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有生之年》陪我度过艰难的十一月,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在我心中它的分数没有那么高,可能是家庭剧看得也有点多了,在这部剧里面能看到一些1988和俗女的影子,或者说温情类的家庭片要展露的现实都有它共同的命题:少年时期想要得到的爱与关注、青年时期的迷茫与自我认同以及失意时家给人如“安全基地”一般的抚慰、接纳和鼓励,留一个空间让人再度去思考未来想要的“真实”到底是怎样一份真实,构筑起生命意义之网的到底是哪些人和事。所以会觉得整部剧淡淡的,同时也包含一些蹊跷——比如用嘉扬的死作为一种牺牲,用车祸桥段来撬动主角的心,并得以最终成长和承担,省事但突兀,让人感到编剧在偷懒。
不过还是有很多喜欢的地方,这些让我喜欢的情节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爱,即使矛盾重重,由爱变形为的冷漠、嫉妒、憎恶,这些种种障碍,最后都会在想要去理解、看到和祝福的爱的力量之下被挪开,人与人之间的通道会再次连接上。
第十二集,高嘉岳拿出自己洋洋洒洒写下的遗书给妈妈看,妈妈因为老花害怕自己理解错,所以一句一句念出来,边念边做reaction,搞得嘉岳本人很是尴尬,最后草草收回自己的书信,妈妈也没有察觉到这是他曾经的遗书,这一幕实在太经典,在跨过多少被家人“忽略”的痛之后才可以忐忑地交代过往,却发现沟通并不顺畅,这是一种轻松的幽默,虽然遗憾,但好在人与人之间的通道已经打开,我们可以释然。
之前看一篇关于《涉过愤怒的海》的影评,说电影的情绪太过极端且并没有真实地呈现出家庭故事应有的全貌。我想或许是影片的侧重点不同吧,《怒海》或许是想用这种极端的情绪给观众以警醒或提醒,但如《有生之年》一类的片子在告诉我们如何去修补和原谅,温吞吞的,其实这两部影片都包含了真实,毕竟生活的真实就是有很多种,就像这世界上的确存在偏执的、恶魔的父母,也存在想爱但不会爱的父母,是生活太广太大,人的悲欢离合太多太密,但还是希望我们都可以遇到爱、包容和理解,大大小小,或多或少,见到爱就已经很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