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老舍本来是我寒假的计划,可惜事情很多,最后只写了《猫城记》的读后感,其余的书都来不及重看,有点可惜。这两个星期恰好又找到《四世同堂》的第一版电视剧,正好在工作间隙重温一下原著情节。如今大概归纳了十点,以作观后笔记,同时也算是《四世同堂》一书的读后感了。
  
  人物篇:
  
  1、老一辈的惶惑
  
  祁老人,还有四大妈等等一批可以归纳为老一辈。他们经历战乱,自以为圆滑世故,储三个月的粮,用破缸把门顶上就坚守着日子。他们对老规矩老秩序奉若神明,并以老秩序对待自身,以求得生活上的和谐。这种“顺民”思想,对于上级管理者,是个很好的管理工具,无论是大清,民国,还是占领者,对待下层的管理成本都是很低,并且这一辈的人很少向上索取什么,太平的时候,自是能勉强维持。但到了战乱时期,他们仍旧不知变通地贺寿,送葬,妄图还用相同的法则维持,结果都以失败困顿告终。老一辈也许是惶惑的,但这些都是墨守者的工具思维,他们甚至连秩序的破坏都不知道原因。这种思维其实至今依旧存在,在当代,依旧能让人深思。
  
  2、中生代的偷生
  
  祁爸爸,白巡长,小崔,金三爷,小文夫妇,甚至钱默吟都属于这类范畴。他们比祁老人多了一份看待世间无常变化的心眼,多了一种分析的思维,但他们还是逃脱不了秩序带给他们的桎梏。义气为上,和为贵,凡事忍让,避重就轻,他们的表现,甚至不如倚老卖老对着占领者的枪口呼号的祁老人。因为他们正是当时时代的黄金一代,或者有祁爸爸的资产,白巡长的人脉,金三爷的武力,小文夫妇的知识,但他们在受到侵略时,都在犹豫衡量(小文或许多了点前朝遗民的心态),结果或是折磨得像钱默吟那般才晓得反抗,或是在生活的思索之间就无辜被害。偷生,或者能给反抗者一点锦上添花的帮助,但在雪中送炭的时候,他们却都沉默了。
  
  3、新生代的责任
  
  钱仲石,祁瑞全,或者加上祁瑞宣等都应该算是饱受饥荒的新生一代。前两者热血青年,少受秩序思维束缚,很果敢地就跑去反抗了,不管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都值得大加称赞,这其实跟现代市民维护自身权益都是一样的,属于自然而然的反抗。大主角祁瑞宣毕竟是小说中最立体的人物,他学识高,同时肩负着家庭的责任,在反抗的时候,尽管没有走出去,但却成了小羊圈里的思想启蒙者+经济后勤人,作用不比他三弟低。维持生存,思想启蒙,经济后勤,祁瑞宣作为新生代的佼佼者,算是尽了三分之二的责任了。祁老大的角色,很应当让当代的一些小愤青学习学习,野蛮体魄外,还要清醒头脑。
  
  4、女性们的突围
  
  作为时代的转折时期,小说里面的各个女性角色都很值得去研究。高第和尤桐芳的思想属于中生代与新生代之间,在钱家丧事中积极捐物,在冠家漩涡中努力生存,直到最后,和钱默吟一起,完成自己理想的升华;但个人觉得这种牺牲还是有点局限和不值;钱家嫂子和小崔老婆是最老一辈的思维,前者狂呼丈夫死了自己怎么办,后者衣着破烂依旧默默跟随丈夫,在秩序中忍受度日,可悲可叹;韵梅尽管文化不高,但跟随丈夫,四处打点,她的思维自是比祁老人祁妈妈都开阔些,尤其在见到家婆拿大洋保二叔不保丈夫的时候,她应该对这个世界看得更明白一些了;最凄惨的要数招弟,作为祁瑞全的前女朋友,她的见识聪颖应该不会比姐姐高第差的,只是一来性格较为计较,二来家人不断逼迫,让她被孤立在父母和姐姐两派中间无依无靠,从此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甚至被前男朋友掐死,绝对的可惜。
  
  5、圈外人的机会
  
  每一次的社会动荡,都给一些非主流的人群一些机会,比如这次的侵略,就给了之前备受冷落的冠家一等一次绝好的翻身机会。如果仅从改变的角度看,冠家们在北平陷落后的表现都是无可厚非的,中国历来的变革参与者,大都是当时社会的边缘人,他们不改变,就得继续被歧视,被小众下去,永远融入不到秩序的保障当中。可是冠晓荷的软弱,让他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他的失败,来源于他对秩序的眷恋,消灭的和想得到的对象合在一起了;大赤包在翻身道路上拒绝一些,但她是没有分析清楚,她新得到的权利更加脆弱,利益只能由别人供给,随时都可能被人翻脸断供;蓝东阳不学无术,被旧秩序遗弃,从而投靠侵略者以狐假虎威,视觉甚至比冠家要短浅;祁瑞丰出身中产(应该算吧),有学识,但对墨守成规的旧秩序不太赞同,视觉还算比较高的,然而根基较薄,小羊圈里只能站队到冠家,最后在一堆世故的饿狼群中败下阵来,也很发人深思。
  
  书外篇:
  
  6、书中反映的社会
  
  假如侵略者不出现,分析一下小羊圈里的生活,也是有一番意思的:祁家大户中产,有布店,有教书,有大学生,算是不错;钱家书画+司机,生活应该还行;其余合住的几户,拉车剃头放留声机的,生活质量就有点问题了,小文夫妇靠艺术表演,未来生活其实不太清楚。总之未见太多工业相关的人员,低端服务业倒是有一些,其余就是前朝的文化艺术遗存了。
  
  7、老舍本人的立场
  
  本作品是老舍听夫人在北平的亲身感受,再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里面各位人物都能反映作者对侵略的态度,就是:君子式的反抗,同时希望平民提高自身修养,以文学改造社会,并对“顺民”社会有所认识,但并不太排斥。
  
  8、书中描写的日本
  
  算是用了对面写来的方法,通过小羊圈人们的生活反映,后来日本人住进后,才有一点正面描写,但都是以十分平民的视角解读,并没有太多战斗角度渲染,可能跟作者一直在国统区有关,无论是钱默吟,祁瑞全,还是日本人,体现的形象都有点空洞,甚至不如着笔相对较少的小崔他们。因此书中最后写的“起风了”的部分,有点浪漫,也有点模糊,日本在书中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
  
  9、老版电视的评价
  
  一个时代一种风格,在这个纷繁杂乱的21世纪,再也拍不到老版的这种淡定,甚至缓慢的电视剧出来了。老舍的文艺气息很浓,笔下的任何事都有种老北京的慢悠悠感,老版虽然色彩,布景,节奏都不甚理想,但也算恰好适合原著的味道,甚至演员们隐隐的舞台剧范儿都似乎是为《四世同堂》量身订造一般。
  
  10、一点观后的花絮
  
   像鲁迅文章应不应如教材等破事一样,总觉得文学、甚至科学的学习之路都是广泛的,五四一批的作家文字未必能和现代社会与时俱进,但学习肯定不应该拘泥于课本。“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老舍的东西,虽然离我们的时代也很远了,但换一个角度欣赏,或许能收获一些做人做事的教训呢,畅销书好读,商业片好看,但老舍们也应当有他们不朽的理由。

四世同堂(1985)

主演:邵华 Hua Shao/李明/李婉芬 Wanfen Li/李维康 Weikang Li/徐美玲 Meiling Xu/李文玲 Wenling Li/谢钢 Gang Xie/许正廷 Zhengting Xu/陈强 Qiang Chen/周国治 Guozhi Zhou/高维启/郑邦玉 Bangyu Zheng

导演:林汝为 Ruwei Lin/蔡洪德编剧:老舍 Lao-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