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下面的内容只是一点对谈和现场问答内容的记述,不算影评,也没剧情上的介绍,只是因为短评的字数限制才放到这里。()里的是我的画蛇添足。另外,不了解法语,只是觉得“三十岁陨逝”这个中文译名可以和它的英文名“Half a Life”参照着看。
6月12日19:00,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放映,映后是导演Romain Goupil 和中戏教授徐枫的对谈。一点点对谈内容的回忆↓↓
徐:这部影片是一场特别私人化的运动纪录,我看的时候有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痛苦,想问一下这种巨大的痛苦来自哪里?
Romain Goupil :当时我们都特别年轻,我们觉得以我们的力量能改变一切,能超越一切,我们比任何人都可靠,我们能改变法国,能超越(当时的)中国和苏联,我们能够完全达到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真的是肩并肩地做到这一切。这个时候呢,我们就特别需要团结,比如说像“我(Romain)”和Michel Recanati的这种关系。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具有更大的力量。但是呢,在这个(改变法国,达到新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是一直需要斗争的,就是我们要获得权力,我们要运用权力,而且要用权力去斗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却是权力机器特别粗鲁而暴力的、这样一种运作的方式。这样呢,实际上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梦想是一点点的变质(这个词语没听太清楚,不知道“变质”这个词能不能准确地传达),最后消失、破碎的。整个影片讲述的就是我们的梦想怎么破碎的故事。所以这个就是影片痛苦的原因。
关于现场提问中询问纪录片中加入一些当时“我”拍摄的短片内容的原因。
Romain Goupil :出现的除了那个时候“我”拍摄的短片内容,还有拍摄那些短片过程的视频影像。放这些是想更全面、真实地展示“我们”当时的样子。
关于现场提问中询问导演现在(现在的“我”)对这部纪录片的看法
Romain Goupil :一共有三个“我”。一是纪录片中出现的“我”,二是做这部纪录片时的“我”,三是现在当下的我。纪录片中出现的“我”是当时身处May 68、身处运动中的一员(或者可以看作是这场运动中的一个角色)。这部纪录片上映是1982年,距离纪录片中的另外一位主人公Michel Recanati去世只有两到三年。这两到三年的时间所有人都以为Michel Recanati只是消失在大家视野,去到别的地方,到1982年前后才得到确切的消息说Michel Recanati已经在两三年前在火车上自杀,之后才有了这部纪录片。(这也是从Michel Recanati去世到拍纪录片之间出现两三年时间差的原因,同时,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当时导演Romain Goupil 在制作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可能还有些May 68的影响,整个情绪并没有完全隔离。时间线是我自己捋下来的,记忆不太准确,但出入应该不大。)当“我”刚开始做这个影片的时候,“我”对里面人物有些的情感还是比较强硬的。现在我再看这个影片,我对这里面所有的人物更加充满温情,因为我实际上是更能理解他们,有一些长者的心理在里面。
以上所有关于导演Romain Goupil 的直接引语,都来自于对徐枫教授现场口译的转述,感谢~

三十岁殒逝Mourir à 30 ans(1982)

又名:Half a Life

上映日期:1982-06-09片长:97分钟

主演:罗曼·古皮尔/米歇尔.雷卡纳蒂Michel Recanati

导演:霍曼·顾皮勒 Romain Goup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