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情魔》由拍出了《卡萨布兰卡》的导演迈克尔·柯蒂斯执导,1945年的作品,如今看过的影迷并不多。不过在1946年的奥斯卡上,琼·克劳馥凭借对主角Mildred Pearce的精彩演绎夺得了最佳女主角。本片的编剧相对弱化,而突出明星的表演戏码,如果是比利·怀尔德应该不会这么拍,但这一处理就给演员的发挥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将琼·克劳馥送上领奖台。本片故事虽是典型的肥皂剧,但剧本写得敏锐而富有文学性,没有让伦理亲情流为滥情,并且也严谨地控制着情节发展的抑扬顿挫和感人气氛,故被誉为美国影史上最佳伦理通俗剧之一。
《欲海情魔》是关于一个女性于消费主义社会内跌跌闯闯的血泪奋斗史,当她好不容易筑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王国,即飞上枝头成凤凰时,却因为自己对触不着的事与人有过度的渴切而倾塌不振,像流星殒石般下墬成颓败。再者,主角Mildred Pearce于地理空间,感情以及情欲等三方面的迷惘失序,体验了万瓦成金的雀跃,也遭遇了万金成瓦的不堪,或许在间或的梦醒时分,从科隆纳多大道迈向帕萨迪纳别致的橘丛路,她将领教那飓风狂雨般的错愕与怅失,于加州梦闪耀的光环底下,赫然惊见途中竟充满了层层陷阱与圈套,尽管广告总彷似万能地告知你:遍地有黄金,满载是机会。
在黑色电影的原型中,“蛇蝎美人femme fatale”是必备的,还有那个为蛇蝎美人牺牲奉献的痴傻硬汉。然而在《欲海情魔》里,Mildred却是痴傻的硬汉了,而她的女儿Veda则占据于蛇蝎美人的位置上玩弄着Mildred。电影里的男性,就某个侧面说来,也是男性版的蛇蝎美人(或男性版的倾国倾城),为女硬汉带来灾难的男祸水。而Mildred似乎对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男性有种羡慕,彷佛那是种优雅的姿态。以她的两任丈夫为例,一个失业不愿五斗米折腰,另一个为着自己的上流社会尊严不愿意去工作赚钱,最后竟然沦落到被Pearce母女轮流包养。性别角色的倒错是显而易见的:Mildred把第一任丈夫伯特扫地出家门,自己代其夫来养家,她宠爱女儿Veda的方式,又好像一个富豪企业家在自己的情妇身上阔约洒钱,供情妇购买各式奢侈品来炫耀财富。尔后,她嫁给了花花公子蒙堤·贝洛根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允诺装修蒙堤在帕萨迪纳的破旧豪宅。女方在外头努力养家赚钱,男方忙着布置爱巢,像个小媳妇一般询问着Mildred对室内摆设、壁纸、家具的意见,好像是她娶了他一般,女主外而男主内。
从某个侧面说来,Mildred Pierce这个角色可以被视为女性主义的前锋者,一个超出自己时代而活出自我的女性。但是她更像是凯恩小说冷硬派男性角色的女性反转,无法抵拒自己动物性,而欲望像是磁铁一般强力吸拔而无可摆脱,任其宰割而予取予求。这种强烈受虐/施虐般的主奴关系,有某种程度的非常情的病态,赤裸裸地呈列着人性的黑暗面。或许,冷硬派小说,或黑色电影,有某种程度的说教意味:有着过盛不适当欲望的人是要接受逞处的,Mildred最后失去了婀娜多姿的曼妙身材、她的自尊、她辛苦打造的事业江山,领受了万金成瓦的溃败,难道这一切只是因为她对自己女儿的觊觎违反了传统的社会圭臬? 人性的阴暗角落里藏着那不羁的狂情,那无法挡的切望在某一端肆伏,间或地,那蓄势待发的狂情向女主角扑去,霎间,她已自陷于阴谋与背叛的罗网,泛滥的情感织成一错综的迷津把自己困顿其中而无以脱逃。
用粗浅的流行文化的佛洛伊德逻辑Pop-Freudism说来,凯恩的小说是泛性的力比多libido像是一头贪饕嗜交媾的野兽,为了获得性,淌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或者是用一种颠覆性的情绪性暴力来象征取而代之。主角的行为总是循着一种荒诞的自毁机制牵引,好像他/她非用这种方式来泄洪挥发那力比多受到潜抑而产生的阴郁不可。 (意谓:非高潮即死?)原著是詹姆斯·凯恩James M. Cain的同名小说,这位小说家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双重赔偿》、《邮差总按两次铃》也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相比起执导《双重赔偿》的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迈克尔·柯蒂斯不那么执着于硬汉风范和黑色电影,更深入于道德困境和情感纠葛。
琼·克劳馥经历过1933年至1936年接连四载位列年度票房十佳的辉煌,在1938年突然成了影院老板嘴里的票房毒药,这个帽子扣上了就很难摆脱。当时跟琼·克劳馥同时中奖的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选择了淡出银幕,而被扔进二线制作里的琼·克劳馥则在1943年忍无可忍,决定跟米高梅解约。这是明星跟制片厂谈条件的重要手段,贝蒂·戴维斯因为不满华纳总给她安排些没技术含量的家庭电影,就在1936年以解约逼得华纳拱手奉上了《艳窟泪痕》、《红衫泪痕》等力作。然而明星比天堂里还要多的米高梅并没有对琼·克劳馥表示挽留。重获自由的琼·克劳馥开始自己寻觅角色,而华纳兄弟决定开拍由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欲海情魔》,他们也看中了琼·克劳馥,决定让她来出演,并由知名导演迈克尔·柯蒂斯执导。但迈克尔·柯蒂斯很不愿意和琼·克劳馥合作,他在办公室里叫喊:“让我来导演那个性情怪癖的女人,就是拼了命我也不干!让她带着她那不可一世的派头还有那该死的垫肩走开!”后来琼·克劳馥放下架子,主动找到迈克尔·柯蒂斯跟他说,“让我们试试吧?” 迈克尔·柯蒂斯才勉强同意。为了争取角色,克劳馥放低姿态去找迈克尔·柯蒂斯建议先试镜,幸而结果好得让双方都对彼此心悦诚服。该片最终让克劳馥向着所有好莱坞明星的心头好——奥斯卡发起冲击。葛丽泰·嘉宝、诺玛·希拉相继息影,时间替她扫清了强劲的竞争者,那年她拿到小金人,好莱坞对她重新发生兴趣,使其得以继续安享镜头与掌声,养女克里斯汀娜在琼·克劳馥传记《亲爱的妈咪》里这样写道,你可以不懈地讨厌她,也可以毫无保留地爱着她,但你绝对不可以忽视她。
琼·克劳馥的表演让人有一种很奇异的感觉。一直认为,只有很少的演员能演出好几种不同的感觉,再伟大的演员,无论演什么,一个表情一个皱眉一举手一转身,总有他自己的气质。有“千人一面”的悲剧。而克劳馥让人惊奇的原因是,她四十岁以后的角色里表现的软弱、无奈、真诚、脆弱,和她二三十时的骄横拔扈、强势、美艳、咄咄逼人,全都真实得让人觉得她一辈子都是这样的性格和气质。除了一样的脸,仿佛是两个人。除此之外,这部影片带给人的沉重感和对没落贵族的寄生生活的抨击就不多说了。1945年对琼·克劳馥来说很幸运,之前克劳馥的演艺事业已经降至了低谷,在《欲海情魔》中的出演是她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次失败的话她将永远退出娱乐圈。这次,克劳馥的敬业打动了导演迈克尔·柯蒂斯和剧组的每个人。《欲海情魔》的制片人建议让流言专栏作家海达·霍珀写一篇文章,指出琼的演技足以得到奥斯卡奖的垂青。这个提议得以实施,于是,1945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颁给了琼·克劳馥。这是第一个精心设计过的奥斯卡金像奖的宣传活动,琼·克劳馥因此赢得了奥斯卡奖,这次造星案例的成功,标志着奥斯卡从此被永远地改变了。利用演员的知名度和演技特色来赢得讨价还价的商品价值,并且从芸芸众生中筛选出令卖方市场满意的明星来参与优胜劣汰的制度。偶像本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其形象的生命力有多强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包装,就是商业化社会的本质根源所在。
在40年代里,像《欲海情魔》里的Mildred Pierce这样的角色算是很难演的了。你能感受琼·克劳馥牺牲自我、不顾一切,一个为了女儿的母亲。其实,在Mildred的婚姻破碎之后,她把所有的爱都投入到女儿身上,她卖命赚钱,安排与自己不爱的人约会(为了经济利益),开了连锁餐厅,甚至替犯谋杀罪女儿顶罪。她的唯一愿望只是赢得女儿对她的爱,只可惜女儿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琼·克劳馥精准地诠释了这位让人同情的母亲。她表现出人物的两面性:对于外人她冷血冷面,刚强坚毅;对于女儿她温柔而严厉,关爱并教导。琼·克劳馥的表演始终都是强有力的:她表演对别人的训斥,那种语气极具气魄(在女演员中只有贝蒂·戴维斯能与她抗衡);对痛苦的表现她不是号啕大哭,而是伤感与绝望的泪水流出,这是她刚烈与柔弱的冲突体现。
难度最大的是结尾打电话的一场戏。琼·克劳馥的内心矛盾到了极点,她在报警与不报之间痛苦挣扎——她坚定的神情中带着泪花,在低沉的语调中伴随着颤抖;她在紧张、伤心、关爱和绝望中犹豫不决,似要立刻崩溃一般...她的心被女儿撕成两半,Mildred Pierce同时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情。琼·克劳馥并非普通演员,确切地说,她是电影巨星。个中区别非常重要:她很少出现在顶级电影中,不管取材如何,她的电影很少被称作“出色”,但是她却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演艺生涯最长的女演员。她生来魅力四射,是人上之人,明星气质简直与生俱来。她的一切,包括她从一无所有到身价不菲的发迹史,她所有为了处于闪光灯下的不懈努力,都使她成为好莱坞造梦工厂的最佳素材。她的女儿所写的关于她自传性质的揭密书,厚颜地揭示了琼的糜烂私生活,使她真正“赢得生前身后名”。琼·克劳馥以大气为美(脸、五官、个子,还有闻名于世的肩膀),她在这部黑色电影中更是美不胜收。不过她的美并没有掩盖住她的演技,那尊小金人的确是实至名归,虽然她因为害怕失败而没到领奖现场。

欲海情魔Mildred Pierce(1945)

上映日期:1945-10-20片长:111分钟

主演:琼·克劳馥 Joan Crawford/杰克·卡森 Jack Carson/扎查瑞·斯考特 Zachary Scott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Michael Curtiz编剧:Ranald MacDou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