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之中,香港电影已经好久没有出佳作了。去年的《窃听风云3》、《魔警》这类大制作都反响平平,更不要提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版《冲上云霄》以及《男人不可以穷》。所以,清明小长假前上线的《暴疯语》获得不俗口碑,还真的是个意外。当然也不能算特别意外。刘影帝+黄教主奠定的票房号召力,对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相形之下,顶着“烂片王”头衔的吴镇宇主演的《冲锋车》的观众号召力,的确略逊一筹。但是说到故事的精彩程度,《暴疯语》就显得有点不够看。如果说《暴疯语》好看算是个“意外”,那么同为新人导演处女作的《冲锋车》,就绝对称得上“惊喜”;而另一部话题颇具争议性的港片《雏妓》,在故事深层内涵挖掘方面的功力,也是甩开《暴疯语》好几条街。
《冲锋车》:港产喜剧片的精彩回归
虽然没有刻意强调自己“港产”的身份,但《冲锋车》给人的感觉却是沉睡多年的港片精神的全面爆发——看似油滑与“抵死”的腔调下,其实满是认真和执着;而建基于独具香港特色的荒诞笑点,也是充满普世价值的黑色幽默。
简单来说,《冲锋车》讲了一个“盗亦有道”的离奇故事。片中,以吴镇宇为首的四个“笨贼”驾驶着改装成冲锋车(香港警察的巡逻车)的小巴车,穿起警服准备去打劫一辆以尸体洗黑钱的“运尸车”,不料却与另一班同样改装了冲锋车、但却是荷枪实弹来抢尸的盗贼“撞桥”。连打劫都能“撞桥”本来就已经够荒诞的了,更荒诞的是,明明自己就是假扮警察的盗贼,但面对这帮带着AK47、滥杀无辜的“恶贼”,这帮“笨贼”竟然被激怒,把自己当做真警察,打起“替天行道”的口号,誓要追缴恶贼归案。

当然,如果仅止于此,那《冲锋车》就只不过是又一个情节夸张的猎奇故事。片中,穿上警服的“笨贼”们忽然之间对自己的“真假身份”和善恶与否搞不清楚,一边执着地认为“小巴涂成了警车也还是小巴,就像盗贼穿上了警服也依然是盗贼”,一边却困惑着身为一个贼到底要不要去做应该由警察来做的事,但又因着本性的善良救下了差点被强奸的少女和差点被拐卖的儿童;而另一边厢,一直执着地认为“穿上警服才能做除暴安良的英雄”的小警员古巨基,却在偶遇这帮假扮警察的“笨贼”后被点化:原来英雄这件事,穿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在一系列因为“身份错位”而显得荒谬滑稽的人物行为下,其实是关于绝对的善恶观念、关于黑白是非分界点的探寻,这是港片最擅长的以荒诞故事解构严肃道理的叙述方式,也正是《冲锋车》所继承了的最精华的艺术价值。

尽管人物众多,但导演打造角色性格、对白和故事起承转合的能力都相当出色。不管是吴镇宇、任达华、谭耀文、郑浩南饰演的四个“笨贼”,还是古巨基演的底层小警员,个个角色都性格鲜明,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争斗和矛盾落脚点,并且与主线故事的交代穿插得错落有致,简洁明快,丰富而不拖沓。特别是四个“麻甩佬”式的笨贼形象,他们虽然外形失望、经济失败、满嘴脏话、言必称“屎尿屁”,行事总带着点鲁莽冲动不上道的匹夫之勇,但其实他们有他们自己瞻前顾后的小聪明和小机智;面对警察时他们是没有原则的贼,但真正遇见灭绝人性的残暴之徒,他们却因本质的良善而瞬间激发正义之心。即便是捉到恶贼之后,四人投案自首的情节,影片的处理也没有落入传统说教的俗套,而是让人物延续了他们小小油滑、永远乐天、以自嘲自讽消解压力困境的处世态度。这样的形象,是传统港片中最擅长打造的“市井英雄”, 不仅对本地观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即便在内地市场,也容易引发身为普罗大众的绝大部分观众的共鸣。

对《暴疯语》而言,黄晓明可能真的是最大亮点
回头还是来说一下《暴疯语》。相比于以荒谬赢得出奇制胜效果的《冲锋车》,打着“烧脑巨制”旗号的《暴疯语》就真的不能算是悬疑片。如果再比对同时讲述精神分裂症的经典作,小李子那部《禁闭岛》中,由始至终就没打算让观众猜透到底谁才是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题材的《暴疯语》其实没有花太多心思让观众猜测刘青云和黄晓明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得了精神病;影片的中段,导演就已透露太多线索,让人很容易洞察到,身为刘青云的精神科主治医生的黄晓明,才是那个真正患了精神分裂症的人。

一部泄露了谜底的悬疑片还怎么能烧脑呢?所以《暴疯语》一上来可能就打错了招牌:“脑洞大开”才不是优势(何况有无数同题材的烧脑经典珠玉在先,宣传方实在有点不自量力),影片的着力点分明应该映衬刘青云在片中的那句台词:“医生有病,你又不是第一个”——这意味着全片最大的看点,确实应该由黄晓明的演技来承载:透过他演绎的这个年轻有为的精神病院院长,在发病前的专业自信,与发病后的焦虑、疯狂,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的极端对比,带给观众强烈的精神震撼。就像同题材、也采用相同处理手法的《黑天鹅》一样。但是,不得不再度为新人导演的这部处女作略感惋惜,毕竟晓明同学的演技离娜塔莉•波特曼实在还是有一大截距离。

当然,把问题全部推卸给演技不到位又有点过分,毕竟晓明同学也算相当努力了,何况片中一干帝后级和资深实力派演员的演出仍是相当出色。所以,事实上《暴疯语》仍是弱在了讲故事的功力上。毕竟,就算演员的技巧再出色,如果对故事背后透露的人性没有更深的挖掘意图,那么角色便很难变得立体,影片最终也只能变成一个讲了100多分钟的奇闻异事。《黑天鹅》的结局之所以让人震撼,是因为Nina最后向分裂出的人格,也是向自己刺出的致命一刀,象征的是她对艺术、对完美的自我的癫狂追求,癫狂到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地步;而《暴疯语》的最后,黄晓明饰演的医生为了保护女友不被伤害,也向自己分裂出的人格刺了一刀,但由于影片前段中两人的情感关系压根就不是叙述的重点,这一刀刺得反而有点隔靴搔痒,让人觉得导演只是纯粹借鉴了经典的桥段而已。其实,黄晓明的这个角色,在人性上也有着执着到变态的一面,只可惜影片没来得及深挖——看来新导演到底棋差一招,忙着好好地把故事顺畅讲完,却顾不上在细节上做过多的深挖。

所以说到底,哪怕时光网、豆瓣电影等网站上对《暴疯语》的评分不及《冲锋车》来的高,但它到底还是赚到了不错的票房和关注度,可能真的要感谢黄晓明的努力。毕竟,当观众们抱着“看看你演的怎么个烂法”的低期望值走进戏院,却发现“竟然演还蛮不错”的时候,也就很容易觉得超值,自然而然地点赞了。
同场加映:不亚于商业大片的争议题材文艺片《雏妓》
其实,无论《冲锋车》还是《暴疯语》,两片的选题都能够跳脱传统商业片的既定思路另行其道,十分难能可贵。无独有偶,另一部不久前上映的港产片,也因着其十分惹眼的独特题材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很可惜,因为涉及题材太过大胆,内地观众恐怕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欣赏到该片。这就是由阿Sa蔡卓妍和任达华领衔主演,由一向关注社会争议题材的香港导演邱礼涛执导,讲述性工作者故事的《雏妓》。
因为片名和涉及题材的缘故,又因为片中有阿Sa与任达华大尺度的激情戏而被定做“三级片”,所以影片很容易被当做是描述年幼性工作者(“雏妓”一词的本义)生存状态的故事。但事实上,影片想说的,远比单纯说雏妓多得多。

影片的故事梗概听起来其实波澜不惊:身为杂志记者的阿Sa因为工作遇挫,前往泰国散心,遇见在酒吧卖身的雏妓“Dok-My”,不忍Dok-My被人糟蹋,千方百计要为她赎身。但其实阿Sa这么拼命,是联想起自己曾经形同“雏妓”的经历:原来十多年前阿Sa被后父性侵,被逼离家出走,遇上大她30岁的任达华,两人意外发生了肉体交易。从此阿Sa被身为教育局要员的任达华包养,以此换取读名校、考大学的机会。特殊的关系维持了八年,到最后,阿Sa与任达华之间究竟是单纯的包养,还是如父女、更如情人一般扑朔迷离的关系,终于在二人之间掀起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风暴……

“雏妓”,其实只是故事的一个“引子”;而从阿Sa这个角色的经历中折射出来的,关于父权社会中,女性究竟如何脱离“被救赎者”的身份真正获得“自由”的探索,才是影片的真正主题。影片中有一段非常经典,也是全片高潮的场景:因为推行教育新政而被媒体和学生诟病、倍感压力的任达华到阿Sa的住处要求发生关系;对新政也心怀不满的阿Sa,以第二天要交论文为由拒绝对方。任达华有些生气,抱怨阿Sa“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听话了”,竟也和激进学生一起批评起自己的工作,也不想想她能读新闻专业都是因为自己;阿Sa就此突然发飙,高声叫出全片第一句劲爆的对白:“我有被你搞的!我吃的我住的我的学费全都是自己赚来的!”猛然被冲撞的任达华,第一反应自然是一巴掌打在阿Sa脸上。此时的导演没有让阿Sa像平庸电影中的女人一样咧开嘴大哭大叫声称“连我妈都不敢打我”,倒是让被打懵了几秒的她做出了一个更为劲爆的举动:她干脆脱掉内裤扔到任达华脸上,高叫:“你搞啊!你不是想快点吗!来啊!”任达华当然是一句话不说愤然摔门离开。影片此时插入了阿Sa回忆式的旁白,感慨说她当时并不知道,任达华之所以生气走开,是觉得真爱被误解而受伤。

然而,任达华的摔门而去,非但不是真爱被误解的受伤,反而是“权利被顶撞”的尴尬。阿Sa这个“事后回忆”的理解,根本是情感寄生者无力的一厢情愿。她并不懂得,她处于一个绝对权力的游戏之中,她与任达华的关系,大家心知肚明,却绝不可捅破。这种关系的可怕,在于权利的控制方,不仅要求被控制方绝对服从,更甚的是,要她们“心甘情愿”地服从。一旦对方出现反抗迹象(哪怕其实她根本不是出于反抗,只是因为很傻地爱上这个男人了),他便要果断宣告关系终结,以免横生枝节多惹麻烦。(比如,果不其然的,阿Sa后来要求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公开二人的关系,等等。)
不得不说,导演对故事中的阿Sa实在有些偏爱。一直到故事的最后,他都让阿Sa继续相信任达华是真的爱自己,而没有赤裸裸地把真相撕开给她看。不过,或许导演也正是想这样揭示一个悲哀的现实:身为记者,理应更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与“独立”的阿Sa,却终究无法走出对情感依赖的困境,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也就有了影片后续中,任达华绝症去世,阿Sa也心灰意冷,在泰国酒店冰冷的浴池中打算割腕殉情的一幕。

有人说影片对现实中雏妓这个社会现象(比如真实的“Dok-My”们的遭遇状况)的刻画实在是太少了,“雏妓”这个片名反倒成了幌子。但在我看来,这个片名取得相当震慑人心:“雏”,换言之便是“未成熟”。如果说被称作“雏妓”的年轻女孩们,因为未成年,除了依靠出卖肉体获得物质上的救赎之外,别无养活自己的办法,那么,对于这个父权社会中所有的成年女性而言,在她们的精神世界里,是否已经成长的足够完善?她们是否还在等待着被男性、被爱情救赎?是否无法以自己充沛的心灵世界获得情感自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人,也都是影片所指的那一类,精神世界中的“雏妓”。

文:felinyiu [百视通总编室i评出品]
声明:文章版权归百视通所有,转载及收看更多精彩评论,请联系百视通微信号:ibestv。

冲锋车衝鋒車(2015)

又名:Two Thumbs Up

上映日期:2015-04-03(中国大陆) / 2015-03-30(中国香港电影节) / 2015-04-02(中国香港)片长:104分钟

主演:吴镇宇 / 任达华 / 古巨基 / 谭耀文 / 郑浩南 / 思漩 / 姜皓文 / 纪焕博 / 庄洁梦 / 张豫玥 / 邵音音 / 高捷 / 罗永昌 / 麦兆辉 / 庄文强 / 胡耀辉 / 

导演:刘浩良 / 编剧:刘浩良 Ho Leung Lau

冲锋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