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风格。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台词和精彩的情节,但比较耐看。
看过此片我感触最深的地方不在新加坡和高家沟之间悬殊的贫富差距上面,而是在于两群孩子之间精神面貌的巨大反差。新加坡的孩子来到陌生的地方做客,但他们几乎没有当客人的感觉,他们会主动的开口讲话,遇到不懂和新奇的东西他们会勇敢提问。即便身在异乡,他们仍然会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新加坡的训豪被高家沟的二宝骂了“笨蛋”,他会生气,但他只是生气,没有暴力相向或者反唇相讥,作为客人他给了主人面子。他最后找到带队老师反映情况,“他总叫我笨蛋,我很伤心。”“每天至少两次”。“我已经同他说过(不要叫我笨蛋)很多次啦!”。在老师的斡旋下,二宝道歉了,但训豪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要说两次‘对不起’我才百分之百原谅你”。最后二宝说了两次对不起,大家握手和好了。
想想看,如果我们中国人,即便是成年中国人有多少能够做到向训豪这样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理冲突,这份自信、执著和冷静的背后,是新加坡教育的巨大成功。
再回到影片中,当谈到长大了干什么时,新加坡孩子很认真的说要当医生,而中国的孩子只是说要考大学,哪所大学也不清楚。一个有理想有信仰,一个没有,这样的对抗从一开始就将是不平等的。
当新加坡的刘老师为高家沟的孩子们上过课以后,高家沟的孩子们由衷的说“刘老师比我们老师好”。“因为我们老师做错题了只会打,而刘老师只让我们罚站”。此外,片中二宝的母亲虽然会亲手给二宝及借宿在家的陈伟(新加坡)洗脚洗脸,但在孩子们在屋子里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会冲进来泼冷水“快睡觉,不要脸!”“看看新加坡的孩子多么听话,你臭不要脸”。镜头从二宝等人凝固的笑容转到十分尴尬的陈伟,意味深长。这是一种缺乏爱的教育方式,用这样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动不动就打,张口就骂)不会有健全的人格,更不会有训豪的那种自信、执著和冷静。
综上所述,中国的教育最应该回归以人为本,最应该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否则,中国会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继续迷失。

孔明灯(2010)

上映日期:2010

主演:马占诚 Zhancheng Ma/李若夷/刘娜 Na Liu

导演:魏阿挺 Ating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