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琴——这种乐器解说为埋葬在历史的黑暗之中的恶魔的乐器。
这种乐器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它发出的音调能控制人的心智?为何会令人觉得诡异而无望?为何人民对它避之不及,惶恐不已?
其实,这种乐器官方名叫做——玻璃琴。
玻璃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一种乐器,于1761年问世,以意大利文命名为Armonica。富兰克林将发声的单体由高脚杯改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状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后横卧于琴架,以脚踏板驱动的传动轴上(类似老式缝纫机);演奏者坐在乐器后方,边踩着踏板,以沾湿的手指碰触玻璃碗的边缘,即可发出如杯琴般的声音。
玻璃琴另有Glass 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称;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在内的音乐家,都曾为玻璃琴谱写专属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更赞叹道:“这是天堂的声音!”。
玻璃琴是一种通过敲击转动的玻璃瓶发声的乐器,享有“天使之琴”的美誉,在欧洲可追溯到中世纪,19世纪初曾很流行,那时演奏者是用小木棍敲击玻璃盘子。
另外一种人们很熟悉而且历史悠久的演奏方法是敲击注入了不等量水的玻璃杯。而沙弗拉涅茨夫妇的演奏方法非常独特,经过几年实验,他们用蘸了水的湿指尖在厚度不同的玻璃杯口滑动,以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现在他们既能单独举办音乐会,也能与其他音乐家合作演奏。曲目既有古典音乐,也有专为玻璃琴创作的。
很多人会把玻璃琴和神秘,略带恐怖,宗教性,禁曲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大概是乐器发明初期有乐手在演奏后走火入魔,亦或是在听玻璃琴演奏的音乐时,受到玻璃琴本身的神秘独特的音色而影响,精神力较差的人会受到些许影响,产生压抑,郁闷的感受。
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罗赫利茨(Friedrich Rochlitz)的德国音乐学家在《普通音乐期刊》曾这样说道:“玻璃琴会过度刺激神经,使演奏者陷入不安的抑郁以及苦闷的沮丧之中,使得他倾向于自我毁灭。如果你正遭受着神经紊乱的折磨,那你不应该弹玻璃琴;即使你还没有生病,那你也不应该弹玻璃琴;如果你感到沮丧,你更不应该弹玻璃琴。”
但事实或许是早期的玻璃中含铅量过重导致铅中毒所致,与它本身空灵神秘的音色或者独特的演奏方式无关,此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大大的提高。
乐器,能够弹奏出令人欢快的音乐。可也有些乐器,所弹奏出来的声音让人觉得心烦意乱,沮丧不已。乐器与人心真正合鸣之际,这种快感远胜于世上一切感官刺激。而玻璃琴之所以被人们所记住,除却它所弹奏出来的神秘独特的音乐外,还有一系列的案件。
它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道具。
例如在2013年美国电视剧《断头谷》第8集中,在觥筹交错的上流社会的宴会上,玻璃琴就被演奏,并让大家都觉得十分舒适,氛围十分热烈。
宴会上有人弹奏玻璃琴,周围宾客都是一副享受的模样
演奏完毕,众位宾客十分好奇,纷纷上去询问演奏者他弹奏的是何物
由此可见,对于演奏玻璃琴的音色,不同的演奏方式,不同的听众,而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在很多经典音乐中,都利用到了玻璃琴这一独特的乐器。
在葛塔诺·多尼采蒂的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最著名的“疯狂一幕”(Mad Scene)里有专门为玻璃琴谱写的乐曲。玻璃琴与其他的乐曲共同为人声伴奏。
2009年大都会歌剧院制作的歌剧版本中,就有玻璃琴独奏音乐家Cecilia Brauer的伴奏。在另一纽约大都会剧院现场版本中,丹尼斯·詹姆斯(Dennis James)弹奏了由玻璃琴演奏的完整的部分。
在比约克(Bjork)1997年专辑《Homogeni》里, 《All Neon Like》整首歌曲由阿拉斯代尔·麦莱(Alasdair Malloy)用玻璃琴伴奏。
在琳达·朗丝黛(Linda Ronstadt), 桃莉·巴顿和爱美萝·哈里斯(Emmylou Harris)1999年的专辑Trio II 里, Dennis James用玻璃琴为歌曲《After The Gold Rush》伴奏,并且在歌曲间奏中有单独的演奏。
在美国硬式摇滚乐队空中铁匠(Aerosmith)的歌曲《Janie's Got A Gun》中,便用玻璃琴弹奏了前奏部分,营造出怪异的氛围。
但其实说到利用玻璃琴演奏的音乐,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美国加州新金属Korn乐队。
Korn乐队成立于1993年,擅长金属,被公认为创造新金属(Nu-Metal)以及将其发扬光大的重要推手,是与同时代的其他团体从1990年代至今启发了许多新金属以及另类金属的后进团体。
在他们的音乐中,玻璃琴曾出现过多次。
Korn乐队2005年底发行专辑《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因其惊人的销售量,进入到美国专辑榜前十。在此专辑中,就有歌曲《Tearjerker》、《Seen It All》等多首歌曲使用的玻璃琴作为伴奏,给整个歌曲蒙上了一层悬疑诡异的气氛。
在2007年的MTV不插电演唱会中,他们在歌曲《Creep》以及《Falling Away From Me》中也运用了玻璃琴作为演奏乐器。

《Creep》歌曲中,使用玻璃琴演奏


《Falling Away From Me》歌曲中,使用玻璃琴演奏
在大众看来,玻璃琴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乐器,但在许多热门电影中的插曲音乐中,却都有它的出场。
在1981年美国惊悚电影《终极手段》(Cutter's Way)电影中,杰克·尼采(Jack Nitzsche)就运用了玻璃琴作为伴奏,由Bruno Hoffman在电影原声带中为其演奏。
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在1982年的电影《星际旅行II:可汗怒吼》中的史巴克主题音乐中运用了玻璃琴和排箫(pan flute)。
玻璃琴还被用在1991年的电影《星际旅行VI:未来之城》的电影原声中,依旧表现史巴克主题音乐。
阿拉斯代尔·麦莱(Alasdair Malloy)弹奏玻璃琴为众多电影原声配乐,其中有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普罗米修斯》以及《曼斯菲尔德庄园》。
在杰里·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的电影《闪电奇迹》(“Powder”)中有大量的玻璃琴的配乐。
无论是作为插曲出现在电影中,还是直接在歌曲作为伴奏,玻璃琴都是作为一种音乐的形象而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但在浩如烟渺的文学作品中,玻璃琴的身影也经常出现。
托马斯·品钦在1997年,曾创作一部小说《梅森和迪克逊》,这是一部关于18世纪美国立国时期美洲大陆地理空间变化的小说。然而,在其中,就有关于玻璃琴的一段十分艺术性的描写。
“若鸣钟私语,若旋律消逝,其灵漂泊人间……若鬼灵在他们的舞会上尽欢,当玻璃破碎,他们想要的正是这般美妙音乐,这般控制激动情感,内心的激动即将爆发。”
而Louise Marley于2000年创作的《玻璃琴》,则是一部关于玻璃琴的推理性历史小说。小说中描写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关于玻璃琴的发明,由Marianne Davies演奏的玻璃琴首秀以及玻璃琴“小莫扎特”与此乐器的经历。下一个故事的主线是关于此乐器在当地的复兴、其影响神经的迷信。
在Mitch Cullin于2005年创作的小说《A Slight Trick of the Mind》中,夏洛克·福尔摩斯调查了一个哀痛的女人。她对于玻璃琴的音乐有强烈的爱好。在同名电影《福尔摩斯先生》中,也有这一情节的出现。
玻璃琴如空谷回响般的飘邈琴音,鹤立在传统古典乐器中,它的奇特与精致令人感觉意犹未尽,因其空灵精致的音乐,被奉为“天使的歌声”;而坊间传言,有人因为演奏它而失去心智,因为被埋在历史的黑暗之处,又被称之为“恶魔的乐器”,故此被禁很长一段时间。
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如果物体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人耳就听不到了,高于20000Hz的频率就叫做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频率就叫做次声波。
其实,玻璃琴演奏时发出的赫兹范围是1000——4000Hz,故此人耳可以听到,但在范围低于4000Hz之时,声波的刺激会对人耳判断声音的方向产生影响,从而让人感觉错乱,有一种刺耳和奇幻的感觉。
这便是,玻璃琴能够扰人心神的缘由了。

玻璃琴Стеклянная гармоника(1968)

又名:The Glass Harmonica / Steklyannaya garmonika

片长:20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 Andrey Khrzhanovskiy编剧:Gennadi Shpalik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