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对感性表达这件事情感兴趣。一个问题:理性表达和感性表达哪个更高效?这个问题应该有更好的表述,我目前还说不太清楚。但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脑子里蹦出了很多个用不同方式交流的日常对话,以及用不同方式表达的电影/ 纪录片。

之前看一个贾樟柯的访谈,他说电影之于他,在于去展现一些跨越了不同时空的结构。结构,叙事,理性。似乎卖座的电影都需要一个相对清晰直白的叙事。

尤其对于纪录片这种体裁来说,好像先天然把他当做一种“日记”。一种记叙文。

理性叙事固然能展现一种结构,但针对很多不可言说的东西,尤其是脱离开人类构建的“理性”本身的东西,感性的表达要高效多了。

对感性表达的关注的不足,不只是在于纪录片,也在于各种学术研究。城市研究有太多从经济啊政治啊方面的理性研究了,但是回头想想罗兰巴特写铁塔,三岛由纪夫写金阁寺,这些对于城市的感性“研究”为什么不被城市研究重视呢? 作家倾向于关注闪光的符号,但还有很多日常的东西,日常的 情感和时空的链接,是值得被捕捉,被叙述的。urban studies 在讨论 urban imaginations, urban politics, 但为什么没有 urban emotions?

感性理解才是真的理解,课上学到的理论再多,还是需要感性理解,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要在行动中,在情绪中,去体会这个事情

如果理性意味着某种结构,某种对边界的描述,那么在情绪里,在感性里,在每一次皮肤,眼睛和空气接触的短暂瞬间带来的感受里,总是意味着连接,意味着被打破的边界,理性描述墙,感性穿墙。

说回来这个电影本身,音乐和画面迅速打破了观众和另一个世界的距离。就展现真实来说,很难说这个十分钟的片子和一部花了十年写的民族志哪个更动人,哪个展现了更多的真实。在这个所谓“展现真实”的功能之外,这个片子让我看到了很多被打破的边界,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忘掉了自己,大概每个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吧。对感官的操纵,当我无法看清那张脸,混合着一些带有温度的音乐和画面,我好像突然就触碰到了这个群体,我看到很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的白开水语言实在是没有办法描述这种秒了,所以这种语言,这种被理性绑架的语言没有办法描述的东西,也是电影这种表达方式应该去探索的东西啊。

也联想到另一个最近看过的纪录片,pumpkin movie。这个片子用了很多手段来调动一种“恐惧”情绪,观众在看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假的,这不是属于“纪录真实”的部分,但到最后,大部分女性观众应该都能体会到,这种被可以塑造的,被用“电影”而不是“纪录片”的方式来表达的“恐惧”感,又恰恰是最真实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像呼吸一样无法逃离的。

中文语境里有很多词汇是被用来批评情绪的。矫情,滥情,煽情。但如果情绪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难以分割的部分。甚至很多情绪,是因为太过日常而不被察觉的,比如女性所体会到的,“恐惧”, 以及和“恐惧”纠缠在一起的太多复杂的情绪包裹。总之,如果情绪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难以分割的部分,那强行克制情绪的表达是不是也是一种虚伪呢。换一种方式来讲,我能不能就以情绪为主体来创作,用理性表达情绪,用情绪表达情绪,用呓语一样的画面和呓语一样的音乐,敞开我的身体,经由镜头里这些同样敞开和摇曳的东西,触碰你 ?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是糟糕透了,哎,我的脑子,哎,羡慕所有像 sky hopinka 这样可以高效表达的人,


Fainting Spells(2018)

上映日期:2019-01-25(圣丹斯电影节)片长:11分钟

主演:Leslie Orihel / Jordan Mercier / 

导演:Sky Hopinka / 

Fainting Spells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