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很早以来就有,最经典的无非是特吕佛的《四百击》大岛诸的《青春残酷物语》《爱与希望之街》、寺山修司的《抛下书包上街去》、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另外与青少年问题有些关系的,或者不是很著名的,还有《玩转堕落街》那套残酷青春物语三部曲等等,但是国内似乎对于青少年问题的电影就非常少,《十七岁的单车》已经拍了有10年了,所关怀的却是70年代,实在与现实脱节得厉害。而一些地下的独立电影,例如棉棉的〈我们害怕〉,以及〈啊呀呀去哺乳〉虽然所采取的是同性恋人群这个视角,但是如果以青少年电影来看,却与时代联系比较接近。
新加坡导演陈子谦这次的〈15〉与以往的同题材电影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也许是最初想要拍摄的是个短片的关系,而之后却拍成了长片,因此影片是以几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为基础,然后在几个人物之间又或多或少的加以联系,因此整部影片看来并不是反映几个典型,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
影片中的情节非常写实,因此也被电检部门剪去了15段,但删减之后的影片同样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其中有一个剧中人物在厕所里割脉的情节,美工刀在手臂上一刀刀的割,仿佛也一刀刀的割在观众的心里,还有个镜头是SHAUN把迷幻药丸装近避孕套里吞进肚子的镜头,眼泪鼻涕一大把,着实让人看着心里难受。影片基本上都是5个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琐事,唱D歌、抽烟、打架、穿洞、纹身、撬课等等,而这些平常的琐事又被带上了青少年固有的童贞而变得非常的有趣。眼睛仔能在7秒钟里用四国语言骂人,SHAUN与IRICE拿着充气娃娃在大街上玩耍,在床上用充气娃娃摆弄出各种性交姿势,对着照片手淫,比生殖器大小等等,这些事情确实只会发生在这样年纪的青少年身上,而且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这样的生活比起让他们失去信任的成人,让他们适应不了的社会变迁,确实是充满乐趣的。M想要寻找一个高楼自杀,而且要让全新加坡人都能知道,于是他们换来了一帮兄弟帮忙寻找高楼,画面转换中,三个少年拿着我要死的牌子,非常的嘲讽,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麻木得毫无痛觉,而在观众心里,这样的轻松的寻死画面反而变得非常的沉重。
影片中少年间的对话非常有趣,“我们讲信讲义但不讲爱”对于这群少年来说,义气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能为兄弟挨打而聚集起来寻仇,他们讲究相遇的缘分,“如果做兄弟,就做一辈子的兄弟”兄弟间的义气是他们唯一的珍惜,而几个少年的父母却让他们非常的失望。“我的妈妈每次换男朋友,我家就得换地方,我已经记不清楚叫过多少人爸爸了”。“最后一次吃蛋糕是奶奶死之前,以后就没人记得我的生日了。。”他们会站在大楼的天台上互相咒骂对方的父母来发泄,他们宁可住在兄弟家里,也不肯回家,或许思想逐渐成熟的他们,在逐渐建立的独立人格的时候却不能认同成人们的行为,并且又得不到家庭的人性关怀,因此使他们对成人失去信心,对社会逃避,而把信任转向与自己相同的兄弟,宁可相信义气并希望能够永远保持这样的友情。剧中也有对于未来的讨论,“当兵,有一份职业,或许能遇上个不错的女孩子,以后结婚,如果合不来就离婚”云云,对于未来的思考也显示出他们逐渐完整得人格。
话说回来,能看到新加坡有这样一部以青少年问题为主题的影片确实也非常欣慰,至少这样的问题已经逐渐被人所重视,而回过来看国内,那些著名的导演宁可把时间精力金钱花在拍摄商业电影上,却不会去审视一下社会上那些普通的人或事,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记得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在自传里提到,他所拍摄的都是社会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而现在国内,不知道还有多少著名的导演会记得这样的话。

15 (短片)(2002)

上映日期:2002-04-13

主演:Melvin Chen/Vynn Soh/Shaun Tan

导演:陈子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