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南周知道 2015-05-27 )

近日,抗日剧《一起打鬼子》(又名《来势凶猛》)因“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等雷人剧情,引发网络热议。

抗日神剧再一次进入观众视野,成为众矢之的。新华社撰文批判抗日神剧,详细罗列了抗日神剧的几种雷人模式:滥加低俗“荤腥”,比如《一起打鬼子》里的摸胸、摸裤裆;违背客观规律,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罔顾历史真实;青春偶像当道……直指抗日神剧的本质是收视率冲动下对历史的无底线消费。

说得挺有道理的。不过,批评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雷人情节普遍包裹在抗日的名义下?如果是都市情感剧,摸个胸根本不算什么,裹床单都可以;如果是神话剧或武侠剧,“手撕”也不一定显得夸张。可一旦这些情节出现在严肃而沉重的抗日剧中,就显得不伦不类。莫非是编剧导演们脑子进水了,想摸胸你不去拍都市情感剧,非得往抗日剧里塞?

市场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很简单,因为抗日剧有收视率呗。想想抗日神剧里,我党和群众英明勇敢,日本鬼子脑满肠肥、呆头愣脑,敌我优劣对比鲜明,剧情的核心就是“一起打鬼子”,确实大快人心;尤其是如今中日关系紧张,日本当局拒绝承认侵略历史令人激愤,抗日剧迎合了国人普遍的“仇日心态”和民族主义情绪。

纵然如此,抗日剧并不是唯一受市场青睐的影视剧类型,你看看《重案六组》《潜伏》《宫》《武媚娘传奇》的收视率不也很高吗,涉案剧、谍战剧、穿越剧、历史剧的市场需求也一向坚挺。

关键是,拍抗日剧最安全。其他剧种多多少少跟其“政治不正确”相关,而抗日剧,拍得好拍得坏是一回事,但政治立场妥妥的正确,至少不会有限播或禁播的政策。尤其中国的电视剧审查制度层层把关、颇为严格,相对而言,“政治正确”的抗日剧过审容易得多。

市场里不会有傻子,只有一条坦途可走,没有人会往死路上走或往崎岖小路上钻。在如此情形下,抗日剧自然是最主流的选择。去年11月,横店影视城公布的剧组动态显示,30余部在拍电视剧中,有近半数是抗战题材电视剧;去年的北京秋季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参展的电视剧中超过一半的新剧是抗战题材。尤其今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剧将再次成为荧屏关键词。

每年出产这么多抗日剧,有业内人士称“拍都拍滥了”,雷同化现象不可避免出现,观众也极易审美疲劳。“穷则思变”,抗日剧慢慢地便变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开始往里装:情爱、武侠、青春偶像、妯娌斗……在抗日的主线下,每一部抗日剧的副线各不相同,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差异化,也就不愁收视率。

就这样,“抗日+N”成为了抗日剧的普遍模式,乃至一些备受好评的抗日剧,也都走上了这一歧途。郑晓龙导演的《红高粱》,凭空生出了个秦海璐,和周迅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妯娌斗;豆瓣2014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红色》,男主角徐天自带海量IQ点卡,本事大得太夸张,简直是住在弄堂里的“都敏俊”;再看看央视刚刚热播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一上来,闫妮和张博这对旧情人就没完没了的恩怨情仇……

只不过,《红高粱》等运气好点,没什么天雷滚滚的桥段,也就没让人冠上神剧的名号;而《一起打鬼子》等神剧,编剧的水准差了些,写了那么几个雷人的桥段,刚好被人揪出并被无限放大,惹来一身祸。其实,还不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说到底,抗日神剧是无良的文化商人在“收视率生命线”的市场压力下生出的“怪胎”。中国的电视剧生产,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国家主义话语的影响。文化商人洞悉了这一秘密,将电视剧乔装在抗日这一“政治正确”的外壳下使其成功通过审查,接着又塞入爱情、妯娌、婆媳、武侠、魔幻等等元素,以所谓的艺术性来刺激观众的“快感消费”,赢得市场效益。既无历史担当,又无精神创造,抗日剧就这样沦为“四不像”。

因此,纠偏抗日神剧的种种乱象,仅靠呼吁创作者要有历史严肃感和责任感是不够的,尤其当他们还面对着政治和市场的双重压力,这样的呼吁就显得过于“高冷”;而一味加强审查和监管,也不过是减少一些表面上的雷人桥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抗日神剧的生产模式,也无法真正改变创作者的投机心态。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要给中国的电视剧行业松绑。也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造性和自律意识,真正提高作品水准。


来势凶猛(2015)

又名:一起打鬼子

主演:许晴 Summer Xu/靳东 Dong Jin/葛天 Tian Ge/许敏 Min Xu/常铖 Cheng Chang/米学东 Xuedong Mi/张光北 Guangbei Zhang/韩童生 Tongsheng Han

导演:张国庆 Guoqing Zhang编剧:石小克 Xiaoke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