近年来,产品宣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主流媒体投放方式,随着国内影视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产品植入逐渐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同。《奋斗》主人公穿POLO衫、用诺基亚手机、开奥迪汽车。《青春》的主人公喝伊利优酸乳、穿kappa,而奥迪更是实现了品牌理念和戏剧内容的完美结合。剧中展示了包括奥迪A8L 、奥迪Q7、奥迪A6L、奥迪A5、奥迪A4在内的多款奥迪车型,品牌深入剧情当中,比如把年轻有为的周晋称为“Q7”,以车的品味彰显人的地位,巧妙的把奥迪想要传达给大众的讯息通过剧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奥迪品牌与赵宝刚导演这次完美的合作,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电视剧植入的前景,也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电视剧商业运作下的利益。观众需要看到好的影视作品,影视剧的拍摄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广告商们需要更多更好的推广渠道。植入式广告把这三者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娱乐产业与商业产品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最后,回归到主题,我的青春到底应该谁做主呢?当青春伊始,困惑既随之而来,是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坚持自我?还是向父母妥协?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成长,所有成熟都是用等值的代价所兑换的。我想,青春还是该由我们自己来做主的,毕竟真正的人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而不是父母的,父母的经验是很宝贵,但是仅供参考。我们年轻输得起,青春无悔,哪怕头破血流,哪怕撞南墙,成长的单也总是要由自己来买的。中国式的教育造就了父母和孩子付出与回报的模式,违背了亲情的本质,要知道,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绝不是投资和体现投资价值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意识到,“青春谁来做主”并非是个二元对立的议题,不是仅仅存在于父母与自我之间的博弈,其中混杂着复杂的关系网。青春,在革命时期,伟大领袖做主;在年少多金、又有想法的人那里,自己做主;在有钱没想法的人那里,父母做主;在有想法没钱的人那里,社会做主;在没钱没想法的人那里,老天做主。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人是不是都在《青春》中闪亮登场了?

我的青春谁做主(2009)

又名:我的青春我做主

主演:陆毅 Yi Lu/赵子琪 Ziqi Zhao/王珞丹 Luodan Wang/朱雨辰 Yuchen Zhu/张铎 Duo Zhang/林园 Yuan Lin (II)/白百何 Baihe Bai/苏小明 Xiaoming Su/盖克 Ke Ge/丛珊 Shan Cong/张谦 Qian Zhang/方子哥 Zige Fang/宫晓瑄 Xiaoxuan Gong/李崇霄 Chongxiao Li/王澜 Lan Wang/汪俊 Jun Wang/傅淼 Miao Fu/迟国栋 Guodong Chi/崔志刚 Zhigang Cui

导演:赵宝刚 Baogang Zhao/Ying Wang 王迎编剧:高璇 Xuan Gao/任宝茹 Baoru Ren

我的青春谁做主相关影评

已注销
已注销 • .
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