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火的网络事件当属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王功权在微博上高调宣布与王琴私奔,当然还有投资越来越大票房越来越高的中国电影,但在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却也有冰冷的角落,如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但即将于近期上映的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绝代:末代女土司》却与最火的网络事件巧合上了。是的,“私奔”,简单的概括下剧情就是说一个清末民国初一个彝族小土司捡来的女儿彝兰企图与汉族师爷郑玉堂私奔失败,从而屈从嫁给救她的另一部落族长大日抹凤世雄,但这个弱小的女子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彝族各部落间打杀不断的战乱局面,从而成为一代大土司的故事。想想,若彝兰与郑玉堂私奔到城市,那这个文化程度有限的少数民族少女就绝然无法用大爱消解彝族部落间的争斗成为传奇的女土司。私奔的成败完全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理论。成,是痴情男女的小爱,败,却是民族国家的大爱。

其实说起少数民族电影,也许有些人还记得《刘三姐》(壮族)、《五朵金花》(白族)、《阿诗玛》(白族)、《冰山上的来客》(维族)这些新中国早期的经典影片,但对于今天的少年们来说,他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电影还有多少呢?是冯小宁的《嘎达梅林》还是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又或者陆川的《可可西里》、田壮壮《茶马古道》,先不说影片的商业性有多强艺术性是否高,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今少数民族电影的受众群绝对不多。

分析起来原因当然是复杂多样的,太商业或者太艺术,其实都不是少数民族电影不被人关注的主要原因,关键是什么呢?少,真的太少了。因为太少,所以根本无法被人关注到。近年来被大众知晓的几部电影基本都是讲述藏族与蒙古族故事,除了章家瑞执导的关于彝族婚俗的《花腰新娘》,关于其它民族的电影可以说基本缺失的状态。藏蒙两族独特的民族魅力和地域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占了不少优势,但这也反映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结构的失调,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少的可怜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却只能把镜头对准藏族与蒙古族这两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精神面貌都各不相同。《绝代:末代女土司》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性,但依旧不够。

特别是《绝代:末代女土司》这样的电影,其实更是非常纯粹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首先影片改编自云南本土知青女作家黄晓萍的《绝代》,作为一个在彝州哀牢山生活了许久的人,她早已将自己视自己为彝山“土著”,而该片制片人邓凯本身也是云南人,对于这样一部讲述云南金沙江峡谷末代女土司的故事的电影,显然更能把控影片的民族特色与人物特质,当然主创团队中还有更多的云南本地人,他们的少数民族身份已经决定了这部影片能更准确的把握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影片必然可以更真实完整地呈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特征等,而且,这种呈现是以一种非外族猎奇式的眼光在展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民族习俗等民族特性,通过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以更宽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影片更深刻的含义,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影片获得本民族与全世界观众的认可。

在电影圈虚高的今天,太多的导演和投资商都存在投机的心态,好比李安的《卧虎藏龙》红了,于是导演们一窝蜂的去拍古装大片;《阿凡达》赚了钱炒红了3D概念,于是又一堆导演集中玩3D,国内国外都如此,先不说技术是否达到,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弄个3D效果。而什么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就真的一边自己玩去了。较少的制作宣传费用导致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关注度低,拍出来的电影既没有赚到吆喝也没有获得票房,在这样的市场下必然导致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日渐减少。时间一长,投资少、产量低、票房差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扭转这样的局面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说在今天去投资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都是非常勇敢的人,有心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愿意拯救、展示并弘扬名族文化的人。

少数民族电影是对不仅仅是对中国电影题材的丰富,甚至对世界电影也如此。抛开民族性,不要挤破头去抢夺一种类型的电影市场,以一种大爱的方式,把冤家都变成亲家变成朋友,心平气和、不急功近利的去拍一部纯粹的有文化的电影,这似乎更值得影视投资人以及电影从业者们去思考。

PS:刚听说几个小时前,《绝代:末代女土司》的发布会上制片人邓凯在上台致辞时表示昨晚遭到女主角宋小宁及八位彪形大汉的“绑架”长达5个小时,并说原因是宋小宁认为剧组借她的名义进行恶意炒作,在网上发布导演金琛和她的绯闻。希望这只是一些误会,无论是不是炒作,一部好的艺术片都应该与这样的新闻绝缘才对。

叶小凯

2011年5月25日

绝代-末代女土司(2011)

又名:The Last Headwoman

上映日期:2011-06-02片长:93分钟

主演:宋小宁 Xiaoning Song/晋松 Song Jin/于莉红/缪以琪/李海斌/李卫/张吉顺

导演:金琛 Chen Jin/陈明新编剧:金琛/黄晓萍/郎启波/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