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法国著名导演雷内·克莱尔(Rene Clair,早期的声音革新者)在 1929 年详细描述他在电影中首次成功地运用了声音:

在所有伦敦正在上演的电影中,《百老汇旋律》(Broadway Melody)是最成功的一部。这部新的美国电影代表了自两年前《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出现以来,有声电影已经取得的最大进展。对任何一个了解声音录音复杂技巧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是一个奇迹。导演哈里·博蒙特(Harry Beaumont)和他的合作者们(在工作人员名单上被提及的大概有 15 个,与演员表分开)非常享受他们在视觉和声音录制上所遇到的困难。演员的移动、行走、跑、讲话、大叫、低语等,如果我们不知道科学且严谨的结构可以产生许多奇迹,这些运动与声音被灵巧地复制就会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在这部电影里,什么都不是偶然的。影片的制作者们以工程师般的精确性完成了制作。他们的成果对那些相信电影的创作应当在混乱的条件下,也就是灵感的驱动下进行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教训。

在《百老汇旋律》里,有声电影首次找到了适宜的形式:既不是戏剧也不是电影,而是两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形式。有声电影固有的僵固性被打破了。电影是灵活的,角度和好的默片一样多变。该片的表演也是一流的,讲话的贝茜·洛夫(Bessie Love)已经超越了我们过去喜爱的默片中的贝茜·洛夫。声音效果的使用充满智慧,即使某些音效稍显多余,其余的仍然足以作为典范。

比如,我们听到了摔门和车开走的声音,看见了贝茜·洛夫望向窗外的那张痛苦的脸,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有人离开。在这个简短的场景里,整个效果都集中在演员脸上,而在默片里,这样的场景不得不分成几个片段来表现。这样的效果应该归功于声音所达成的“地点统一性”。在另一个场景里,我们看到贝茜·洛夫躺在那里,忧郁而若有所思;我们觉得她马上就要哭了;但是,她的脸开始淡出直至消失,同时,从这全黑的一幕中,传来了抽泣的声音。

在这两个有关声音的例子里,声音在适当的时机取代了镜头。通过这样简洁的手法,有声电影的创新效果可以持续下来。

——《如何写影评》P73

百老汇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1929)

又名:红伶秘史 / 百老汇歌舞 / The Broadway Melody of 1929

上映日期:1929-02-01(洛杉矶首映) / 1929-06-06(美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查尔斯·金 Charles King/贝茜·洛芙 Bessie Love/安妮塔·佩姬 Anita Page

导演:哈里·博蒙特 Harry Beaumont编剧:爱德芒德·古尔丁 Edmund Goulding/萨拉·Y·梅森 Sarah Y. Mason/诺尔曼·休斯敦 Norman Houston/詹姆斯·格利森 James Gl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