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非常愤怒,导演编剧非常讨巧地选了当下最容易在社会激起讨论热度的题材,但是,现实题材能不能认真去拍?抛弃常理,不讲逻辑,一锅乱炖,像极了一只求偶的孔雀开屏后用力抖动羽毛一样。我看到的是导演投其所好,卖力地刺激观众的感官,可是无疑,这充其量也只是以最复杂的镜头语言证明一个最简单的命题。

家庭暴力,权势欺压,校园霸凌,哪一样不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事件起点是家庭,但是电影的主体或者说重点呈现很明显是校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承认有一些无德败类,也承认有很多阴暗的角落,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为肃清教育环境而发声,但能不能以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认识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影响重大的责任呢?影片既要发声,为何是以一种无知又想当然的扣帽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学校也被社会霸凌,而后又抹黑。

霸凌从来不只校园,但为何校园霸凌被讨论的更多?我当然知道是关爱未成年人的一种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校园的特殊性也很好做文章,所以未成年人加上校园成了很多霸凌题材的首选。这本身没问题,问题所在就是导演的想当然和无知,懒惰和责任感缺失,让观众看到的学校学生妖魔化一般的存在:霸凌者可以肆意妄为,甚至把人粘在墙上保安看到也不会管,不仅不管,还遣散学生,这么多的老师,这么多的学生,这个校园怎么就可以是霸凌者肆意妄为之地?当惠君从玻璃顶上掉落下来,电影镜头重点表现校园的混乱,受害者还没死啊,没有一个人拨打急救电话,甚至没有一个人靠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啊,校长真的能只手遮天,发生在校园的命案也能这么轻易就掠过了吗?校长维护女儿,方老头维护校长,年轻的老师愚昧,那么多学生看到霸凌(平时也少不得被霸凌)也全员沉默,这样妖魔化学校的后果就是教育腐败,人们把矛头指向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除了激化矛盾让人们谈到教师的时候大骂几句“衣冠禽兽”、“斯文败类”,感叹人的冷漠麻木还能有什么作用呢?当然,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并且畅快地骂过去就已经能赚到一些观众的好评,导演甚至还能赚一波“责任感”,还是那句话,这不就是非常高明的霸凌吗?

学校的妖魔化我们先放一边,社会的妖魔化更是让我不寒而粟,影片呈现出来的社会生态充满了戾气,大人小孩未成年都是打打杀杀,意义何在?表现这个社会弱者的无奈和悲苦?还是告诉我们这个社会只能靠自己来争取正义?我不能理解的是,无论是校园内外的学生命案,学校,学生都是冷漠避开的,甚至有镜头刻意来表现人们的冷漠,死者母亲或父亲在门口发传单的时候周围没有一个人表现出同情(愚昧的年轻老师不算),甚至还表现出反感,方老头,一位退休老师,在最后要被锤的时候说自己也只是个老师的时候,真是觉得编剧导演真的是过分太多,一条人命面前,他就一句“我只是个老师”来为自己开脱,意在表现老头的人微言轻还是说老头见钱眼开呢?李涵怀疑林在福就直接动了杀心,这是母爱还是冲动?林在福为女儿报仇也直接杀人,这显然不是社会推崇的正义。校长任由自己的女儿极其其他人胡作非为,自己也如此,这也是学校的常态吗?警官在办理这样的案子的时候以那样的方式,确定是认真的?最后毁掉录像帮助李涵脱罪这是警官人物形象的升华?我们看到了无情法理中的人情?警官儿子当初一个偷窥狂,最后向善,帮忙除恶?将希望放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到底是想表达良知的觉醒还是仅仅为了达到意想不到的巧妙效果,哪一种都不接受。房东和林在福路上那一段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笑,真是难为导演了,这么一个心里压抑,场面暴力血腥的片子,还想着搞出那么点喜剧元素调节一下观众的观影心理,在最后得知命案的时候房东关心的是自己的房子租不出去,这还是喜剧元素乐一乐不当真呢还是真实的人冷漠的写照?

我相信社会有无数的黑暗,但我不赞同导演这样的处理,你可以说法治社会建设不够健全,可以去抛出这个问题去探讨,甚至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给到一点参考,而不是“这个令人绝望的社会啊”。法律制度健全是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有可能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具体推动一下呢?反观影片,没有一个人真正使用了“法律武器”,这不是很讽刺吗?看完电影不禁发问:人们的良知去哪里了?法律去哪里了?现在弱者的处境和选择是要回到最原始的时候了吗?

导演将一切简单化,让几个霸凌的女孩都死了,看上去能让观众大快人心,这就是“恶有恶报”?其实我更想看到他们没有死的后续,那才具有更多的探讨的可能性,那才是我们社会进去要越过去的荆棘。

一句话评价:看似真诚的“残酷”圈套。


默杀(2024)

又名:A Place Called Silence / 默杀(中国大陆版)

上映日期:2024-07-04(中国大陆)片长:119分钟

主演:王传君 / 张钧甯 / 吴镇宇 / 王圣迪 / 蔡明 / 金士杰 / 黄明昊 / 徐娇 / 

导演:柯汶利 / 

默杀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