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播出时间接近,这片子很容易被拿来和《战火熔炉》相提并论,我个人更喜欢《战火熔炉》。
一方面有私人的偏爱,《战火熔炉》有一个片段,美国被俘记者拿着男主角的立功奖章细细端详,说中国的军人奖章制作工艺太粗制滥造了,模具和镀模不行。。。这是细节,也是实情,我爷爷是第一批入朝的万岁军38军,最初是炮兵,之后奉调在师部任警卫员,由于性格警敏又被调往一线战场担任侦察兵,腿部中弹造成终身伤瘸。家中保存的两块军功奖章,锈迹斑驳,现在已经跟废铁别无二致。。。曾经的热血、荣誉、国仇家恨,也随着民众的记忆渐渐消退在风中。。。导演能把这些场景真实还原,做为家属心里还是很感激的。这是我的一点私心偏爱。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主旋律片子急需大刀阔斧的改进。《跨过鸭绿江》这部片子,实话说,该有的毛病一样不少。
1、首先,主旋律片子最容易拍成《伟人传》,战场细节和战术展示不足。人民的胜利,变成伟人的胜利。做为一部讲述战争的片子,不把重心放在斗争激烈的战场、攻防调转也没有详尽展开,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2、台词太慢,镜头过稳,BGM宛如怨魂。这是主旋律片的通病,慢节奏的语速和镜头,往往可以比较好烘托衬托主题的庄严感,但容易把整个剧的推进效果拉低,这对战争片而言是致命打击。剧中14集11分左右,中国外交官在联合国大会上与美国唇枪舌战、慷慨激昂,本该意气风发的一幕精彩辩论,镜头和BGM却舒缓庄重,宛如灵堂上的丧乐。诸如此类毛病,从头到尾贯穿全剧始终。
3、人物塑造不够写实。上个世纪50年底服役的老兵,没有老兵会像片子里面那样讲话的,都是穷苦出身怂逼的老实农家少年郎,被烽烟战火锻炼的杀人如麻,九死一生活下来基本上讲话干干脆脆的,没有那么多漂亮嘴皮功夫,去跟女生和老总谈笑风生。绝大部分官兵斗大字不认识,进了部队才学会认字,而且字还未必认得全。。。
后勤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是见多了死伤惨重、生离死别,根本不是喜欢搞事的人,“ 女护士+青春漂亮=活泼惹事爱斗嘴 ” 这是对战地医疗女性的极大误解和侮辱。。。
美国军官也没有谁会像片子里面那样讲话,美国人是敌人,不是上串下跳的毛躁猴子,打战就是打战,部署就是部署,执行工作而已。没有必要用丑矮化对手,来烘托己方军官的伟大。《跨过鸭绿江》片中有多次出现美国政府召开记者会的场景,美国发言人的态度往往张扬跋扈,而现场记者则左右随意交头接耳。这样拍摄电视剧,不仅不写实,还显得导演欺负观众没有判断力。。。众所周知,记者发布会是官方向大众媒体、以及全世界披露信息的场合,假话可以滔滔连篇,但政治风度不能没有,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记者也应注意场合,不会如片中那样随意喧哗交头接耳。。。我相信这一点 你懂我懂大家都懂,但导演显然不想去懂。
主旋律片过于重视伟人塑造,小人物一般是工具人,起烘托伟人的作用。但小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哪怕战场中命如蝼蚁的小兵,他也是既单纯又复杂的。。。警卫员、小护士、老兵、孩子兵、美国记者、总统、美军军官等等等等人物,一个一个渺小的角色汇聚一起,才能烘托伟人和主题。。。小人物塑造的不写实、脸谱化、工具人,伟人形象也会呆板片面失去鲜活感和说服力。。。
4、《跨过鸭绿江》题材太大了,题材这么、跨度面这么广:两个大国持续4年的战争,多个国家卷入纠纷和博弈,牵扯面涉及战争、政治、外交、后勤生产和运输、国民经济、区域周边势力对抗和拉锯。。。这么大的盘子,就像义务教育那样去搞灌输:高度总结、总体概括、好好学习、认真向上,要求观众去配合制作方,这是行不通的,反映宏达叙事诗的剧本更应当注重从微观切入、用局部纠纷去带出全局面貌。
比如,剧中20集7分14秒冰天雪地中丧命的我方士兵,应当是长津湖战役中活活冻死的 “冰雕连”,这三个连来自: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三个连成建制被冻死 ,仅幸免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这还是上了百度百科,大家一搜就知道的,都没能在剧中留下多一些镜头,长津湖战役为什么会打得这么艰难、战略布置存在哪些问题、物资调配瓶颈在哪里、战术攻防和空间拉锯演变情况、我军将官又是如何克服困难、鼓励军心的?剧中一笔带过,没有深入细节展开。。。“冰雕连”做为国家大力宣传的典范事件,在剧中也就只得到几秒镜头的待遇,镜头时间还没老总们互道寒暄长,还有很多冻死士兵压根你们就不知道的,只在老兵中口耳相传、私下得知的。我所知道的就有第二批入朝的某军团,火车还未抵达,新兵们就活生生的冻死在车厢上。最后,有没有评上烈士我就不清楚了。
最后,我想谈一点朝鲜战争结束后的问题。朝鲜战争结束后,归国老兵能活下来的,一般都能顺利转业,有伤残遗留的,也按月拿到政府的伤残津贴。也有少数地方经济条件不发达,补助不能发放到位,或是下拨后被地方财政挪做他用,日积月累成为历届地方政府领导班子交接时遗留窟窿。
而退役老兵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多的伤痛是无法用财政津贴弥补的。。。常年累月精神处在高度警惕中,神经绷紧成了一种日常习惯,睡眠也难放松(我小时候一直觉得爷爷很神奇,谁靠近他的床边都立刻能警惕清醒过来),加上军人脾气火爆,容易得罪人,容易遭人暗算排挤,常年累月下来,不少老兵最终患上精神疾病。那个年代医院对治疗士兵的战后精神创伤,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老百姓对精神疾病有很深的偏见歧视,闲言碎语。。。老兵的精神问题得不到重视治疗,连老兵们自己也认为这是一种羞耻、抗拒服药治疗。无处缓解的战后精神上的创伤痛苦,容易通过暴力宣泄到老婆、孩子身上,战争的幽灵利用家庭向下一代传播偏执、狂躁、警惕多疑,家庭不和。
但受限于时代,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问题,今天我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能明白,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不仅仅是金钱和身体上的,更是精神和家庭上的伤痛,绝不仅仅是一代人的问题。这种伤痛会通过家庭,影响数代人的幸福。
愿和平崛起,战争不再来
2020年1月20日更新,有人私信问我老兵的烂脾气,所以在此我澄清一下--------------------
其实我家还不算最严重的,打小孩主要是用抽的,抽比棍子揍要好愈合(我是女娃娃 并不调皮,成绩也还行 年级前20名)。抽的可凶我奶奶妈妈都不敢上前劝,谁劝一起挨抽。没用棍子揍,主要是怕伤筋动骨把我给活活打死。。。打小孩下手轻一点,打老婆就没顾忌了,手边有啥操起来就打,摔茶杯是打人的标配前奏。。。我看家属大院其他小孩,比我更惨,我是站着挨抽,他们跪着挨棍子揍,挨打的理由五花八门,站没站样的吊儿郎当在楼下跟我们聊天,他爹飞起一脚踹过去、先揍为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基本靠一个字“打”,打老婆打儿子打孙女,“打”能解决的事儿绝不跟你瞎逼逼废话。。。
《跨过鸭绿江》剧中骂骂咧咧的彭老总,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在我看来简直就是通情达理的小天使了。但是老兵虽然脾气烂归烂,他们敢于站出来鸣不平、争公理,这是我很尊敬他们的地方。
有一次我爷爷在街上看到一男一女扭打僵持,男人说那个女人是他老婆偷了家里钱赌博打麻将,女人死死抓住自己的挎包不肯松手,说男人是抢包的她压根不认识。围观的人群没有一个站出来,只有我爷爷站出来质问男人,当时他已经70多岁高龄了。男人说不出女人的名字和籍贯,也不肯去派出所,最后骂骂咧咧走掉了。。。
但是我爷爷十分不赞成我做好事。我小学有一次放学,看到一个老奶奶摔倒在人行道上呻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扶起她,旁边店铺老板娘靠着店门看热闹,我路过看了一下情况,老板娘说你扶,你扶她起来我给你作证,我当时没听懂她意思,就是小孩子朴素的道德感把她扶起来,送她回家。因为她有点痴呆,找了好久才找到她的家人。。。等我送完老人急匆匆赶回家,一家人找不到我 都快急疯了。后来我爷爷说,小孩子成年之前不要做好事。他说,好人没有好报,说我太小保护不了自己。
2020年1月21日更新,评论里面骂我政治不正确,抨击我没有政治嗅觉的,还有人说中国解放军注重文化建设,志愿军战士不可能没文化、不识字,骂我抹黑人民志愿军 。我也不想吵架,难听的我直接删掉,再骂我就再删评。抗美援朝志愿军识字水平问题,我可以解释,但不接受攻击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候,新兵入伍有一个月集训,但是并不会细致展开文化普及教学,新兵集训的主要内容还是操练。之后抵达朝鲜战场,一线战士几乎是没有什么时间来读书认字的。朝鲜前线停战前,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认字接受教育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负伤转运到后方医院一边养伤一边学习。。。在部队医生的眼中,瘸腿伤骨不算严重、能走能爬 伤好立马返回战场。。。所以,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战士能接受文化教育的时间是相当短暂的。。。老兵们真正开始系统接受文化教育其实是在板门店拉锯式谈判休战期间、以及签订停战协议后战士陆续回国待业复员,这个时段是他们人生中为数不多短暂祥和、享受鲜花、国人爱戴尊重的美好回忆。部队会为战士组织文化学习,战士这才有了充裕的时间,开始真正系统化地接受文化教育。。。不过,识字率也不算很高,常用汉字3500个,复员转业前 他们能学到1500就相当不错了(四则运算就不要去难为人家了),要知道入伍前很多战士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等退役复员之后日常生活中慢慢接触、多阅读,识字率就上去了,几年时间就可以看报写字了。。。我所知道的老兵,很多都是这样子掌握了识字。
2021年2月1日更新-----------------------------------------------------------------------
第一件事情,退役老兵的津贴待遇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差劲。
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地方政府的财政负荷能力上,经济水平落后、没能被改革春风照拂到的欠发达地方政府,拆了东墙补西墙、大肆挪用是常见的事情。被拖欠的不仅仅是退伍战士的伤残津贴,差点发不出工资的县镇单位机关比比皆是。。。。南方沿海省份,一般是能够足额发放生活补助和伤残津贴的。
人年纪大了就容易生病,每个月能多拿几百块老兵们的内心是非常感念的。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到现在,物价飞涨,生活补助和伤残津贴也经历过好几轮的上调,前几轮调整 其实并不能弥补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差距,但毕竟说明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的流血牺牲。
2017年最新一轮上调,一年的补助金+伤残津贴 已经能拿到一万多块了。是最近30年上调力度最强的一次,总算是接近物价指数了。如果老人另有退休金的话,二三线城市养老生活已经是足够了。只是这一万多块钱不好拿,假设是1950年第一批入朝的20岁青年战士,得熬到87岁的高寿、身边的老同事老战友纷纷过世,才能拿到这一万块钱一年的补助金。。。讲实话,这个闯关游戏难度模式比较高。
第二件事情,我郑重如下声明:
评论区和私信跑来飙脏话骂我的粉丝挺多的,从生殖器官一直骂到我祖宗十八代。。。这年头时间就是金钱,有那个骂我的功夫不如踏踏实实努力工作、力所能力回馈社会。。。况且,我不是那种因为《跨过鸭绿江》粉丝跑来飙脏话骂我,我就怯弱地改变打分的人。我评我的分,如实讲出我的个人观影感受,请不要在骂我这事儿上浪费时间了,打分是2星不会改的。。。
请大家愉快看剧,理性讨论。
2021年2月16日更新-------------------------------------------------------------------------
刚看完《金刚川》,看之前本来以为是《上甘岭》那种高地保卫战,看完以后发现是军事交通线的局部保卫战。多角度重现的拍摄手法,一开始看着剧情比较混乱, 拍摄思路有点像《敦刻尔克》但叙事驾驭力薄弱 ,豆瓣也有很多人吐槽这点,但6.5分我觉得有点低了,个人认为应当在3.5星~4.0星之间。镜头驾驭的挺不错的、视听技巧也运用的非常娴熟,人设、BGM、服化道、特效等在 同类型影视剧中算中上水准,单幅画面挺漂亮。
看完《金刚川》,再反思《跨过鸭绿江》感触颇多,很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1、管虎,我说句公道话,他是有实力的。而 董亚春 导演,《跨过鸭绿江》豆瓣8.8分,可能是他这辈子在豆瓣上巅峰了。
2、管虎 的艺术风骨已经不在了。《 生存之民工 》9.5分、《 外乡人 》9.3分 ,现在的管虎已经拍不出这么好的片子的。诚然,他拍摄手法越来越娴熟,但是灵魂没有了。我感觉,他的变化,似乎是起自《老炮儿》。。。
《金刚川》有很强的商业电影的特征,影视效果也不错。但是,《金刚川》里没有管虎想要直抒心胸的内容,没有导演的精神寄托,影片结尾的老兵自叙 更像是年度总结报告 。看完总觉得这片子的 像是三魂九魄 缺了东西不完整。
3、董亚春 导演的《跨过鸭绿江》从头到尾、至始至终在努力且费劲的强烈呼应主旋律。但拍摄手法技巧、呈现力、叙事能力却有所不足。尤其对美感的驾驭力,董亚春 导演的才华落下风。
如果说,管虎是正经念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学院派。那么,董亚春导演 显然属于 野战派 转成 正规军, 他炮兵退役分配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师、半路出家、才当了主旋律专业户导演, 显然士兵出身的 董亚春 导演更偏爱大格局、大时代、大伟人、大战略,他的片子特别爱用恢宏的管弦乐从头到尾铺满整个剧。。。
我们可以拿两部片子的片段做个有趣对比:
《金刚川》结尾高潮部分,张译饰演的张飞,此时战友全部牺牲,而他也被炸断一腿一胳膊,战立都成困难,却坚持把仅剩的炮弹穿绳绑挂在脖子上,然后一歪一扭搀拄着木棍向玉米地的高炮走去,音效着重刻画:断腿上挂不住肉块混着脏血掉落的一声一声啪嗒。这是管虎喜欢干的事情,用镜头音效技巧,通过血淋淋直面战场上的血肉横飞,去揭示战争的残酷,凸出卑微人物的伟大,用人命如草芥来反衬热血精神的不朽。。。但卑微而伟大的战士, 拼上性命所守护的信仰和政治理念,是他不想谈及的内容。
《跨过鸭绿江》刚好相反,拿 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 在剧中的呈现手法 来举例子,董亚春 导演用的是:管弦乐 + 走马灯,这是他一贯爱用的三板斧:把一系列激烈的战役压缩到几个短短的镜头中,走马灯式地放映各个战场片段,时间停留短,画面量大,倚重 管弦乐,来烘托出恢宏庄重的气氛。。。刻意淡化细节和流血,避免了直面 战场的鲜血淋漓残酷、痛失战友的悲痛、资源短缺的困顿。尽可能把场景做的伟大庄重,不让观众停留在负面情绪中,而是把悲痛升华成伟大和不朽。。。这种不愿正视卑微人物命运的残酷,把剧本重心全押在歌颂信仰和政治的正确性、伟大性, 是董亚春 导演一贯以来的拍摄特征。
按说这两个导演吧都是北京人,同为60年代生,但风格却大相径庭。。。我也是想不通。希望有高人能评价,多讨论些。
大家也别觉得商业片火热大卖,就证明大众观影人的层次不高,因为那些火热的商业片有可能根本不是他们在看,他们的购票记录,点播记录,豆瓣好评,有可能像我一样都是被盗手机号给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