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宇、任达华、郑浩南、谭耀文——这四个名字和《冲锋车》的片名摆在一起,原港原味的暗示就在坊间升起了。四个代表着港片黄金时代的中年港星聚首,合拍一部仿佛在致敬1981年郑则仕版《冲锋车》的作品,一定是如《打擂台》一样在委婉悼念逝去的港式文化。

事实上,《冲锋车》的野心和格局不拘于此,其导演编剧刘浩良的用心也远不在此,这位年轻的新式香港电影人,近年来一直从事的便是将老港式文化,融会贯通为新电影风格,《画皮》中的魔幻爱恋、《大魔术师》里的怪诞幽默、《一个人的武林》中的别样武侠,都来自于刘浩良的笔触。

这位香港新电影人的创作开始就是混杂着各种文化,而他首次执导的作品《冲锋车》的新、杂、港的意味风格更是鲜明。

《冲锋车》的开场充斥着小人物与中年危机,四个老兄弟十多年后重聚,带着十六年前的一些芥蒂,满面愤怒的凑到一起再做贼,是的,你没听错,四个人大义凛然地表示,我们要重新开始做贼。

虽然是以中年人的“再创业”作为主线,《冲锋车》的镜头语言却一点不中年,美漫式的分屏、夸张式的对白、凌厉的闪回,让这个中年危机式的故事背景并不焦虑,甚至还有些热血。四个中年笨贼开始了偷盗之旅,计划载体是改造小巴为冲锋警车,冲淡警方注意力,从而去抢劫运尸车。

有趣的是,言之凿凿准备做坏事的四个贼穿上了警服,预备大杀大抢,而很快穿上警服的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一股身份的倒置,在研究抢劫的路上拯救了被抢劫的少女,正义感欣然而生。在笨拙地进行抢劫的时候,则遇到了故事的另一条线:另一波假扮警察抢劫的贼们。

此时,《冲锋车》的主线赫然拉开,一个普通的警匪故事变成了“贼喊抓贼”,一切巧合、冲撞、交叉和危机都在一个夜晚、一条山路上展开,观影体验也由此变得妙趣横生,它不再像一个致敬老港片的港味影片,而更像起多线叙事的英式黑色幽默,巧合遇巧合、横空出世与绝处逢生在剧情缠裹中此起彼伏,让这个本来很像动作片的电影更加文本化。

每个好的故事都要有死亡和血腥作为高潮,《冲锋车》也不例外,“非常突然”的一场全灭式的死亡,让电影的氛围焦灼紧张,但取之不尽的黑色幽默又层层渗透,让人感受到无从认真的残酷感。

《冲锋车》最终的正义与生理来得异常荒诞,四个一事无成中年男人,拿着他们年轻时玩乐的保龄球,那上面写满了他们对彼此的承诺和对世界的承诺,穷途末路时代表枪炮子弹成为了攻击武器,导演在最后一刻还不忘热血中讽刺一笑,这令《冲锋车》的热血半边黑色半边热烈。

从2000年至今,港人与港影在北上的大潮中,总忍不住展现着一种对文化割裂的哀悼:表面被北上的大潮同化,内心却总守着过去的好时光,在“港片已死”的口号被长期集体呼喊的酸涩中,香港电影族群的心理变得持续敏感且傲娇。

但在2008年之后,随着《桃姐》、《盲探》、《寒战》、《毒战》等杂生却落地的新港片的诞生,香港电影或者说合拍电影找到了新的路数,从行业规则上来说,娱乐总会吃掉它的孩子,以便为新偶像、新风尚、新电影腾出空间,所以,新的香港电影人吃掉了老港片,生出了合拍片和新港片,而以《冲锋车》为例,它身上写着中年香港的危机烙印,同时也有着新潮的美漫文化、接地气的黑色幽默、极尽癫狂的娱乐性、完美闭环的文本剧本,它脸上写满了不屈不挠的个性,一如电影中不停追逐正义的贼们:在身份倒置中重新找到了自己,认可了自己,也和解了自己。

冲锋车衝鋒車(2015)

又名:Two Thumbs Up

上映日期:2015-04-03(中国大陆) / 2015-03-30(中国香港电影节) / 2015-04-02(中国香港)片长:104分钟

主演:吴镇宇 Francis Ng/任达华 Simon Yam/古巨基 Leo Ku/谭耀文 Patrick Tam/郑浩南 Mark Cheng/思漩 Christie Chen/姜皓文 Philip Keung Ho-Man/纪焕博 Rock Ji/庄洁梦 Jiemeng Zhuang/张豫玥 Jamie Cheung Yu-Yu/邵音音 Yin-Yin Shaw/高捷 Jack Kao/罗永昌 Wing-cheong Law/麦兆辉 Alan Mak/庄文强 Felix Chong/胡耀辉 Mark Wu

导演:刘浩良 Ho Leung Lau编剧:刘浩良 Ho Leung Lau

冲锋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