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是1978年拍摄上映,距离前两部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还是那个少年,导演等到他进入了青少年时期,小演员演技愈发成熟,抑郁,疏离,冷漠与绝望的气质通过银幕强烈地表现出来,这一部最大功臣就是小演员的表演了,他的眼睛,蹙眉,脸蛋和肢体语言将情绪传达的十分到位。

但是这一部的缺点也是很明显:形式感太强,一个镜头刻意地拉长,杰米将果盘里的十个苹果一个接一个地偷塞到衣服里塞了整整三分多钟,杰米用困惑失望疏离的眼神侧着望父亲望了将近两分钟……构图上的刻意多了起来,这的确能够体现画面的简洁美感,但观众很容易因为刻意的形式分心并尝试去解读形式的含义进而损坏文本的最初内涵,形式与文本的融合在前两部做的很好,人物的情绪和环境融为一体,但是在这一部,部分形式与内容稍微有点剥离,还可以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声画不同步技巧的使用。

声画不同步技巧在第二部里面已经使用过了,但是在第三部里面明显地多了起来,比如画面是杰米坐在餐桌前,他用手肘撑着一张写满了心事的脸,迷离失神的眼睛没有望着桌上的食物而是看着画外,在画外,老师鼓励不想吃饭的学生声音不绝于耳,这一手法在现代电影中十分常见,我最熟悉的是库斯图里卡喜欢这么用,比如画面是师生们齐刷刷地仰着头望着二楼,而画外音里杰米摔桌子,掀凳子的巨大响声好像是解释了师生们震惊到静止不动的原因,比如镜头跟着货车行走的轨迹拍摄地面,而画外音则是车上的杰米正在与罗伯特攀谈。声画不同步的最大用处就在于体现影片的空间感,它消除了固定镜头太多带来的舞台剧感,但同时它也更考验观众的想象力。

第二个原因则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大大减弱,人物自身的负面情绪场能量大过了周围环境或者人物的恶劣,第一部中,小杰米拥有一个核心情感诉求:找爸爸,第二部中,小杰米拥有一个核心情感诉求:远离祖母,第三部,小杰米和周围人物之间缺少了这种与周围环境对抗的核心情感诉求,对他释放善意和关心的人变多了,然而为时已晚,杰米再也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了。有人说,这种核心情感诉求难道不是小杰米想要当艺术家而家里人只好把他当面痛斥一顿?这还不够对抗?这当然算了,问题是:影片的后半段的发展并不是围绕这一核心情感诉求的,杰米成了驻非士兵,忧郁地抽着烟望着荒凉的广漠,在这样的地方只有他和罗伯特无聊琐碎的日常,吃饭,躲在屋檐下的阴影聊天,洗澡刷墙,墙角发呆,看一些书,玩乐等等……导演这样的剧情走向是很好的,但是和前半部分密集的冲突相比似乎稍显寡淡和单纯,如果导演想要表现的一个主题是最终杰米与原生家庭达成了和解,那么杰米在非洲荒漠里的成长变化需要更显眼和有力地体现出来,但是为了保持影片整体气质的一贯性,杰米似乎没有得到成长与转变,他仍然是沉默的,忧郁的,创伤的,像我这种容易生气的观众,宁愿杰米走上一条彻底反叛的路,而不是一条回家的路。

从杰米五六岁看着他成长到十几岁都没怎么笑过,不管有多心疼这一类人,也很难真正触摸到他的痛苦,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塑造了杰米这样一个忧郁绝望疏离冷漠的人,所以他那么主动地接近太阳一般温暖热情又乐观的人,比如第一部中的德国战俘,第二部中的祖父,第三部中的少年罗伯特,幸好这些人是真的乐观热情又温暖,导演将这一点点的暖意贯穿了三部曲。


回家的路My Way Home(1978)

又名:比尔·道格拉斯三部曲之三

上映日期:1978-09-19(多伦多电影节)片长:71分钟

主演:Stephen Archibald/Joseph Blatchley/Paul Kermack/Jessie Combe/William Carrol/Lennox Milne

导演:Bill Douglas编剧:Bill Douglas