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环球在大萧条时候搞的恐怖小电影之一。科学怪人(Monster)化身沉睡3800年后复活的古埃及大祭司;不在詹姆斯·惠尔的镜头下,他的外形还是那么不似人类,举止还是那么严肃,本性还是那么纯真多情,那么富有人性的质感——或者说,守望在人性的对立面上。想起1999年翻拍片里的那位大祭司,眼前浮现的是一个肌肉发达、长得还不错的动作明星。汗。而这位呢,当然所有人都无一例外能想起科学怪人,此外还有贵族的优雅、僵尸的僵硬感和异族的异质感。
1999年版可以说是出色的娱乐盛宴,恐怖元素退到后台,冒险和喜剧是重中之重,言情和正邪大战在一旁辅助。而大萧条时代的人们也有他们的娱乐:在一个平行的异次元世界里啃噬恐惧,真实的恐惧。恐怖,在1932年版本的《木乃伊》里压倒了其他一切元素。言情位居第二,冒险和喜剧几乎没有看到。
在有声片的黎明里,电影总是说话太多,配乐太少。《木乃伊》也是如此。有人感叹,木乃伊复活出走的那场戏里,配以恐怖片常用的音效就更完美了。我倒是更喜欢现在的效果。那种纯然的寂静与封闭的狭小空间搭配起来,让我紧张。寂静中,只有年轻无知的英国考古工作者断断续续地念出咒语的声音。层层包裹的木乃伊微微睁开眼。而后,一只手出现在年轻人的身边,他转身,看到了什么。下一个镜头里,期待看到更多的观众,只能看到年轻人疯狂的眼神和叫喊;而复活的木乃伊,只在出门时留下一条窄窄的裹尸布缓缓拖曳在后。
没看到,永远比看到的更让人害怕。恐怖片控制观众情绪的第一定律,在这里用得简洁而有效。
大祭司就此消失在人群里,他在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他为之而死的公主。痴情的男主角因为女主角而背弃神灵,以不死之身,寻找转世轮回失去记忆的爱人:这俨然是《吸血惊情四百年》的骨架。后者和1999年的《木乃伊》一样,塞入了很多娱乐大片的元素,而放弃了导演科波拉以往在艺术上的野心,虽然全程热闹非凡,艺术成就上还不及同样富于娱乐性的《夜访吸血鬼》。
而白人和异族之间抢夺女人,白人永胜:这又是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戏剧和电影中长盛不衰,并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银幕上到达顶峰的母题。很多时候,我真的不想再重复这个写过多次的话题。但这一主题几乎在那个时期所有东方题材的电影里都能太过明显,很难回避,见得太多,我倾向于把“主题”升格为“母题”。《木乃伊》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算是有一点异色。
女主角海伦,前世是神庙的女祭司、大祭司的恋人、法老的女儿,今生是英国驻苏丹地方官的女儿,英国和埃及混血儿,一度在现代和前世的两个自我之间挣扎。英国男朋友一干人等的挽救计划,并没能把她从大祭司的召唤中争取过来,她的前世记忆和爱情还是被完全唤醒了。有趣的是,大祭司让她放弃凡胎肉身,先死去变成木乃伊,再复活成为和他一样的活死人(living dead),她却害怕了,拒绝了。
大祭司质问:我为你长埋地下3800年,你怎么不能为我死而复生(大意)?
女祭司却决然选择了此生的肉身,而不愿遭受死亡和被做成木乃伊的痛苦。她的英国情人和老师赶来了,他们都不是大祭司的对手。是她自己祈求古老的神灵赐予她已经忘记的咒语,用古埃及的方式结果了古埃及的木乃伊。
东方恶人死于内部PK,而不是西方世界英明神武战无不胜的民主科学;争夺女人的胜利出于女人对死的恐惧,出于爱的背叛,而不是西方人价值观的吸引——《木乃伊》在东方题材的电影里算是一个小小的异数吧。
可惜,虽然在气氛营造方面有上佳表现,情节构造简单仍不失工整,但《木乃伊》在人物塑造和情感呈现方面,还是粗糙了些。我在想,大祭司化为白骨的时候,来一句“原来她不是我的Anck-es-en-Amon公主,她3800年前就永远离开了我”,会不会好一点。

木乃伊The Mummy(1932)

又名:Cagliostro / Im-Ho-Tep / King of the Dead / Mumien Vaknar

上映日期:1932-12-22片长:73分钟

主演:波利斯·卡洛夫 / 齐塔·约翰 / 大卫·曼纳斯 / 阿瑟·拜伦 / 爱德华·范·斯隆 / 布拉姆韦尔·弗莱彻 / 

导演:卡尔·弗洛恩德 / 编剧:John L. Balder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