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为什么要杀她?

影片一开始,一个年轻男性和一个带小孩的女人并排走在街上,然后突然停下来,拿出枪对准了那个女人,接着仓皇逃走的一些镜头。观众忍不住会想:他为什么要杀她?

影片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倒叙结构引导观众走入整个故事。

看完整部影片,我们就会获悉答案。这是一起发生在柏林街头的“荣誉谋杀”。

“荣誉谋杀”是指凶手谋杀家庭成员以“捍卫家族或家庭荣誉”,受害者多为女性,遇害原因通常是“失贞”或“不检点”,常见的情况有被强奸、被怀疑通奸、打扮时髦、拒绝包办婚姻、提出离婚要求等。手段包括枪击、石砸、焚烧、活埋、窒息、刀刺等。

二、没有家的女人

Umay忍受不了丈夫的虐待,带着孩子离开土耳其回到了柏林的娘家。

可即使在德国,大多土耳其人也依然严格遵从伊斯兰教义,封闭于土耳其社区而未真正融入德国的社会生活,土耳其家庭实行严格的家长制,家庭荣誉高于一切。Umay离开丈夫回娘家的做法严重地违反了伊斯兰传统,让她的家庭在社区的形象受损,人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妹妹的婚约甚至也差点被男方解除。

所有家庭成员基本都无法接受Umay回家的这个决定,在无法让Umay改变决定的情况下,他们狠心而决绝地将Umay赶出了“自己”的家。当Umay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从小长大的家就是自己的家这个想法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的时候,Umay才发现,自己和儿子已经没有了家。

三、这里是德国,这里不是德国

Umay的叛逆可能源于在德国长大,多少接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

按常规来讲,当她回到德国这个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时,获得独立和自由应该是有希望的。可是无情的现实却给我们上了一课:这里是德国,同时,这里不是德国!整部影片中,观众很难觅到德国社会生活的场景,除了警察冲进Umay家带走Umay母子这一小段,我们很难看到西方文明的影子了。

从网上的资料可以知道,这基本是现实。土耳其人在德国人口数量庞大,但基本以社区的方式聚居,对外较为封闭,至今未能与德国正统的社会生活很好的融合。

四、西贝尔的成长

《勇往直前》里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个性女孩成长得更加成熟了。

虽然同样刻画的是一个想要摆脱传统束缚,在现实中挣扎的有一些叛逆性格的女性,《当我们离开》中的Umay更多地用面部和内心来表达自己,而《勇往直前》的Sibel更多地用身体和动作来表达自己。

从相隔6年的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岁月在西贝尔身上写下的痕迹。昔日的少女,记住的是靓丽的面容与优美的身体,而今的少妇,留下的是动人的情感和坚强的内心。哪怕只是那双眼睛,也从闪亮变成了深情。

其实,Sibel身上已经有了Umay的影子,与Cahit多年以后的那次相见,我们就更多地看到是Umay而不是Sibel了。同样的,偶尔,我们也能从Umay身上看到Sibel的影子,餐桌前与哥哥的争执,收容所窗前对哥哥的愤怒,尤其是刀子在手腕上的一抹那一刻,我们也许会想到,“Sibel”还是那个Sibel,只是她从岁月中走来,更多一些成熟。

五、两部曲

《勇往直前》和《当我们离开》虽然是两个导演拍的,可我们却总会有一脉相承的感觉。如果不是西贝尔饰演角色的家庭成员有所变化,我们甚至可以把《当我们离开》当作《勇往直前》的续曲。

只是现实总是残酷的,西贝尔的两次挣扎,都是以悲剧告终。个中缘由,也许只是因为人在社会中只是沧海一粟,微薄而渺小。

彷佛人生就是要给这个女子上课,让她低头,让她离开,让她行走在前方。

当我们离开Die Fremde(2010)

又名:当你离开的时候(台) / 陌生人 / 当我离开时 / 当我们离开时 / When We Leave

上映日期:2010-03-11(德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西贝尔·凯基莉 / Nizam Schiller / 德尔亚·阿拉伯拉 / 赛塔尔·坦热厄恩 / 塔梅尔.伊吉特 / Serhad Can / Almila Bagriacik / 弗洛里安·卢卡斯 / Nursel Köse / 艾瓦拉·胡弗茨 / 乌富克·巴伊拉克塔尔 / Blanca Apilánez / Rosa Enskat / Gümeç Alpay Aslan / Ayla Arslancan / 阿拉姆·阿拉米 / 埃丁·哈萨诺维奇 / 瑞纳萨林 / 

导演:菲奥·阿拉达戈 / 编剧:Feo Aladag

当我们离开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